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部前部长楼继伟曾致力于推广PPP。(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1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现任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不会想到,仅仅过去四年,他推动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现在面临两难的境地,中共当局的措施导致PPP发展被“刹车”。业内人士和经济学家也分析了PPP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源,认为社会资本对PPP项目也有诸多顾虑。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来越大,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不容小觑。中共当局多次提出遏制地方政府债务的膨胀,出于防范地方债务隐性风险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使得PPP发展的速度逐渐放缓。
中国财政部在2017年11月份发出的《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应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本地区项目管理库集中清理工作,并将清理工作完成情况报财政部金融司备案。财政系统的官员表示,PPP被踩了“刹车”。
另外,一些金融机构也开始对PPP项目的融资持观望态度,甚至直接拒绝。各类PPP基金,产业基金、城市发展基金目前进退不得。金融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机构、政府方面还有社会资本方之间的认识不够统一,金融机构肯定不愿意做出更多配合的。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一份大型国有银行要求控制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相关业务的文件显示,该行开始要求对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业务采取了进一步措施,明确“先暂停、后清理、再规范”的处理策略。
北京清控伟仕总经理刘世坚判断,PPP在2018年会收缩。一个原因是金融风险防控;另一原因是从项目本身看也是政府付费类居多,使用者付费项目少,质量不好。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保持谨慎态度是正常的。更重要的是PPP立法还没有落地,政策突然变化,使得PPP缺乏很稳定的预期。
近期,中国财政部、发改委、国资委等多个部门先后发文,要求防止PPP异化为地方政府新的融资渠道,纠正PPP泛化滥用现象,遏制隐性债务风险骤增。
官媒《中国经济网》1月8日报道,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认为,一项PPP协议的达成后需要很长时间(一般需要一二十年,甚至长达三五十年)的运营,必然经历多轮地方政府换届,每一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偏好可能并不相同,如果发生了“新官不理旧账”式的变脸,参与合作的企业该怎么办?因此亟需有关方面抓紧推动PPP立法工作,提升相关的法规层级。
同样,社会资本对参与PPP项目也有诸多想法。在去年北京大学PPP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发表了演讲。厉以宁在对民营企业的调查中,他发现民营企业对参与PPP项目仍然存在顾虑。民营企业最大的顾虑来自对政府换届、换人的担忧,担心政府因为换届而导致新官不理旧账,进而带来项目中断或者变更等风险;政策的变动、政府的偿债能力以及投资以后能否顺利退出等,也是民营企业在参与PPP项目时非常关心的问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