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报灯名》里的历史典故和传统文化(图)

 2017-06-01 00:1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报灯名》里的历史典故和传统文化
铁面无私的一代清官--包拯。(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包公也叫包拯,他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个历史传说人物。京剧《打龙袍》就是一出包公戏。它的故事源于清朝石玉昆的名著《三侠五义》。《打龙袍》常常与《遇皇后》在一起演出,这样可以使观众了解整个故事的完整情节。从《遇皇后》到《打龙袍》故事梗概是:北宋真宗时,李宸皇妃怀了太子,遭到刘皇妃的妒嫉,陷害。临产时,刘皇妃和郭槐用金丝狸猫剥去皮换走了太子,他们向皇帝谎报,说李宸皇妃生了个妖孽,真宗大怒,要将李皇妃推出午门斩首,在满朝文武保奏下,李妃被打入冷宫得以幸存,但是刘皇妃又施计陷害,放火烧冷宫。李皇妃被救出双目失明流落民间,以乞食为生。李妃所生太子,在宫内养大即宋仁宗赵祯。仁宗年间包拯奉旨到陈州赈灾放粮,在天齐庙遇到一个瞎眼乞妇告状,她历数当年宫内秘事,并有黄绫诗帕为证,包拯知她就是当朝天子之母。包拯答应为其辨冤。包拯回京以后,借元宵节观灯之际,暗设天雷打死张继保灯戏,暗示当朝皇帝不孝。宋仁宗看了大怒,要将灯官治罪,包拯趁机指出皇帝不孝,仁宗又将包拯治罪。经当年宫内知情老太监陈琳道出实情,又亲见先王所书黄绫诗帕,于是真相大白。宋仁宗迎接李宸妃还朝。皇娘回宫见到皇儿,想起二十多年冤枉,又知包拯也被皇帝冤押,令皇帝释放包拯。她要惩罚当今皇帝,赐杖包拯,要他责打仁宗,包拯以打龙袍方式既化解了李氏的冤情,又不碍皇帝体面,于是包拯得到加封。

打龙袍》一共有四场戏,这“报灯名”就是《打龙袍》第二场里灯官的数板台词。名丑演员肖长华扮演灯官,在四十年代与金少山,李多奎,姜妙香,马富录等同台演出时,就是如下台词:

“尊万岁在上听,细听我灯官报花灯:一团和气灯,和合二圣灯,三羊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子夺魁灯,六国封相灯,七子八婿灯,八仙过海灯,九子十成灯,十面埋伏灯。这个灯,那个灯,灯官我一时报不请。往后瞧,又一层,吕布戏貂蝉,大闹凤仪亭。瞧罢了一篇又一篇,昭君打马和北番。不好了,不妙了,天雷打死张继保”。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这段数板台词中的历史典故和传统文化。

和合二圣:传说唐朝有一个僧人隐名埋姓,在贞观年间隐居浙江天台山修行,后来在苏州普明塔院(今寒山寺)任主持,后人称他寒山,他修圆满后成仙,即和圣。另一个同期僧人也无名,原来是被国清寺丰干禅师捡回来的弃儿,故名为拾得,曾在国清寺当和尚,后来到苏州明塔寺院与寒山成为至交。他们二人经常结伴云游四方,拾得修圆满后成仙即合圣。清朝雍正年间他们被皇帝追封为和合二圣,主管和平,婚姻等。在民间把他俩尊为神仙,象征和睦,和气,吉祥,万事如意。关于他们传说和修炼佳话,流传至今的有不少。在此只介绍“忍耐歌”中的几句,即: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他们的这番对话,讲出了修炼人的大忍之心。

三羊开泰:即三阳开泰。三阳,按《易经》推算是正月。三阳开泰已经是句成语,即春天开始,欣欣向荣之意。三羊开泰用于岁首祝福,象征吉祥如意。在《说文解字》里说,古文的“羊”字与“祥”字相通。我们不妨再引申说,中文“美”和“善”二字中都含有“羊”字,古人将肥羊(大羊)称作美,所以三羊开泰表示吉祥如意和善美好。

