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卷流香】神高而听卑 报若响应声(图)

 2018-06-01 19: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古卷流香】神高而听卑报若响应声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图片来源:pixabay)

曹植,字子建,曹操第四子,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才华也颇受后世诗人推崇;曹植与父亲曹操、兄长曹丕并称“三曹”。

诗仙李白赞曹植曰:“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余论。”

本文为读者介绍曹植的诗作《惟汉行》

《惟汉行》收录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是曹植仿曹操《薤露行》而作,取其首句“惟汉廿二世”首二字为题。

对于《惟汉行》的写作时间没有明确定论。后世专家学者对此有不同的推测,至少有三种,其中一种推测为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

据《宋书・五行志》记载,魏明帝太和初年,太史令许芝上奏,说是将会出现日食,要和太尉在灵台祈祷上天求福消灾。

明帝下诏说:“我听说如果君主不施德政,那么上天就会降下灾异使他戒惧,这是警告帝王,谴责他的过错,使他自己修养德性,整饬德政、自修的方式。所以天有异象,日月薄蚀,阳光被阴气掩蔽,都说明治道还有不恰当的地方。”

“我即位以来,既不能光大发扬先帝圣明之德,而施行的教化又有和上天之道不相符合的地方,所以上天用这种方法使我醒悟。我们应当励精图治,修身养性以回报神明。”

“上天对待人,如同父亲对待儿子,从来没有父亲要责罚儿子、儿子却贡献丰盛的食物以求免去责罚的事情。现在朝臣希望我派三公中之上公与太史令备礼祈祷消灾,这道理我没听说过。群公卿士,还是各人努力尽职,整饬政务。若有可以弥补我思虑未及的进言,可以用封事上奏。”(注1)

魏明帝曹叡因天灾颁布谴责自己的诏令,要求公卿匡正违失,有专家学者推测曹植为此作了这篇《惟汉行》。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向往清明政治的理想。

惟汉行

曹植

太极定二仪,清浊始以形。三光照八极,天道甚著明。
为人立君长,欲以遂其生。行仁章以瑞,变故诫骄盈。
神高而听卑,报若响应声。明主敬细微,三季瞢天经。
二皇称至化,盛哉唐虞庭。禹汤继厥德,周亦致太平。
在昔怀帝京,日昃不敢宁。济济在公朝,万载驰其名。

太极派生天地,阴阳之气促使万物形成。日、月、星三光照耀八方,天行之道十分显明。天为万民立君主,欲以君王养其性。仁君施行仁道,则天降祥瑞彰其德。灾异祸患的出现,是上天警告君主不能骄傲自满。

上天神明能洞察下界卑微之处,上天神明对下界善恶的报应,就像回响一样,应声而至。圣明之君尊敬贫贱的百姓,天下因此会走向昌盛。而昏庸的三王夏桀、商纣王、周幽王无视天道,造成了国家的灭亡。

伏羲氏、神农氏的时代为至治,唐尧、虞舜时人才济济,到处是兴旺发达的景象。夏禹、商汤继承了唐尧、虞舜博大的德行,使夏、商两代出现了繁荣局面。周代因尊崇圣德,使天下达到太平的景象。

回想从前我魏国,父王整天操劳不停,即使太阳西落的时候也不敢安逸。群臣在朝忠诚恭谨,万古千秋永传美名。

“太极定二仪,清浊始以形”,取自《周易》。

《周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经》之原始有太极,太极变而产生天地,是谓两仪;两仪变而产生金木水火,是谓四象;四象变而生天地水火风雷山泽,是谓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八卦;由此八卦相重而产生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含盖宇宙万象,而系之以辞用断吉凶。

孔颖达疏云:“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二仪”,指天地。

“为人立君长,欲以遂其生”,源自《左传》。据《左传・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上天为百姓而立他们的国君,让他统治他们,不让失去天性。

“行仁章以瑞,变故诫骄盈”!君主若行仁政,则政治清明,出现祥瑞,灾异的出现是上天示警,在警告君主切莫骄傲自满。

古人相信“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天人相应”,认为天意与人事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亦能感应上天。人的先天本性与天道相合,所以人要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天(大宇宙、宏观整体)和人(小宇宙、微观个体)是互相感应、互为反应、互为映照的。

古代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若天降灾祸,天子要反省自身,大臣也往往会上书劝谏君主。

据《三国志・魏书・杨阜传》记载,魏明帝曾大兴土木,选美女以充后宫,还不断出宫到禁囿中巡猎。这年秋天,一场大雨,加上罕见的雷电,竟劈死很多鸟雀。

大臣杨阜就曾上书劝谏魏明帝,其中言道:“以古代的成败来作为治理朝政的借鉴,说来容易,但确实关系到成败大事。刚刚下过大雨,暴死的生灵很多。雷电如此厉害,以致击死麻雀。天地神明,把帝王作为他的儿子。凡是政治有所失当的,他就会降灾谴责。应该深刻反省自己,这是圣人的教导。愿陛下在事前就早做思考,在事情初露端倪时就谨慎对待。”(注2)

“神高而听卑,报若响应声”!神在高处能听到来自人间的声音,善恶之报像回声那样会迅速出现。“若响应声”,指善恶报应不爽也。为善则嘉瑞臻,福祥至;为恶则灾祸现,其报应甚速!

