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梁院长】酒槽鼻的中西医治疗(图)


酒槽鼻多见于中年人,平时应忌酒、辛辣等刺激物。(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酒槽鼻(Rosacea),又称玫瑰痤疮,是一种以脸部红斑和丘疹为特点的慢性皮肤病。通常以脸颊中部连及面颊、鼻子或前额的发红为初始症状,也可能累及脖子、胸部、耳朵和头皮。在一些病例中,额外的症状有如半永久性泛红、毛细血管扩张、红色隆起状丘疹以及脓包、灼烧刺激感。

酒槽鼻初期,脸部容易变红、微血管轻微扩张;中期表现如青春痘般,并且有较严重的微血管扩张;晚期表现病灶有结节状硬块、鼻瘤。

酒槽鼻多见于中年人。《黄帝内经》中提出:“脾热病者,鼻先赤。”“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皶:粉刺。痤:痤疮。《诸病源候论》中提出:“此由饮酒,热势冲面,而遇风冷之气相搏而生,故令鼻面生皶,赤疱匝匝然也。”

因此酒槽鼻主要是肺胃积热,鼻及鼻部两侧为肺胃两经之处,是凡饮食不节、嗜酒过度,肺胃积热上蒸于面,或遇风寒外束,气血运行不畅,血瘀凝结于肌肤。患者有时会伴有口渴、喜冷饮、消谷善饥、口臭、大便干燥、小便黄等症状出现。

现代医学的治疗,与青春痘相去不远,可以给予口服或外用抗生素,通常是四环霉素(tetracyclines)或甲硝唑(metronidazole)等,非常严重患者,可考虑给予异维A酸(isotretinoin)或进行医学美容,尤其是鼻瘤患者。

中医治疗需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常用药有如枇杷叶、桑白皮、栀子、黄芩、槐花等。平时应忌辛辣、酒等刺激物,经常保持大便通畅。

《东垣十书》提出:“诸阳聚于头,则面为阳中之阳,鼻居面中央,而阳明起于额中,一身之血运到面鼻阳部,皆为至清至精之血矣。酒性善行而喜升,大热而有峻急之毒,多酒之人,酒气蒸蒸,面鼻得酒,血为极热,热血得冷,为阴气所搏,污浊凝结,滞而不行,宜其先为紫而后为黑色也。”这里提出面鼻部阳气旺盛,喝酒大热峻急,若遇冷风或冷饮,面鼻部会因瘀滞而先紫而后黑。

本文留言

作者邓正梁(正梁中医诊所院长)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