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老子》与“道”(三)古时王法--德(组图)

作者:王一丰  2017-11-11 19: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老子》与“道”(三)古时王法--德
子是站在觉者的角度,即“道”的层次向世人阐述德。

在古时候只有一条简单的“王法”,衡量人的好坏仅一个字“德”!“此人无德!无异于禽兽”,便当斩,因为它已不是人了。一个“德”字约定俗成,决定人是否具有生存资格。可见德之重要!德的精深博大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社会、伦理、文化体系之中,它不是一个简单而表面的衡量人的价值体系,因为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修炼的文化,那么“德”当然就与修炼密不可分了。故今天读《老子》若抛开“修炼”这个主题去理解、注释,便完全是隔靴搔痒,瞎子带路。

德篇之首云: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

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失礼者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

上德不德

从古到今,都将这里的“上德”、“下德”从字的表面涵义进行注释,理解为,上德之君,或德大无上等等。老子是站在觉者的角度,即“道”的层次向世人阐述德,“上德不德”在德之上面还有更高的境界--“道”,那不是用德来衡量的,从修炼角度上认识就是当人得道修道,道成后,他自身的德已完全演化成“功”了,而在过去修道者也必须是大德之士方可被道家师父挑选作徒弟,而能达到此层次,“是以有德”。在德之上的层次--道,不再以“德”这个标准衡量,因为道是德的升华,德是道的物质基础,但却是低一层的东西。

“下德不失德”,道以下的层次衡量标准即是德。“不失德”便是它的最高标准,德在人类这一层次是最珍贵的东西,失之便不再有,故“是以无德”。

德既珍贵又实实在在,存在于人生生世世的生命中。人世中的一切得失,老、病、死,福、禄、寿、幸与不幸,均由自身带的德的多寡起着绝对的制约作用。而对于修炼人,这个德是修炼的基础。德多,悟性就好,那么师父就可以将这种物质替你演化成“功”,逐渐修上去。道家历来讲师父找徒弟,其原因就是看这个人根基好不好,即带的德多不多,德多才能修。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在道的境界,无所谓为不为,连人认为的“无为”也不存在,“下德无为而有为之”,人这一层次,守德不失德可谓是无为,但守德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已的要求,相对于道的境界仍是一种有为的状态,与在道那种大自在的无所谓为与不为是有本质区别的。故老子紧接着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礼,依境界由上至下由高至低:道、德、仁、义、礼。

《老子》与“道”(三)古时王法--德
尊道守德,顺应自然,是老子思想的精华,他以生动的比喻,简洁的文字,深邃的哲理循循善诱,娓娓道出,成就了这部巍巍峨峨的中国道家文化。

德是得、修、成道的基础

在老子时代,礼已被认为是离道甚远了,可是相对于现代社会用成千上万的律法管束人不知好了许多倍。从这一段开宗明义的阐述可以看出,道是超越于德范畴的,道是德的升华,从另一角度理解修炼也可以沿礼、义、仁、德、道这个过程。从做一个守规矩的人做起,逐渐变成一个义士、仁人、大德之人,最后得道,脱胎换骨成为了一个超越人境界的高层生命。说白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脱离人向上升华的历程。

德是得道、修道、成道的基础,是因为在人之所以为人,本身就是在高层境界失道后成为人的,所以要回到原来的高层境界即要返本归真,修回去,德也就是修炼人的基础内容了。因为德转化成“功”是由师父在做,故从三十九章至八十一章,老子始终在围绕为什么要守德、如何守德即如何去修炼这一条主线展开去了。

老子言紧系价值观念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是自然的表现:水滴石穿,何故?因为柔者更能守德,能守德者便更能持久。老子接着讲,“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痛?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厚,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段阐述内涵甚深,他指出了人的致命执着:名声、财室,即名利是生命的大敌,亦是守德的大忌,何故?

老子没有往下讲下去,其实在人世间的名也好利也好,都是用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德交换来的,过于追求,欲望太大,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便失德了,贪心不足,失德过多,便有生命之虞,那便是灾祸、病厄接踵而至,所以老子教导人们要知足、适可而止。因为人是看不到这种德的转化的,但宇宙中有一个绝对的理在均衡着人世间的一切,故老子还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长乐”,成为长期以来中国人的人生观,它长久维系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使社会安定、家庭和睦。

道家文化的深邃

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经,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大意是:大道是极为平坦的,可是人们却喜欢去走捷径,朝廷污乱,田野荒芜,国库空虚,追求享乐,追逐名利实与盗贼无异啊!离道甚远也。老子进一步举例告诫修道的人要远离那些世人所求的短暂的虚华,人所求所取恰恰是要放弃的。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尊道守德,顺应自然,是老子思想的精华,他以生动的比喻,简洁的文字,深邃的哲理循循善诱,娓娓道出,成就了这部巍巍峨峨的中国道家文化,也就是中国本土的正统文化,促成了历代的中国社会重德,修德,以德衡量人,君王以德治理国家。这也许就是大汉民族再强大时,也从未用武力去侵夺周边国家的一个很深厚的文化基础吧!因为即使战争也不能为所欲为,强者亦避免杀生。

杀生与德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一段非常清楚表达了老子对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战争如何处理。

战争,是天象所为,但作为人,不得不参与时亦不可为所欲为,不可视杀人为乐,即使战争胜了,亦不要举行庆祝而用丧礼处置,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守德,因为杀人实在是失大德造大业。

老子还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者,杀有不伤真手矣。”这就是说即使是统治者,也不可为所欲为杀人,因为苛政虐刑只能压人,不能服人,况且,天地间自有司杀者,冥冥之中有定数,若自行法令杀人,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这就进一步从修炼角度、从战争、虐刑谈到了杀生的问题。而杀生则与守德相违。

《老子》与“道”(三)古时王法--德
修道人应随其自然,守德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了,而是不去做坏事,不造业。(以上图片来源皆为维基百科)

德业与祸福

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甚极?”这一直被理解为一种人生哲理而叹之人生无常,当然常人实在不知究竟,因为人在迷中无知地造业,昏昏噩噩活着。有一点要说明,老子在他的著作中未曾直接谈到业力问题,但多处也间接谈到了。因为德与业力是同时同地存在的,这两种东西可以相互转化,德使人健康、幸福、和谐,业力是造成不幸、病厄、难的根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即德与业力的消长,转换。怎么做方可守德不失德?

修道人应随其自然,守德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了,而是不去做坏事,不造业。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还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姗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些均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精华。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这是一句引用甚多的话,其多为误解、滥用了。过去大多被理解为:治理国家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烹煮小鱼时不能翻动,翻动过多,小鱼就破碎了。同样治理大国不能政令繁苛,否则国之混乱。这完全是断章取义从文字表面理解,老子站在高层次讲了这段话,即“以道莅天下”,那么对于一个道者来说,治理国家就像烹一盘小鱼那么简单,因为他高,他具一切能力;因为他高,他会让普天下的人民守德尊道,那是真正的统治者:修德于天下!

責任编辑: 轻描淡写 来源:正见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