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胀已箭在弦上

【看中国2017年11月5日讯】一切在预料之中,中国央行近期为维稳市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在定向降准的基础上,在上周启动逆回购连续六日实现向市场净投放且数量可观,这样的努力暂时维持了市场的繁荣。

不过,美国和中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大幅攀升。在美联储的决策程序里,国债收益率的攀升预示着强烈的基准利率向上的信号,在信用货币时代,通货膨胀是美联储重要的决策名义锚,而长期国债收益率有时成为了这个名义锚的代理变量,因为,当通胀预期强烈的时候,国债收益率呈上升之势。

中国的利率发现机制没有如此明确,但是,在连续向市场倾注流动性的条件下,债市如此低迷,某种程度上显示出金融市场上流动性状况不佳的现实。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的10年期国债价格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下跌幅度近3%。但与2016年11月份开始的由去杠杆引致的一轮下跌相比,本轮下跌更强烈的反应了投资者对于未来通胀的担忧。目前的流动性状况不能全部解释长期国债下跌的原因。通胀预期强烈是更好的解释。中国央行如果因为债市大跌而继续放水救市,那么这个趋势的自我实现将会发生。

现在,我们比二十年来任何一段时间都更有理由担心未来显著的通胀膨胀的产生。2015年初开始的一轮货币宽松迄今为止没有产生通货膨胀,原因有两个,一是去年房地产市场的急剧膨胀,二是资金大量外流,在美元升值的同时,新兴市场出现了事实上的通缩。但是房地产调控升级后,情况正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房地产冻市所产生的外溢资金正在流向替代品,大类资产的新一轮轮动已经不可避免。

北海布伦特油价2年以来首次达到60美元的高度,在这两年里,低油价成为了价格稳定的压舱石,国际原油市场供需格局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已经充分反应到油价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中,现在我们所担心的是,我们可能大大忽略了供需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对于油价的影响。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笔夫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