四季平安:这也是吉祥话,中国自古以来,也有用图纹,绘画和器皿来表达此意的,如绘有四季花卉的瓷瓶,国画等。一段花卉图案用兰花或玉兰代表春天,用莲荷代表夏天,用菊代表秋天,用茶花或梅代表冬天。

五子夺魁:源于五子登科。这里有一个典故。据《宋史・窦仪传》记载,唐朝武则天建立后周时,在燕山府有个窦禹钧在朝为官,他有五个儿子,名字分别叫仪,俨,侃,偁,僖。品学兼优,都应科及第做官。仪,官礼部尚书;俨,官礼部侍郎;侃,官补阙;偁,官议大夫;僖,官起居郎。当朝侍郎冯道赋诗赞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长寿,82岁无疾终。《三字经》里也有记载,即“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句。

五子夺魁有吉祥年画,画中五个儿童嬉戏夺头盔。最早的《五子夺魁》年画中五子即窦燕山的五个儿子,后来演变为五个历史名贤人,说法不一。魁即为首之意。因“魁”与“盔”同音,故年画中画的是象征上进做官的头盔。过去五子夺魁年画是民间喜爱的教育儿童上进的画。

六国封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诸侯国有个五霸主,即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一公,楚庄王。到了战国时期有七雄,即秦,楚,燕,韩,赵,魏,齐。其中以秦国势力最强,秦要兼并其他六国。这时洛阳有个人叫苏秦,出来游说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在历史上称为合纵。于是苏秦得到六国国君信任,挂六国相印。

于此有关的还有一个锥刺股的典故,就是苏秦在未出名以前,第一次走出家门,想做官,没人赏识,没门路,用尽盘缠后,狼狈回家,受到父母责备,妻子,嫂子也不理他。于是他发奋图强,钻研兵法,常常读书到深夜,困倦了就用锥子扎大腿,以刺激神经使自己清醒。一年以后,他出去到六国游说他的合纵主张,得以成功。

七子八婿:唐朝有个大将军名叫郭子仪,在《旧唐书・郭子仪传》里说他有八个儿子七个女婿,都很有出息,都在朝廷做官。报灯名里用七子八婿,可能是另有传说,意思是他有多个出人头第的后代。

八仙过海:这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民间传说,在明朝以前,八仙是哪八仙,人名变化较多,说法不一。直到明代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问世后,才将八仙确定下来。吴元泰对八仙名列排序是: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中国有句成语叫八仙过海,也有个谚语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就将八仙过海这个典故简单的讲一讲:

有一天八仙约定,在蓬莱阁相聚饮酒,他们约定用当地各种海鲜为原料,每人做一道下酒菜,于是做了八个拼盘,八个热菜,一个汤,拼盘是八仙用各自的法宝拼成。饮至酒酣,李铁拐建议大家出海游玩,吕洞宾说:“我等仙人今番渡海不乘舟,只凭各人道法”。大家欣然同意。于是大家离座来到海边,汉钟离将他使用的芭蕉扇,丢到海水中,他再站在上面,逸然自得;何仙姑使用荷花……接着其他仙人各显神通,悠然遨行在万顷碧波之中。这翻江倒海的声势,惊动了东海龙王,龙王帅领虾兵蟹将与八仙抗争,在混战中龙王虽俘获了蓝采和,但是还是败下阵来,于是东海龙王又去搬救兵,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又与八仙混战,最后因观音菩萨(也有传说是如来佛)从此经过,令双方停战,东海龙王放出蓝采和,八仙拜别观音菩萨(如来佛),各持宝物,乘风破浪,遨游而去。

由于从古到今用八仙过海故事创作的绘画,玉雕,木雕,刺绣等工艺品,从皇家博物馆到民间比比皆是。所以我在前面的叙述中略去了其他各位仙人使用哪种道法渡海,有兴趣者可以自己去了解。

九子十成:中国历史在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是靠民间传说。相传在三皇五帝时期,五帝的最后两位是尧,舜。尧传位于舜,舜有九子,均有德,有为,他们父子共同管治理天下,于是国泰民安。此事在后来的《吕氏春秋》卷一,“去私”目下有这样的文字记载:“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文中“不与”是“不传位予”的意思。

