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老子》与“道”(二)最高境界为何?(组图)

 2017-11-10 06: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4

《老子》与“道”二)最高境界为何?
老子指出了高层次的理与常人之理不同,道家修道重点在修真上下功夫,故一开始便把这个本质上的东西讲了出来。(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接续〈《老子》与“道”(一)〉一文。

三、老子之“道”

《老子》上篇共三十七章是论“道”的,故称之为《道经》,下篇四十四章,论“德”,称之为《德经》,合二为一,该书又称之为《道德经》,共九九八十一章,全书便围绕“道”与“德”展开了。而后世的人将这两个字合一起“道德”,成为一个衡量人的品质或社会的专有名词。

正如在前面已指出,老子以后的人,均站在常人这个层次从字面上推测解释《老子》,离道甚远,甚至有的完全不能理解原意。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历代大都把这句话大抵理解为,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形成了,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就形成了,由此产生分争,结果反而不美、不善了。这完全是从字面上牵强附会发挥自己的东西,这句话非常明确,原意就是天下都以为的美,这是丑,天下都以为的善,这个是不善。人们绝不愿意承认自己认为的美是不美,自己认为的善是不善,故把这句大白话发挥出相反的内涵。

为什么老子要这么说呢?其实觉者那一层次、境界看常人社会的理都是反的,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都是反的。这是从常人走向修炼,从一修道开始就应懂得的常识,故这句话出现在了《老子》的第二章开头。因为修道的最终目的就是彻底脱离常人的层次,升华到高境界中去,故常人社会的一切标准、认识都是要摒弃的,不能执着的,故老子一下指出了高层次的理与常人之理不同,道家修道重点在修真上下功夫,故一开始便把这个本质上的东西讲了出来。

《老子》第九章还讲: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是进一步阐述人们所追求的名与利,大家都认为是好,但不长久且会自取其祸,唯有修道方符合天理。“功成身退”历朝历代均解释为“激流勇退”之意,这完全又曲解了原意了。怎么是激流勇退呢?是不是在人生中先要搏一番名利后才能称得上急激流勇退呢?这完全不是老子提倡的,老子是叫修道的人根本就不要去追求世间的名与利或所谓成功。所以“功成身退”就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了。这个“功”是修炼的专有名词,它指的是修炼人的层次、果位,同时也是一种在另外空间的实实在在的高能量物质。当一个人达到了其应该达到的修炼标准,即功长成了,就称为“功成圆满”,这是佛家的说法,道家老子讲了“功成身退”,因为道家修炼是性命双修,讲究本体的转化,把常人的肉身彻底转化成高能量物质构成的身体即算修成了,“身退”即这个常人肉身退去取而代之修成的道体,即是“功成(功长成了)身退(肉身转化)”便达到了“道”的境界了,所以是“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在论“道”中提出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三绝,历代也是争议颇多,不仅如此老子还进一步讲到“绝学无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里老子告诉修道者,人间所认为的“圣、智、仁、义、巧、利、学”都是私与欲或观念,是要放弃的,因为第二章已讲过了,人的认识与上面的理是反的,只有摒弃一切人之理方可返本归真。老子接着说:“……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修道不仅要摒弃人的价值观念,同时还应质朴纯真,无私无欲。

在三十七篇论道中,老子谈及的完全是与常人社会相反的理,谈及了高层次理的真实情况,要修道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后世人不理解了就说,这是老子以反理以启发人的思维,甚至还说他的理是“消极、避世”,甚至曲解“功成身退”为一种处世圆滑的老滑头。这实在令人悲哀。

要修炼上去就得提高心性升华上去,如果世人有执著有所求,那又如何提高呢?所以老子讲了无私、无欲、无为。这个无为,就是无人世间的执着,人所追求的我不追求,人所向往,我恰恰要放弃,老子形容这种状态是: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现在明白老子为什么说自己愚人之心与昏昏闷闷,独顽且鄙,独异于人,却贵在守道了。

《老子》与“道”二)最高境界为何?
老子明确指出他亦不知“道”为谁之子,在天帝之前就已存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三、“道”不是宇宙终极之理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历代的解释都回避“道”不是终极之理,把“道法自然”特别解释为:非道之外别有自然,为道所效法;所谓自然,便正指的是这种自然而然等等。这完全又是层次所限,睁着眼都要曲意解释了。

老子明确指出他亦不知“道”为谁之子,在天帝之前就已存在。这清楚地表明了老子的态度,明确告诉世人,他所谈的“道”是他所能及的最高境界,但不是宇宙中的最高境界,不是最终的本源。而高于道的东西是什么他亦不知道了。这也是千古之谜。

老子还讲:“反者道之动”(“反动”一词也源于此),道应是恒定的、不动的,但事物如果走向其反面,“道”就要动了,为什么?因为这是宇宙中存在的规律,当事物走向其反面时会加速其毁灭,道要动嘛,故老子又讲“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不是说上天要惩罚人,而是万事万物都循着天理运行,是因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就是那么存在的,违背了天理,当然是自取其祸,自取其亡了。

(待续)

責任编辑: 轻描淡写 来源:正见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