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守诺做道场,孤魂终得超度转生
海阳县城中,有个姓刘的女子,夏天在瓜棚下刺绣。天色将晚,一家人在瓜棚下铺了草席乘凉。忽然,好端端坐着的刘女,看着自己的影子,喋喋不休地自言自语起来。大家嫌她荒唐,呵斥她,不料她大声地说:“唉,我哪里是刘家女儿呢?我本是某村的某家媳妇,几年前因气愤悬梁自尽,现在想找个替身,所以到此。”刘女说完,又哈哈大笑,拿起一根带子,就勒自己的头颈。全家人无不惊怕,取来米、豆驱邪,一边诅咒赶鬼,可是鬼还是不走,于是只得再苦苦哀求,说:“我家的姑娘,一年到头,为他人压金线、绣衣裳,赚几个钱换几斗米,家里穷得可怜。她与你一向无冤无仇,求你放了她吧。不然的话,待张天师一到,我们一定去投诉。”鬼有点怕了,说:“不要吓人!我不能白跑一趟,你们考虑一下,该拿什么东西送我?”大家说:“用香和纸钱祭祀,怎么样?”鬼不吭声。“再加一斗酒,一只鸡,好不好?”鬼高兴了,点头答应。
家人照所应诺的话办了。刘女果然醒来。但是,才不过三天,家里人正庆幸已经驱鬼免灾。不料刘女却又甩着衣袖,翩翩起舞,昏头昏脑地说:“你们太亏待我了,我回去一想,还是不肯罢休,所以再来讨替身。”说着,变本加厉地作出一副恶相,用带子直往头颈里套。众人细辨这鬼的声音,与前个鬼的声音不一样。正在惊疑的时候,听得瓜棚下传出一阵悉率的脚步声,仍旧借刘女的口叱责说:“鬼丫头,胆敢冒充我的姓名来诈骗钱物,真丢脸。快走,快走!否则,我要找城隍爷告你。”一边又安慰刘家人;“你们不要害怕这个无赖鬼,有我在这里,她不敢作恶。”说完,刘女的脸颊泛起一阵红晕,像害羞、畏缩的模样。一顿饭光景,那两个鬼都悄悄地退走了。
第二天,刘女和平日一样梳妆打扮。问起她昨日的事情,什么也不知道,像是作了一个梦。
刘女是个好人,一年到头,为他人压金线、绣衣裳,赚几个钱换几斗米,养活一家人。刘家人都很诚信。所以刘女能够度过一劫,安然无恙。
海阳县有个老人李某,一天傍晚,从县城回家。他走着走着,觉得有件重东西缠在腰间,解开衣服一看,却什么也没有,只得勉强拖着步子,负重而归。这时已明月当空。家里人听到敲门声,走去开门问安,老人却瞪着双眼,不说一句话。端上酒莱,他也不吃。家里人愈加觉得奇怪了。接着,李某取一布条,挂在梁上,作出上吊自尽的动作,说:“我是吊死鬼,现在提你家老头作替身。”家里人一惊,问起前因后果,鬼借李某口说:“我姓李,借住在县城里,曾经到刘家瓜棚下找他家女儿作替身。由于刘家人苦苦衷求,我也可怜她太柔弱,所以放了她,另外找替代。可是我奔到城门口,有两个大人,看管极严,不让出城。从此以后,我天天受苦,一言难尽。”大家又问:“既然有城门大人拦阻你,那么,你今日怎么又出来了?”
鬼笑嘻嘻地说:“说来也巧。今天早上,有个乡下人,把一担粪桶寄放在城门边上,管城门的大人,很讨厌这股臭味,两人商量:‘昨天晚上下过一阵雨,城头上的山景一定很美,何不一起去登临眺望?’于是结伴登山去了。我趁这个空隙,出了城,路上碰到你家老头回家,就搭在他腰带上,承蒙他将我带来。我急于托生,所以还是想借用一下李老作替身。”众人听这鬼的说话口气比较软,似乎能用感情打动他,就哀求他说:“公公年老,如活到普通人的岁数,墓地上的树木也有一围粗了。你不忍心刘家的弱女子,难道就狠得起心肠害死一个老人吗?如果你放过他,我家一定请高僧为你超度,让你升入天人境界,怎么样?”鬼拍起手来,开心地说:“我前次在瓜棚下,本想叫刘家作一次佛事,看着他家贫困,所以没有说。现在,各位居士既然能如此慷慨,我还有什么可要求的?尽管世人常常耍些哄骗鬼的手法,可是我请各位居士别这样,不要忘了答应的诺言。”大家连连说是,鬼作出顶礼拜谢的动作。一顿饭的时间,李某已能从床上起来,要汤水喝了。第二天,李家请了不少和尚,连作了七天道场。
鬼有善心,李家也守信。从此以后,瓜棚下,清静太平。
(据清代《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