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大水漫灌只是是为了安抚舆论,货币政策转宽松才是重点。(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8年7月25日讯】近期,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首先明确了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但下面,对经济提出了一些列新的看法和提法。似乎跟这个精神有一些出入,比如提到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聚焦减税降费。在企业研发费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地方债等方面有实际动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施。
随后我们看到了央行马上有所行动,超预期投放新增中期借贷便利(MLF)5020亿元,要知道当日并无MLF到期。所以我们基本可以得到一个推论,那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正在变得宽松,而且是越来越宽松。央行在2018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去杠杆初见成效,稳杠杆成为下一阶段主要目标”,所谓的稳杠杆,就是要在大额流动性投放下,让货币政策转宽松。所以未来,央行会格外的呵护市场流动性,通过一次又一次资金投放,来降低市场利率。特别是短期利率。甚至不排除年内第三次降准。
现在政策有明显的纠结和冲突,既要保持政策稳定,不搞大水漫灌的刺激,又要货币和财政转向积极,这确实让人摸不到头脑,不过在中国的历史上,这种既要怎么样,又要怎么样的政策似乎出的不少,而听话听音,在看似纠结的政策中,一定有真有假,有佯攻有重点。而这次政策方向来看,不搞大水漫灌,似乎只是精神,是为了安抚舆论,实际政策转宽松,才是重点。
未来我们的经济主战场将转回国内,那么基建投资和拉动消费将成为主要任务,对应的政策就是财政投入和减税减费,以及货币宽松,一方面财政要多花钱,少收钱,另一方面央行要多放钱。那么会对我们的投资造成哪些影响呢?
首先,债市,利率债利率会进一步下行,债券牛市肯定会继续,目前是布局债市的好时机,而根据经济周期利率,债券走牛,之后股市牛市也就不远了。但也要防范一定的风险,信用债这块,还是受到信用紧缩影响,下半年债务违约还会加剧,特别是地产债已经进入了兑付高峰期,违约风险不得不防,所以少碰地产债,如果买信用债尽量买AA+以上级别,而且要分散投资,最少投10只债券,或者干脆通过基金去买,避免踩雷风险。总之,债券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未来几年的牛市已经开始。可以用一些可转债,进可攻退可守。
其次,利好股市,任何一次积极和宽松,对于股市都是利好,未来积极的财政将带动周期股出现明显的反弹,一些基建股,运输股可能会因此迎来转机,对于利率比较敏感的板块,也就是那些重资产,并且负债率比较高的,比如金融,公用事业,都会有较为明显的利好效果。另外,对于资金饥渴的中小创,利好要明显强于大盘股。
第三,类固收非标资产,比如买的民间理财,信托,P2P,这块爆雷不会停止,目前就是有意要让这些东西来给金融系统接盘,这些民间的理财爆掉的越多,金融系统就越安全,而且这块资金流向大部分都去了房地产,在地产债集中兑付的时期,违约会越来越多。所以还是那句话,不要心存幻想。不合理的东西,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
第四,商品,如果财政积极起来,到处开工建设,商品可能也会因为需求上涨而价格上涨,从而形成政策强周期效应,但这个还需要观察,这次情况比较复杂,因为跟全球并不同步,美元还在走强,对于商品价格是有抑制的,所以正反两个力量,看哪个力量更大了。
第五,房地产,这是我们最担心的,历次宽松,都是推升M1,进而拉升M2,从而带火房地产周期,让房价快速上涨。目前又到了关键节点,眼看地产奄奄一息,政策再度转向宽松,对于房地产来说,仿佛又看到了希望,我们要密切关注的还是那两个指标,也就是货币供应量的M1和M2,目前为止还是非典型宽松,央行的投放没有拉动货币供应量上升,那么下半年会不会呢?这个还要拭目以待,反正如果M2不反弹,房地产的情况就还能控制,只要M2反弹,回到了10%上方,那么房价就肯定会全面上涨了。房住不炒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