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堂笔记】心在方外的喜悦(组图)
纽约上州的水蜜桃。(摄影:云中君/看中国)
终于有了一块可以自由耕耘的土地,而且位于山清水秀的纽约上州“永不沉沦”河畔。举目远望,天高云淡,鸟语花香,分明是一处人间仙境。环绕在心中数十年的梦想得以实现,不禁感慨万千。辽阔的大地犹如一张白纸,等待我展开笔砚和颜料,点缀上花红与新绿。数日来我在20英亩的宽阔庭院中来回巡走,仔细地观察着地形和地貌和土质,内心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腹案:靠近沼泽地带的河滩,适宜种植果树,杏树和桃树当然是首选;高处的沙地,可以种植西瓜、香瓜或花生;中间广阔的淤泥地带,则可以大量地种植日本的小松菜、白萝卜及辣椒和茄子。久久向往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晴耕雨读”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已经落实到每天的生活之中,静观风雨,心在方外,内心深处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清静与快乐!
纽约上州的春雪让人想起苏轼雪堂。(摄影:云中君/看中国)
纽约上州耕地之喜 想起苏轼雪堂
三月中旬初到纽约之日,恰好遇到纽约迟来的暴风雪。大地一片银装素裹,我居住的房间周围也呈现出壮阔的白色世界。我对这新的居所十分满意,脑中自动地浮现出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所写的《黄州雪堂记》:“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苏子居之,真得其所居者也……”我此时的心境竟然与苏轼不谋而合,一时兴起,也在房中四壁观雪而画之,并将居所命名为“雪堂”。心中所想所思,都写成“雪堂笔记”而记录下来。
营造桃林 感受创世主的慈悲
数年前我曾经去过美国新泽西州的常青农场,那是一个韩国人经营的农场,各类水果香甜可口,最好吃的却是水蜜桃。当年我一个人吃下三个大水蜜桃的场面依然记忆犹新,那优美而温馨的桃香,是我在纽约的生活中一个最闪光的亮点,一想到鲜桃,顿生心旷神怡之感。硕大的的水蜜桃饱满多汁,鲜香四溢。悠然站立在桃林之中,闭上双眼深吸,水蜜桃的桃香也会扑鼻而来。
美国新泽西州常青农场盛开的桃花。(摄影:云中君/看中国)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长河之中,桃子不同于其它水果,她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在神话传说中,桃是神仙吃的果实。在古典文学小说《西游记》中,天宫里的王母娘娘做寿时,就曾在瑶池设蟠桃盛会招待群仙。王母娘娘是天宫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她种的蟠桃最为神奇,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寿。因为有了这些传说,桃子才有“仙桃”、“寿桃”的美称。在中国古代,桃林也是许多成仙之人的修炼场所。在中华文化中凡是含有“桃”字的单词成语,都具有正面的意义。例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说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就走成了一条小路。以此来比喻做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桃李满天下”表示门徒众多;诗仙李白在《赠汪伦》一诗中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后来人们就以桃花潭水来比喻深厚的友情。因此,凝望着这梦寐已久的农园,我最想栽培的果树就是桃树。
四月中旬,仍旧是在我去过的常青农场,买到了来自日本的桃树与杏树的小树苗。小心翼翼地挖好了树坑,稍微浇了一些水,就使这些来自异国的树种在纽约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一场春雨过后,桃树与杏树都发出了新芽,新长出的叶子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模样。看着小树那顽强的生命力,瞬间我感受到了创世主的慈悲与伟大。阳光、雨露、沃土……这些来自创世主的恩赐铸就了大自然的各种元素,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接受了创世主的恩惠而诞生并存在的,在那一刻,我感到了个人的渺小,也更深一层地理解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一个人只有敬神敬天,才是人间正道。
人在纽约上州 心在方外 笑看花开花落
阳春三月,桃花吐妍。桃花的娇美常让人遐想到性命的丰润,古人曾用“人面桃花相映红”来赞扬少女鲜艳的姿容。“世外桃源”则是东晋田园山水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去处。人们把它理解为是一个不受外界影响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记得小时候很喜欢背诵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他的田园山水诗,古朴自然,天然入妙。至今铭记在心的是他的《饮酒诗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决心隐居后所作。诗人通过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展现了自己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饮酒之五》是他的代表作。今天重背此诗,让我对他诗中的意境更加心领神会。诗人写自己心与世俗远离,所以身在尘世,而心却能感受到超尘绝俗的真趣。自己虽构屋居住人间,但没有世俗车马往来的喧闹。这是因为自己的心远离尘俗,所以即使身居闹市,也如同在偏远的地方一样,不受干扰。此时我忽然感觉到我的内心超越了时空,忘却了人世间的恩怨情仇,思维完全进入了诗人的精神世界,那是一种身在尘世、心在方外的超脱之感。
春雨过后桃树冒出的新芽。(摄影:云中君/看中国)
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这两句是说无意中偶见南山,从南山胜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与自己隐居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意妙趣。日落时分,山景尤佳,飞鸟相伴而还。万物各顺其自然,这里有很深的奥妙,欲辩而忘其言不能辩。在自然中超脱,在超脱中自然,这是陶渊明追求的人生的大化之境。重温陶渊明的菊花诗,再来观看山川大地,我心中顿感一片豁然。人生百年,犹如弹指一挥间。来去一身光,纵有万贯家财也是身外之物;名利也如井中月、水中花不能长久,虚幻如泡影不足挂齿。唯有接近神明、返本归真才是做人的真正意义,唯有修心养性、修炼正法才能修成正觉。云中君有诗为证:
尘世漂泊五十春,颠簸流离四海巡。
酷热奇寒忍疾苦,蜗居茅舍暂栖身。
风吹浮萍异乡客,雨淋天涯沦落人。
天赐人生多磨砺,洗净铅华见真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