【看中国2019年2月16日讯】2018年的北京,继续严格的执行去中心化任务,疏解人口依然是北京最重要的任务。体现在数据上,北京2018年人口2154万人,对比2017年的2171万,减少17万。去中心化给北京经济带来了严峻的考验,2018年北京规模以上第三产业总利润22704亿(数据来源为北京市统计局官网),对比2017年的25719亿,绝对值降幅为11.7%。这种降幅已经不小了。
在规模以上第三产业各分项利润数据中,降幅最为明显的是金融行业,2018年降幅达到23.3%(12201亿/15911亿-1),支撑起北京第三产业半壁江山的金融行业遭遇重创,应该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网贷行业在2018年遭遇重创;第二,则应该与央企总部陆续迁出北京的趋势有关,央企资金不再归集到北京,当然会对北京金融行业带来严峻的影响。
同样的,执着于去中心化的北京,在消费领域的表现也不会好看。2018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48亿,对比2017年的11575亿,增幅仅1.5%。再考虑2018年北京2.5%的消费物价涨幅,这意味着北京在2018年陷入了消费上的实际萎缩。这非常容易理解:人口减少了,钱减少了,自然消费就减少了。
有意于在北京创业的朋友,必须重视以上数据:北京的去中心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人口、资金与消费都在减少,因此在北京创个餐饮店或者民宿之类的业,已经不合适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的房价当然也开始处于持续的下滑状态,2018年北京全市房价下跌约15%,远郊区房价跌幅更是普遍达到三成。
图为北京中央商务区与上海浦东的合成图(看中国合成图)
接下来说上海,上海近年来与北京一样,执行去中心化的城市经营策略。2018年上海规模以上服务业总利润2466亿(数据来源为上海统计局官网),对比2017年的2498亿,绝对值降幅为1.3%。其中代表性的行业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2018年的利润降幅达到17.4%(219亿/265亿-1)。注意,上海发布的是规模以上服务业数据,与北京发布全面系统的第三产业数据不一样,上海的数据中并不包含金融业数据,因此对于上海第三产业中最关键的金融业的发展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这里可以给出一个参考数据:金融行业中最能够创造利润的,就是”非银行金融企业”,也就是证券保险信托资管类企业,它们能够吸纳的资金总量增减,基本上就决定了它们的利润增减。根据中国央行上海总部的官网数据,2018年底上海非银行金融企业的存款总额17096亿,较2017年底的17201亿,减少了105亿。
然而有趣的是,2018年上海的消费情况并没有萎缩。2018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9亿,较2017年的11830亿,增幅达到了7.1%。在全国2018年的消费增幅只有4.0%(380987亿/366262亿-1)的情况下,上海的这个数据已经很好看了。这种数据现象背后当然有原因,不过原因也不难找:2018年中国进口规模大涨,再加上从年中开始的一波抢出口,作为贯穿中国腹地水路运输的起始型节点城市,上海的贸易和物流行业因此受到了极大的促进,即便是上海本身的进出口数据并不好看(以人民币计的2018年进出口总额增幅为5.5%,低于全国9.7%的增幅),但是周边省份的大宗商品要往中西部转运,上海依然是必经之地。体现在数据上,2018年上海货物运输增幅10.4%(107387万吨/97257万吨-1),其中最关键的水运货物增幅达到18.2%(66906万吨/56619万吨)。繁忙的水运背后有着无数的货物交接、检视和谈判,这当然会带来一波消费。
当然了,上海的这种水运交通节点的中心地位,其它城市是羡慕不来的,也没法模仿。这就是上海该挣的钱。当然了,单纯依靠货运,也还是不够的,并不足以维持消费增速。更关键的,还是我要在这里强调的第二个因素:减税。2018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纳税额1973亿,相对于2017年的2087亿,减税幅度达到5.5%。对,你们没看错,上海确确实实减税!在减税带来的影响下,2018年虽然上海支柱性的汽车行业普遍不景气,但是上海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总额依然实现了4.7%(3350亿/3200亿-1)的绝对值增幅,要知道这种增幅是在全国工业利润绝对值增幅为-11.8%(66351/75187-1,注意那个负号)的前提下实现的,实在是不容易。
由于这一波减税,2018年上海国地税总收入15757亿,对比2017年的14860亿,增幅仅6.0%;而全国2018年的税收总增幅为8.3%(156401/144360-1)。
全国主税源地的税收增幅显著低于全国税收平均增幅,这背后体现出的是什么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