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为追回管仲 齐桓公下决心做了一件不敢想的事(图)

 2018-08-11 03: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齐桓公对管仲说:“我不敢想做成那么大的事,只想国家安定而已。”
齐桓公对管仲说:“我不敢想做成那么大的事,只想国家安定而已。”(网络图片)

按:齐桓公管仲说:“我不敢想做成那么大的事,只想国家安定而已。”管仲提请桓公再考虑考虑,桓公仍然答复:“不能。”

管鲍之交

鲍叔牙是齐桓公时的政治家。他精心辅助小白,帮助小白登上齐国王位,是为齐桓公。但是,齐桓公的第一辅佐人却不是鲍叔牙,是管仲。

齐桓公有三兄弟,哥哥诸儿、纠、和他,小白。他们的父亲齐僖公的君位,传给了长子诸儿,即齐襄公。给两个小儿子的,是当时即有贤名的“傅”:纠的“傅”两个,其中之一的就是管仲,还有一个名召忽;小白的“傅”一个,名鲍叔牙。什么是傅呢?傅可以解作贴身老师,常与被保者生死与共的。

襄公为人“无常”,行事恶劣,知情者多预感祸灾将临,鲍叔牙先带着小白出奔避祸,去了莒国。此后果真乱起了,襄公被杀,管仲和召忽就带纠去了鲁国。

过不了多久,起乱者也被弑杀了,齐国国君空缺。按照顺序应该由纠填补空缺,于是齐国有大夫到鲁国报了凶信,鲁国准备送纠回国上位,但是齐国的“天子二守”意属小白。

“天子二守”是齐国的国氏、高氏两大家族,早年周王室直接策命两族给姜太公,命他们辅助治理齐国的。“二守”世代为齐国上卿,位高权重。他们决定招小白回齐国继位。

但是鲁国并不认帐,出动军队送纠回国,可是小白已经捷足先登,从莒国回到齐国,纠送不进去了。

鲁国就出兵伐齐,谁让他们是邻居呢。在边境线上相持到秋天,齐国也出了兵,在都城以西的干时和鲁军打了一仗,得了胜,鲁庄公乘下属的战车逃回鲁国。如此,齐国的国君便只能是小白了。

不久,小白——现在可以称他齐桓公了——的傅鲍叔牙率领军队到了鲁国,转述要求:“‘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意思是纠是哥哥所以不忍下手,请鲁国杀了以免后患。管仲和召乎是仇人,活着得到他们才能甘心。鲁庄公见天意如此,也就照办,杀了纠,将管、召囚禁了交给鲍叔牙。

早年齐襄公在世,三个“傅”就是意气相投的好友,都早就有过打算,召忽是:“纠被夺取的话,哪怕能得天下,我也不活着。”管仲说:“国家破、宗庙灭、祭祀绝,这三件事发生,我才去死,不然就要活下去。我活着对齐国有利,死了对齐国不利。”鲍叔牙则是“奉令执行即可。”如今纠被夺命,召忽果真自刎了尽忠,管仲坐着囚车回了齐国。

到了齐国的边境堂阜,鲍叔牙就打开刑具,恢复了管仲的自由身。

回去覆命,对齐桓公说:“管仲治国的才能比高奚都要强,可以让他辅佐国政。”高奚是谁呢?是“二守”之一,齐桓公的恩人,当时主持着齐国的国政。比高奚还高,齐桓公就要见一下了。

管事相齐

助纠争位开战时,管仲射了齐桓公一箭,击中了目标,却射到了齐桓公衣服的带扣上。春秋时期的衣服,都是宽袍大袖,没有纽扣的,为了维系,把衣服扎紧,故人们会系根带子。带扣就是扣带的,材质以铜,镶嵌各色宝石。

刘向《新序》:管仲射小白,中其带钩,小白佯死,遂先入,是为齐桓公。

不偏不倚地,管仲一箭,齐桓公没有受伤;相反,齐桓公佯死才先入了城,管仲可真的是仇人,管仲可真的是恩人。

等到和管仲见面、交谈,齐桓公才发现,这个人不是仇人、恩人而是异人。他的目标是扶助齐国成诸侯之伯,齐桓公不想做都不行。

桓公问:“社稷能安定吗?”管仲说:“您建立伯业,社稷就能安定;建不了伯业,社稷不能安定。”

桓公说:“我不敢想做成那么大的事,只想国家安定而已。”管仲提请桓公再考虑考虑,桓公仍然答复:“不能。”

管仲就向桓公告辞了,说:“您免我于死,是我的幸运。然而我之所以不为纠殉死,是为了真正安定社稷。不安定社稷,要我任职于齐国政事而不死节,我不敢这么做。”

管仲告辞离开宫室,快要走出大门的时候,桓公又派人将管仲追回来。管仲回来,只见桓公流着汗,说:“你不肯改变,那我就努力图伯吧。”

管仲对齐桓公下拜行过大礼,然后说:“如今您同意成为伯主,我也可以秉命站立于辅政的位置上了。”

着眼于做诸侯和着眼于做诸侯之长,是不一样的。一个诸侯,富国强兵就可以了,要做诸侯之长,要立信于诸侯,也要树威于诸侯。齐桓公执政43年,做了30多年的伯主。

尴尬的位置

管仲从此成为齐国的重臣。不过职位并不高。“天子二守”国氏和高氏,都是周天子策命世袭的上卿,管仲任下卿。不过,两个上卿不管事,管仲才管事。

西元前648年,王子带和周襄王争王位,勾结戎兵入侵王城。齐桓公为此征集诸侯戍守周室,解除戎患,管仲受命负责后续工作,平息了事态。

周襄王为此设宴招待管仲,待之以上卿的规格。

齐国有天子所任命的“二守”:国氏、高氏。他们才是真正的上卿。一旦享受上卿的待遇,就会造成困扰:春秋两季“二守”要觐见周王,周王以什么礼节来对待他们?

管仲说:“陪臣谨请辞谢。”为什么呢?管仲虽然执国政,但是诸侯国君任命的。

管仲最终接受了下卿之礼而归。说起来,事情都是管仲干,周王的恩典领受一次又有什么关系呢?不,那会乱了纲常的,一次也不行。

司马迁在《史记》提到,古语说:“帮助发扬君主的美德,纠正他的过错,所以上下就能互相亲近。”说的就是管仲吧?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