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虽壮志未酬,却为中国文学开创了璀璨的篇章。(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接续〈山鬼的独白〉一文。
〈国殇〉是楚人为了追悼、祭祀阵亡将士的挽诗。“国殇”的“殇”是指“未成年而夭折”。《小尔雅・广名》亦载:“无主之鬼,谓之殇。”此处是指“出征战亡的壮青年”。“国殇”就是指“为国牺牲之人”。唐代张说于〈为魏元忠作祭石岭战亡兵士文〉一文中即载:“痛兹壮士,翦为国殇。”虽是如此,但《中国名著选译丛书15楚辞》亦载了不同的说法:“关于本篇的具体祭祀对象,一般认为是广大战士中的牺牲者,但从实际内容看,所祭的应是一位主将;但篇中以主将自述的口气描写了整个战场的情况,因此也就包含了对广大战士的歌颂。”
〈国殇〉主要描绘了楚国多年的争霸战况,而非限定某一场战役。全诗充满了英雄激昂的征战情绪与英勇不屈且不畏牺牲的爱国精神,并间接反映楚人对于国殇的推崇与敬仰。
〈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注36),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壄。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注37)
翻译
握持吴国制作的锐戟,披上犀甲。双方战车交错,短兵器互相接击。
旌旗遮蔽了天日,敌众人多如云集。两军互相射击,流矢纷纷坠地,勇士争先杀敌。
敌军欺凌我们的阵地,践踏我们的行伍,左侧骖马倒毙,右侧骖马负着刀伤。
兵马的车轮埋陷在地上,四马遭捆绊。手持玉鼓槌来击响战鼓。
天象生怨,威神发怒啊!严酷痛杀了所有战士,骸骨被弃于原野。
将士一去不复返,平原渺茫路遥远啊!
配戴长剑,挟着秦弓,首身分离,心也不会有悔恨。
真的是勇敢又威武啊!始终都是刚烈坚强不许凌辱。
人虽死,精神并未泯没,你的魂魄是鬼中英雄啊!
注36:“犀甲”,即是指犀牛皮制成的铠甲。
注37:“子魂魄兮为鬼雄”此句,另有一本为“魂魄毅兮为鬼雄”,句译为“魂魄坚毅真不愧为鬼中英雄”。本文采取“子魂魄兮为鬼雄”。
终于,要来说说〈九歌〉的最后一篇〈礼魂〉了。
据《中国文学欣赏精选集・第二册楚辞》载:“[礼魂]旧说是祭一般善终的灵魂。有人认为是送神曲。也有人认为‘礼魂’当作‘礼成’,为十篇的乱词,魂为成的误字。此说可备参考。”黄寿祺、梅桐生就于《楚辞》赞同此观点,并表示:“王夫之首先指出〈礼魂〉为〈九歌〉的送神曲。他说:‘凡前十章,皆各以其所祀之神而歌之,此章乃前十祀之所通用。而言终古无绝,则送神之曲也。’后来王邦采、王闿运、梁启超等赞成这种看法,现在得到普遍承认。”
图为荆州的屈原大雕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礼魂〉
成礼兮会皷,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注38)
翻译
祭祀的典礼完成后,敲响众鼓。传递鲜花,女巫轮番接替的跳着舞蹈。
美好女子愉悦自得的唱着歌曲,每一年春兰秋菊盛开之际,祭祀永远都不会有衰绝时。
注38:“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两句的意思,主要是指“言春祠以兰、秋祠以菊为芬芳,长相继承,无绝于终,古之道也。”黄寿祺、梅桐生于《楚辞》载:“每年春秋两季,当兰花菊花盛开的时候,都要举行祭祀,永远不断绝。”
参考资料
一、书籍
1、姜涛編著《中国文学欣赏精选集・第二册楚辞》(台北市:庄严,1992)
2、徐建华、金舒年译注﹔金开诚审阅《中国名著选译丛书15楚辞》(台北:锦绣,1993)
3、屈原着﹔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台北:台湾书房,2008)
二、网页
1、《尔雅》、《小尔雅》、《楚辞补注》“《四部丛刊初编》中第577~581册”、〈离骚〉、《史记》、《汉书》、《楚辞章句疏证》、东汉王逸《楚辞章句》“《钦定四库全书》本”、《星经》“《汉魏丛书》本”、西晋郭璞传《山海经》“《四部丛刊初编》中第465~466册”、西晋张华《博物志》“《古今逸史》本”、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南宋朱熹《楚辞集注》“《钦定四库全书》本”、南宋罗愿《尔雅翼》“《钦定四库全书》本”、明代陈第《屈宋古音义》“《钦定四库全书》本”、明代王夫之《楚辞通释》“《钦定四库全书》本”、明代胡广《礼记大全》“《钦定四库全书》本”、《通占大象历星经卷上》“《正统道藏》本”、清代徐文靖《管城硕记・卷十四》“《钦定四库全书》本”、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钦定四库全书》本”、清代顾炎武《日知录》“《钦定四库全书》本”、《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本,本书为(清)康熙年间敕编,乾隆元年敕校”、林云铭与林沅《楚辞灯》“影本,原书源自哈佛燕京图书馆”、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楚辞集校集释(上)》“湖北教育出版社”(数字资源平台)
3、弈之〈屈原・九歌(一)东皇太一(及今译诗)〉、〈屈原・九歌(二)云中君(及今译诗)〉、〈屈原・九歌(三)湘君(及今译诗)〉、〈屈原・九歌(四)湘夫人(及今译诗)〉、〈屈原・九歌(五)大司命(及今译诗)〉、〈屈原・九歌(六)少司命(及今译诗)〉、〈屈原・九歌(七)东君(及今译诗)〉、〈屈原・九歌(八)河伯(及今译诗)〉、〈屈原・九歌(九)山鬼(及今译诗)〉、〈屈原・九歌(十)国殇(及今译诗)〉、〈屈原・九歌(十一)礼魂(及今译诗)〉
4、《楚辞章句》、〈黄陵庙碑〉、〈湘妃诗序〉、〈为魏元忠作祭石岭战亡兵士文〉(维基文库)
5、潘啸龙〈《九歌》二《湘》“恋爱”说评议〉
6、台静农《中国文学史(上)》、张正体《楚辞新论》
7、赵逵夫〈湘君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原刊载于《北京社会科学》第三期,1987年。
8、闻一多〈什么是九歌〉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