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苏轼最富有禅意的诗 却没有人能读懂?(图)

 2018-08-28 19:4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苏轼最富有禅意的诗却没有人能读懂?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写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苏轼在到徐州之前,就已经先后在杭州和密州任职,政治上对王安石变法的孤愤,仕途上因频繁迁调而带来的孤寂之感,都时时向他袭来。在徐州有一次苏轼夜宿于燕子楼上,一个旖旎缠绵的梦境,让他顿悟人生的真谛。“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第二天醒来后十分感慨,就写下这首别具意境的佳作。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上片写梦醒后,深夜寂静无声,明月如霜,在院中的小池里,鱼儿浮出水面跳来跳去,圆圆的荷叶上滚下了晶莹的露珠。三更时分,夜深人静,就连树上掉落一片树叶都能发出铿锵的响声,自己从梦中惊醒,夜色茫茫,自己在院子里寻找梦中景象,但找遍了整个小院,也没有找到。梦中的美好景象无处可寻,不禁黯然神伤。

下片写自己这个“天涯倦客”在清幽的深夜被秋声惊醒后只看到一个空荡荡的燕子楼,感到无限惆怅。接着便由张愔与关盼盼的故事引出对整个人类历史无限深沉的感慨,昔日燕子楼中的旧事,已如梦一般地逝去,而古往今来无数代人的欢乐、怨恨,又何尝不像它一样也如一连串连续的梦境?世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如同扔在梦中没有醒来。而大梦已醒的词人自己,此时此地所感发的人生感叹,在后人看来,难道不也是一场梦吗?

全词将景、情、理熔于一体,传达了一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的空幻和淡漠感,隐藏着某种要求远离尘世、回归空寂与淡泊的归隐之意。

責任编辑: 云淡风轻 来源:每日头条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