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不寒而栗的李嘉诚 现在一箭双雕(图)
截至7月28日,李嘉诚仍是做实业的华人首富。(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7年8月1日讯】四年前,舆论称为“李超人”的华人首富李嘉诚深感风险的存在,不断抛售其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所持物业,一年间套现数百亿港元。彼时,和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商疯狂拿地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的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在看到融创拿下北京新地王的消息后,就在微博上发文说:“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两年前的2015年伊始,李嘉诚又公布了他的资产重组计划,撤离的脚步并未停止。当时有记者询问李嘉诚,香港民众争取普选的雨伞运动对他生意的影响。李嘉诚表示,雨伞运动对自己的生意“损失好少”,这是“讲良心说话”。
李嘉诚的这番话和香港部份富豪们为了迎合中宣部的宣传口径,纷纷宣称雨伞运动给香港经济带来了损失大相径庭。这次李嘉诚说要“讲良心话”,是对中共官媒和一些富豪言论的暗讽。
但这却招致中宣部的记恨,有官媒新华社背景的一家智库机构发文《别让李嘉诚跑了》。该文章批评李嘉诚在中国经济面临困境的敏感时刻不停抛售资产,让对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在“部分群体中蔓延”。
文章写到,“鉴于李嘉诚最近二十年在中国获取财富的性质,似乎不仅仅是商业那么简单。众所周知,在中国,地产行业与权力走的很近,没有权力资源,是无法做地产生意的。由此,地产的财富并非完全来自彻底的市场经济。恐怕不宜想走就走。”
李嘉诚在2015年9月底首度回应,罕见地发表声明表示,批评他的文章“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香港地产行业的繁荣,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但是在60至80年代之间,并没有产生特别庞大的地产企业。李嘉诚虽然在1958年进军地产,但是一直以实业为主。到了80年代中期,《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之后,香港社会随即发生了重大变化。
李嘉诚抛售香港的资产表明他在政治方面也是相当精明,他深谙如何在政治环境中投资,其经济举动的背后都是有政治考量,那么抛售资产的大举动,也还是和中国的政经局势相关。
时至今日,频频抛售资产的李嘉诚,仍未减缓其出售资产的步伐。2017年7月30日晚间,李嘉诚旗下的和记电讯香港发布公告称,7月29日公司与Asia Cube Global Communications Limited订立买卖协议,以144.97亿港元现金的价格向后者出售旗下和记环球电讯有限公司全部权益。据了解,和记环球电讯主要从事固网电讯业务。
就在上周的7月27日,长江实业地产等公司发布公告,拟组团收购欧洲的能源管理供应公司——ista Luxemburg GmbH及其附属公司。如若此次收购成功,长实系今年在收购两家海外能源公司上将花费约825.79亿港元。
李嘉诚的动作也成为香港股市的风向标,香港上市公司今年回购总金额已高达250亿港元,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回购力度最大,总额达70亿港元。而今年以来,长实地产股票持续飙涨,当前股价已较2016年年底飙涨逾三成,跑赢恒指和当地地产股指数。近年来李嘉诚的几次大规模回购操作都获得了很好的收益,甚至他的回购行为都被市场认为是抄底的机会。
李嘉诚的计划一箭双雕。一、规避了政治风险,现金落袋为安。自古就有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说法,只要预测到有着一丝的风险,李嘉诚都会快速做出判断并行动,何况在中国经济下滑和政局动荡的情况下。
二、即使发生了英国脱欧与欧洲难民危机等重大事件,李嘉诚依然保持重点投资欧洲的策略。李嘉诚看好欧洲,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欧洲的部分企业已经“跌出”原有的价值,这些预期可获得收益的优质资产,让李嘉诚捡到了宝。
根据福布斯财富榜,截至2017年7月28日,李嘉诚共有337亿美元的资产,位列世界第22位,身家超过许家印30亿美元、也超过了曾经的内地首富王健林,他仍是做实业的华人首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