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养生文化(上)(图)
--介绍日本养生学家贝原益轩的养生思想


日本养生学家贝原益轩之画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众所周知,日本传统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大,不过它一旦形成,又并非简单地照搬移植,而是在兼收并蓄的同时,呈现出其带有日本的风土人情色彩。

养生学方面日本受中国的影响也不小,但又有其自己之特点。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家贝原益轩对养生学颇有研究,写出了“养生训”这本书,虽然大体上吸取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内容,但其养生学体系也体现出他在汲取中华养生学养料的同时,也加入了日本本土文化的特有色彩。

养生学原则

贝原益轩认为,人之身受之于父母,成之于天地,籍天地父母之恩惠而出生。但出生之后即为己有,因此又是自我之物。不过虽然是我之物,但又不仅仅是自我之物。既然是天地所赐,又是父母所生,故不可不慎而养之,不可随意伤之毁之。故必须将其颐养至天年。

养生学定位

由上述原则出发,在贝原益轩的养生学的定位中,养生乃是人生头等大事。因此,学习养生之方法,持续保持自我之健康便是人生之要务。因为人身乃极其贵重之宝物,世间任何东西都不足以交换。因此,贝原益轩指出,若不学养生法,任由自己惯纵自我之欲望而至毁身丧命,此乃世间最愚蠢之事。

贝原益轩认为,我们由此便可进而知道身命与私欲何者为重,在生活中不可不对私欲之危害有清醒之认识,这样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必须对所有相关之事慎而又慎。若能对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抱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态度对待之,则必能免灾避祸,以致长生。因此贝原益轩认为这本身就是人生之乐趣所在。

养心篇

1.养生学中的一字诀

贝原益轩综观其养生之理论和实践提出,为了长生而养生,有一个重要的一字诀窍。若行之,则命可长,病可无,父母可孝之,国君可忠之,家可保之,身可守之。总而言之,若有了它,便可心想事成。

此字便是“畏”。“畏”乃是守身之源。有了“畏”,就会对生活中的一切小心翼翼而不会意气用事;有了“畏”,就不容易犯错,从而始终敬畏天道而遵循天道;有了“畏”,就会戒惧私欲,慎而又慎,忍受一切。

总而言之,贝原益轩认为,“畏”是走向“慎”的出发点,有了“畏”心然后便可生出“慎”心,无“畏”便无“慎”。

2.与养生有关的“三乐”

贝原益轩在其养生学体系中提出人生有三乐。此三乐为:

① 行在道中而无出轨之虞,进而享受善之乐。

② 无病而享受怡然之乐。

③ 长生而能享受体验事物的久之乐。

他认为此三乐只能通过养生而得到。无论多么富贵,无此三乐便得不到真正之乐。因此富贵不在此三乐之中。

贝原益轩感叹道,若不知养生之道便享受不了善之乐,则必然多病早亡,从而无法得到此三乐。因此既然为人,则必须下功夫得到此三乐。无此三乐,即使达到富贵之极,亦无任何意义。 (未完待续)

本文留言

作者慎源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