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之痛与错失的机会——谁之殇?(图)
一个小小的芯片,竟成了中国通讯科技发展的硬伤。谁之过?…(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4月28日讯】在中兴通讯遭美国禁售之后,有关芯片的讨论非常热烈。今天,中国芯片产业与国际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而回首过去,中国其实曾经拥有成为世界芯片强国的历史机遇。
改开之后,中国芯片产业发展迅速。比如,1985年的时候,江苏无锡的742厂就已经能够生产64K DRAM,这在当时,跟台湾地区和韩国处在几乎相同的水平线上。1989年的“六四”事件后,西方开始制裁中国,使中国的芯片发展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这是中国芯片产业因此错过的第一次机遇。
尽管阻力重重,但中国芯片产业依然在奋勇追赶西方的发展步伐。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的朱镕基总理铁腕挤压房地产泡沫,以海南为代表的房地产投机活动在眼泪与哀伤中谢幕。当时的资本放弃了通过投机牟取暴利的幻想,重新投入到制造业中,这成就了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1995年11月,原电子部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九五”期间加快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报告》。1996年3月,国家对建设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的项目正式批复立项,这就是业界俗称的“909工程”。
“909”工程是电子工业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项目。当时的领导人迫切希望提高中国集成电路水平。朱镕基总理曾严肃地说:“这是国务院动用财政赤字给你办企业,你可要还给我呀!”
围绕“909工程”,上海虹日国际、上海华虹国际、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等相继成立。其中,华虹NEC于1997年7月31日开工,1999年2月完工,2000年就取得30.15亿元的销售额,利润达到5.16亿元,出口创汇2.15亿美元。
2001年5月,在中科院计算所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龙芯课题组正式成立。2002年8月10日,首片龙芯1号芯片X1A50流片成功。
如果按照这种步伐走下去,中国的芯片产业,将能逐步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遗憾的是,一个转折点引发并产生了巨大改变……
2003年8月12日,《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获准通过。这是中国经济史上第一次明确把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意味着中国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引领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从实体经济(以制造业为代表)为核心向虚拟经济(以房地产业、金融业为代表)为核心过渡,房地产热从此拉开序幕,保障房逐渐淡出,大量资金不断从制造业抽离出来流入热火朝天的炒地炒楼炒房热中……
2003年,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成为改变中国国运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根据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报告,1998~2003年,全国商品住房每平方米的价格只增加了343元;而到了全面实施18号文的第一年——2004年,每平方米的房价就比上年暴涨了352元,一年涨幅就超过了1998~2003年之和,此后房价不断高歌猛进。
没有任何制造业能够跟炒地炒楼炒房所能获取的暴利相比。这种赤裸裸的现实,不断诱惑更多的人甩掉耐心,涌入到“炒”的洪流中。这是2003年形成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淘金热”。
相比之下,从事芯片研发、生产,则面临着成本高昂、见效缓慢、风险极高的巨大现实压力。即使有人依然怀揣理想,想在芯片领域有一番作为,也因为资本天然的逐利性而不得不面对破碎的现实。
除了得到国家财力扶持的龙芯等为数不多的研发还在不断进行研发外,类似2003年以前的芯片热、集成电路热、半导体热等等,已经很难看到。也正是在不知不觉中,中国在芯片领域,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当中国芯片与美韩企业的差距拉到2到5代的程度,我们还能背负着房地产飞速地追赶上去吗?
房价的不断上涨,使得民众的居住成本不断上升。笔者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做了计算,如果不算2000年以前的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仅算2000年至2017年的数据,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就高达84.3万亿元,相对应的是中国住户贷款的持续增长,央行公布的数据:2017年12月末,中国境内住户贷款余额为40.5万亿元,在这些贷款当中,绝大部分为购房贷款。
许多人苦熬一生,连同家庭成员的血汗钱一起,甚至连同他们的未来一起,转换成房地产中既得利益者的暴利。由于民众财富绝大部分被转到了这些既得利益者手中,这成为消费持续低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实际上主要依赖投资与对外出口,对投资的过分依赖导致了产能过剩,对出口的依赖则引来贸易战。
也许,若干年后,当我们不经意回首2003年8月12日,会痛惜曾经错失的机会,痛惜国运因为一个细节的改变,;也许也有很多人在庆幸,因为那个日子,让他们以更快地速度累积起了巨额财富。
而这一切,看似都与芯片无关……谁之殇?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