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more & Swisse公司产品(图片来源:看中国合成图)
【看中国2018年7月16日讯】根据《信使邮报》报道,澳洲价值47亿澳元的维生素产业正面临着内部交易、压榨员工和健康疗效未经证实等诸多指控。
一、原料来自中国
依据《信使邮报》报道,澳洲新闻集团调查发现到,随着股价飙升,中国消费者因安全问题而更加亲睐没有污染风险的澳洲维生素品牌。然而,澳洲最大的2家维生素公司Swisse跟Vitaco却已归中国人名下。
据悉,如今Vitaco已归于上海医药(Shanghai Pharmaceuticals)的旗下。在2007年,上海医药子公司曾因为制造有问题的白血病药物而倒闭,该药物致使200名患者腿部疼痛甚至部分瘫痪。跟上海医药要员有关的人都正在接受ASIC关于2016年内部交易的调查,但目前尚未提出任何指控。
而Vitaco生产制造主要包括品牌Healtheries、Nutra-life、Musashi、Abundant Earth、Biolane和BodyTrim。
调查还发现,几乎所有的维生素C与氨基葡萄糖都来自中国。据悉,像Vitaco的甜味剂、氨基酸、草本植物等原料,以及在布里斯班工厂制造Nature’s Own、Ostelin跟Cenovis维他命的Sanofi也是如此。
另外Swisse跟澳佳宝(Blackmore)的原料也不例外。Blackmores表示,全球食品跟营养添加剂行业都严重依赖中国,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维生素C都是从中国进口。
不过,一直以来,中国产品常与健康问题联系在一块。包括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当时造成6个婴儿死亡,30万个婴儿生病。
二、压榨员工
此外,部分维生素公司还克扣员工工资。在2015年,公平工作委员会发现营养补剂Nature's Care与其子公司Natralab Pty Ltd一共克扣背包客98,499澳元。
Nature's Care公司表示,公平工作委员已承认该公司为纠正违法行为所做出的努力,该公司尊重所有的澳洲工作法,致力于支付员工公平的报酬。
三、健康疗效未经证实
关于维生素成分问题,由新闻集团赞助的化学分析机构Sharp and Howells所进行的化学测试发现,虽然澳洲10种接受测试1,000mg Healthy Care的葡萄糖胺盐酸盐药片确实含有标签上列出的成分,但是有1种含量低于广告宣传的数量。
健康专家指出,维生素行业还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他们在标签上标上未经证实的服用效果,来引诱消费者购买。今年初,政府更改了维他命公司于包装标签上的标注规定,维生素公司目前能选择在产品上标注1,000多种未经证实的描述,所以这些规定惹恼了消费者和科学专家。
莫纳什大学的健康专家Ken Hervey表示,现在没有科学证据能支持这些公司的产品宣称。当药物监管人员要求拿出证据时,他们也拿不出来证据证明维生素的确具有标签上所宣称的效果,但是相关部门却未给予惩罚。
澳洲的医药监管部门(TGA)去年收到了400多起有关维他命瓶子标注的投诉,不过TGA却没有将这些商品撤下货架,也无确保这些公司更改了商品标注。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