十面埋伏:在楚汉相争时,韩信在垓下聚兵百万,在九里山设十面埋伏,打败了楚霸王项羽,项羽在乌江自刎。京剧有《霸王别姬》,琵琶曲有《十面埋伏》,都是以这历史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

吕布戏貂禅,大闹凤仪亭:历史书里有吕布其人而没有貂蝉这个名字。这吕布戏貂蝉是出自于《三国演义》第八回。既然是演义,就有作者虚构的情节。这段故事大致是:在汉朝末年,太师董卓专权,欺天子,压诸侯,怀篡逆之心。他有一个义子名叫吕布,助纣为虐。朝中司徒王允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为铲除董卓,他将美貌歌女貂蝉收为义女,貂蝉也愿为除董卓献身,父女定下连环计,引诱董卓吕布上钩。王允赠吕布金冠,吕布登门致谢,王允设宴,貂蝉敬酒。吕布见到貂蝉神魂颠倒。王允趁机将貂蝉许配吕布。王允又宴请董卓,令貂蝉敬酒,董卓一见貂蝉弄姿,如醉如痴,王允又趁机将貂蝉献给董卓。董卓将貂蝉带回府。吕布知道后责备王允,王允推说董卓将貂蝉收为义女。吕布去董府,在凤仪亭见到貂蝉。二人正在缠绵,被董卓撞见,董卓大闹凤仪亭,吕布仓皇逃窜。

昭君打马和北番:这是真人真事。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自言婿汉氏以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各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我们用现在白话讲这段故事,就是说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她是汉朝宫女。在公元前34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牵到了长城外先禄塞下,同西汉结好,他曾经三次到长安,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被许给匈奴单于为妻。她是骑马从长安出发,出边塞的。古时将北边的匈奴人称北番所以才有昭君打马和北番的故事流传。王昭君到匈奴后与呼韩邪单成亲,将中原的文化也传给了匈奴,使汉朝和匈奴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塞北大青山,被匈奴人奉为神仙。京剧《昭君出塞》,主要人物就三个(昭君,王龙和马夫)但这是一出旦角唱功,丑角做功,武生翻腾并重的传统的精彩戏。

天雷打死张继保:这是京剧《清风亭》也叫《天雷报》的因果报应故事。剧情大意是:薛荣妻妾不和,妾周桂英在薛荣离家应试时,遭大夫人严氏虐待,元宵夜周在磨坊产一子,严氏令仆人将婴儿弃于荒郊,周氏将血书和金簪藏于婴儿身,被以打草鞋,磨豆腐为生的张元秀老夫妻拾回,取名张继保,养大供其上学。13年后,张继保遭同学欺负,回家询问身世,被张元秀斥责跑至清风亭,恰逢周桂英为避严氏谋害,从家逃出去寻夫薛荣,途径清风亭避雨,于是张元秀,张继保与周桂英周在清风亭相遇,周认子将其带走。张继保被生母亲领见薛荣后改名,后来中举回老家祭祖。张元秀夫妻年迈因失子成疾无力劳作沦为乞丐,常到清风亭路口盼子归。听地保说张继保得中状元路过清风亭,张元秀夫妻前去相认,却遭张继保侮辱,张元秀夫妻悲愤至极碰死在清风亭外,张继保随被雷殛毙。

《清风亭》故事最早源于清代花部乱弹,作者不详。除京剧外,国内各地方剧种都有演出剧本,内容大同小异。此戏寓意是做人不可忘恩负义。古人称不孝,忘恩负义为大逆不道。佛家称人在做天在看,人无德造大业,必遭天惩。

应当说明的是在中共当政之前的《清风亭》老戏中,有雷击死张继保一段。在中共当政以后,不准演天雷打死张继保这样结尾了。现在大陆流行的周信芳等演出的音配像《清风亭》,演到张元秀夫妻碰死就结尾了,因为毛泽东本人就是个不孝之子。


責任编辑: 李云飞 来源:看中国专栏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