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明君唐太宗为什么不过生日?(图)
“过生日”是中国传统习俗礼仪之一。在所有古籍记载中,魏晋以前并无庆贺生日的活动,仅在《礼记・内则》上载有∶“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意思是,在古代生男孩就在门的左边设置木弓,生女孩就将佩巾挂设在门的右边。但是,这只是最初古人庆祝新生儿出生的一种宴客礼仪。
魏晋后的南北朝,逐渐有了生日的相关记载。如《颜氏家训・风操篇》上记载,当时江南地区的人们,早已流行在生日这天大吃一餐,就算父母已亡故不在世,也一样设宴待客,畅饮作乐,丝毫不觉得感伤。不过,作者似乎对时人在生日当天以宴饮取乐庆祝的方式,很不以为然。
另南朝梁元帝在自己生日的这天,他都要斋戒、举办佛教法会,宣扬佛法,他的父母都笃信佛教,因此他以这种方式来过生日,除了孝顺父母,也是感怀父母的生养之恩。
到了隋朝,在《隋书・高祖记》中记载,隋文帝杨坚于仁寿三年曾颁布诏令∶“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内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断屠。”大意是,六月十三是朕的生日,全天下禁止杀生,以吃素来报答双亲的养育之恩。但据唐朝吴竞撰《贞观政要・第七卷・论礼乐》记载,贞观十七年十二月癸丑日,唐太宗对侍臣说∶
“今天是朕的生日,民间认为在自己生日这天可以高高兴兴的娱乐,可是每到这一天,朕的心情却反而更加思念父母。如今我已是一国之君,天下富足,但朕想求得奉养父母,却永远都得不到。朕就像孔子的弟子子路,怀着不能为父母负米的遗恨是一样的心情(当年子路非常贫困时,自己吃粗陋的饭菜,却从百里之外背米送给父母)。《诗经》上说∶‘哀伤我父母,生我真辛劳。’怎么能够在父母劳苦的日子举行宴乐的事!这太违背礼法了。”唐太宗说完后,涕泗纵横,群臣都跟着流泪,纷纷上前劝慰太宗。
生日,即自己的母亲生产受苦之日,所以古人把生日又称为“母难日”,如元朝白珽《湛渊静语・卷二》上载:“近刘极斋(宏济),蜀人。遇诞日必斋沐焚香,端坐曰:‘父忧母难之日也。’”唐太宗虽贵为天子却从不过生日,他认为生日这天就是母亲受苦受难的日子,所以他常在生日时痛哭流涕,特别得思念母亲及缅怀双亲的抚育之恩,展现的是传统的孝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