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8年12月19日讯】中国医药行业经历了至暗时刻,不少上市公司一个礼拜内市值蒸发10-20%,甚至一些大公司市值蒸发了一两百亿,究竟发生了些什么?这一切,始于一个叫做医药“带量采购”的新的竞标模式。
大家知道,医药这个行业里,大体分成两种药,一种叫原创药,另一种叫做仿制药。做原创药的公司,它更像是一个学术单位,这个行业里最尖端的科学家,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去开发过去从未有过的新药。这个过程,它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过程。
而做仿制药的公司,它就更像是一座制造业的工厂,它不搞学术攻关,它只做从1到10,甚至从1到100,在别人原创药的专利保护期过了之后,仿制药通过专业机构的一致性评价后,就可以在市场上大量地低价生产和销售。
所以,做原创药的公司,给全人类找出路,它创造的社会价值是“希望”;做仿制药的公司,它创造的社会价值是“便宜”。只有大多数普通人,能够用便宜的价格,吃得上、负担得起的才叫“希望”,昂贵的希望,那不叫希望,而只是“奢望”。于是这两类企业,就像人的两条腿,它只有一前一后,同时往前走,才能推动人类和社会的进步。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一个药过了专利期,进入到仿制药阶段后,因为壁垒消失,大量的“制造业工厂”都可以进行无差异化的生产。试想一下,一个无差异化的产品,它的商业竞争策略是怎么样的呢?
最典型的是日用消费品,比如水这种东西,其实不同厂家生产的水没有太大区别,但是为什么消费者认为是有区别的呢?这是因为他们使用了成功的广告策略,占领了用户心智,让人觉得我这个品牌是与众不同的。其次,它还要投渠道费用进入便利店、大卖场。整个过程,先通过占领心智,再让你触手可及,最终完成销售。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一个规律,在一个无差异化充分竞争的生意中,企业其实在竞争的是两个东西,首先,最关键的是销售费用,你的钱花得是否艺术,是否能影响用户心智,是否能带来足够的产出;其次,就是竞争你是否能比对手用更低的价格来生产。
你会发现,仿制药的商业竞争,和以上案例完全吻合。按照证监会CSRC行业分类标准,我们统计过218家医药制药业公司,这里面不少就是做仿制药的,他们在去年合计营业收入达到6437亿,其中销售费用共1435亿,全行业销售费用占比为22%,为什么需要这么高的销售费用,上面消费品的案例,已经做出了清晰的解释。
那么,你马上就明白了,大家之所以觉得药价贵,是因为售价中平均包含了22%的成本,是完全和药效无关的销售费用(销售费用包括了投广告占领心智,也包括了进医院的渠道费用)。
我们的统计发现,这里面,销售费用超过60%的有3家,销售费用超过50%的有14家,销售费用超过40%的有46家。
于是,我们换一个思路,如果能够让药品在渠道环节中的成本大幅降下来,那么大家不就能吃上便宜的药了嘛。在这样一个思路之下,4个直辖市+7个省会城市,共11个城市,现在开始采用带量招标的方式采购,拿出一座城市50%的市场份额给中标企业。所以你也不需要再花那么多渠道费用了,掏钱也没用,因为招标制度很清晰透明,药企卖者竞价,价低者得,谁的报价是最低的,谁中标,拿走市场50%的份额。
在这样一个变革之下,医药行业将面临一场深远的行业洗牌和竞争格局的重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