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口积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修养。(图片来源:看中囯视频截图)
回想一下,我们每个人应该都听过一些刺耳难听的话,或者不经意间从嘴巴吐出伤人的语言。海明威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言语很容易伤害一个人,却很难抚平一个人,如果在沟通之中,我们越急于表达自己,往往越容易造成误会,有时候懂与不懂,宁可不多说、更别乱说。
《周易》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言为心声。说话,其实能够看出很多东西。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人,说出来的话是不同的。林黛玉性格孤傲,不会迎合别人,说出话来,难免有些尖酸刻薄。而薛宝钗则显得更为佛系,又会察言观色,很会拿捏分寸。
言宜慢,心宜善
山东琅琊王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家族。据统计,正史中有明确记载的,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整个家族出过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而这个显赫的家族,有一个六字家训,就是“言宜慢,心宜善”。
我们都不是圣人,嘴太快必然容易出错。有些人,说话很快,看似能言善辩,其实说出来的话经不起推敲,漏洞百出。这种人其实就是比较轻浮的。《论语》中有一句话:“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就是说没轮到你讲话时,你抢着说,这就犯了“躁”的毛病。该你说话的时候,你却沉默不言,这就是“隐”的毛病;不看别人的心情,不分场合的乱说话,必然会犯更大的错误。
《道德经》中说“动之徐生”,一是就是凡事要慢慢来,要理顺思路,不能妄作妄言。道家的道理是说话、做事不急不躁,不“乱”不“浊”,从容而游刃有余。
不轻易评价自己不了解的人和事
在网络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仿佛一个热点、一个朋友圈,就能了解全世界,可是我们却越来越没有时间,去了解真实,都是基于表面现象去讨论、评价。
有这样一句话,“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的,因为真的未必就能让你看到”。因为我们很难通过某个人的只字词组,或者某个动作,就去定义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每个人都在变化着,难以定义,你也一样。
对不了解的人事,保持尊重和安静,不随便发言。我很喜欢尼采的一句话,“不乱评价别人,不轻易对别人下判断,不在人后说闲话。少去想别人如何,就是好人的做法。”
就算是再乐观,再不拘小节的人,触碰到了软肋,还是会觉得失落。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带着软肋和伤痛前行,有些是我们小心呵护的隐私,有些则是暴露在外的伤疤,虽然人人都会看到,但揭开了,还是会疼。因此,有修养的人不会去揭别人的伤疤。
多言是大病,学会闭嘴
曾国藩认为,多言是人生的一大恶德。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有些话,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随意“大舌头”们总会在不经意间树敌无数而不自知。
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在日记中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还把它当成家训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教育后人。林语堂说,演讲要像裙子一样,越短越好。长篇大论,有时候适得其反。
有个故事说,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被牧师精彩的演讲打动了,准备要捐款。几分钟后,牧师还在讲,马克.吐温觉得有些无聊了,决定把捐款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又过了10分钟,台上的牧师还在喋喋不休,马克.吐温终于忍不住了,他不仅决定不捐钱了,还偷偷从捐款的盘子里拿了2元钱,用来弥补牧师的“喋喋不休”对他的伤害。这种现像在心理学上叫作“超限效应”,说话一旦过了度,说的越多,越会起反作用。
西方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讲过“三个筛子”的道理。苏格拉底认为:“当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时,至少应该用三个筛子过滤一遍!第一个筛子叫做真实,第二个筛子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第三个筛子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如果我们每当要发表高论的时候,能够想想苏格拉底的三个筛子,自然能避免说一些废话、得罪人的话,也必然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