“神高而听卑”出自《淮南子》。《淮南子・道应训》有“天之处高而听卑”。

宋景公的时候,荧惑星停留在心宿的位置,景公很害怕,召见太史子韦询问这件事:“荧惑在心宿,这是怎么回事?”

子韦说:“荧惑是表示上天惩罚的;心宿是宋国的分野。正因为这样,所以灾祸将要降落到君王身上。虽然如此,但可以将灾祸转嫁到宰相身上的。”宋景公说:“宰相是任命来治理国家的,把死转移到他身上,不吉利。”

子韦又说:“那可以转嫁到百姓身上。”景公马上说:“老百姓都死光了,我当谁的君主?我倒情愿我自己一个人死了。”

子韦又说:“可以转移到年成上。”景公接着话题说:“年成是百姓的命根子,年成不好闹饥荒,百姓必定没活路,做人君的让百姓的死来换取自己的性命,那还有谁要我做君主?好了,我的性命也注定要完结了,你也不必再说转嫁灾祸的事了。”

子韦听了这话后,起身转向北面,对景公行了个大礼说:“我谨向你表示祝贺,苍天在上能听到人间的一切(天之处高而听卑),君王刚才讲了做人君的应该如何对待臣民的三条原则,上天也必定会给你三个赏赐,今晚荧惑星一定会移动三舍(心、氐、房),你也必定会延年二十一年。”

景公不解地问:“你凭什么说这样的话?”子韦说:“你讲的做君主的三条原则,所以上天也必有‘三’赏,荧惑星移动三舍,每移动一舍就经过七个星座,三七二十一,所以君王能延长寿命二十一年。”

当天晚上,荧惑星果然移徙三舍。所以《老子》说:“能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注3)

结语

曹植的这篇《惟汉行》古朴深刻,寓意深远,真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效应,从另一视角让人感叹华夏神传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人称自己的家园为神州,是神的国度。中国人叫皇帝为“天子”,即天之子。几千年来我们的先人都敬天信神,敬畏天地,相信善恶有报,讲究重德行善,遵从仁义礼智信的美好价值,先人贤哲留下的大量著作、诗文、史书、辞赋等等中无不在彰显这些传统文化的美好。

先人留下的许多作品中都在不断的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自己是神的子民,要重德行善,切莫作恶,做事要顺天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注4)——体察天道,顺天而行,所有道理尽在其中。

曹植的《惟汉行》提醒着世人要遵天道、敬神明,切莫作恶,否则报应不爽呀!

正所谓: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注5)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谨记啊!

神目如电!人的一思一念都被上天神明所洞察啊!

古书有言:“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使心用术,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注6)值得警醒啊!

“行仁章以瑞,变故诫骄盈”!“神高而听卑,报若响应声”!切记呀!

参考文献

1.《新译曹子建集》,三民书局,2017
2.《曹植集校注》,中华书局,2016
3.《三曹诗集》,三晋出版社(山西古籍),2008

注1:《宋书・五行志》:魏明帝太和初,太史令许芝奏日应蚀,与太尉于灵台祈禳。帝诏曰:“盖闻人主政有不得,则天惧之以灾异,所以谴告使得自修也。故日月薄蚀,明治道有不当者。朕即位以来,既不能光明先帝圣德,而施化有不合于皇神,故上天有以寤之。宜励政自修,以报于神明。天之于人,犹父之于子,未有父欲责其子,而可献盛馔以求免也。今外欲遣上公与太史令具禳祠,于义未闻也。群公卿士,其各勉修厥职。有可以补朕不逮者,各封上之。”

注2:《三国志・魏书・杨阜传》:秋,大雨震电,多杀鸟雀。阜上疏曰:“……重慎出入,以往鉴来,言之若轻,成败甚重。顷者天雨,又多卒暴雷电非常,至杀鸟雀。天地神明,以王者为子也,政有不当,则见灾谴。克己内讼,圣人所记。惟陛下虑患无形之外,慎萌纤微之初。……”

注3:《淮南子・道应训》: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公惧,召子韦而问焉。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曰:“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祸且当君。虽然,可移于宰相。”公曰:“宰相,所使治国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韦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寡人谁为君乎?宁独死耳!”子韦曰:“可移于岁。”公曰“岁,民之命;岁饥,民必死矣。为人君而欲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者乎?是寡人之命,固已尽矣!子韦无复言矣。”子韦还走,北面再拜曰:“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天必有三赏君。今夕星必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岁。”公曰:“子奚以知之?”对曰:“君有君人之言三,故有三赏,星必三徙舍。舍行七里,三七二十一,故君移年二十一岁。……”……是夕也,星果三徙舍。故老子曰:“能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

注4:据《黄帝阴符经》开篇第一句话
注5:据《西游记》第八回
注6:据《西游记》第十一回


来源:看中国专栏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