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资产泡沫问题依然难以破解

【看中国2016年12月14日讯】齐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撰文分析资产泡沫问题,他表示,“稳增长”口号的提出是从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的,这恐怕与2011年起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有关。2011年至2015年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稳中求进作为次年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估计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然会再次强调稳增长和稳中求进,因为在12月9日的政治局会议上,稳增长和稳中求进仍被继续提出。

稳增长的含义是经济不能出现大幅下滑,基本要维持L型走势。稳中求进的含义是在稳增长实现的前提下,再来推进改革。那么,2017年有哪些改革呢?政治局会议要求,明年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此外,会议还提出2017年要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五大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突出重点,与相关领域改革有机结合,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有人认为明年是改革之年,理由是经济领域的结构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没有再提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如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尽管没有提增长目标,但稳增长的要求仍未变。而且,会议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也不是首次提出,早在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过非常类似的口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对2017年经济增长下行的容忍度提高,如2016年提出的增长目标为6.5%-7%,2017年或提出不低于6%的目标,但不能认为2017年会放弃经济增长目标而力推改革,正如政治局会议定调的那样,2017年是“改革深化之年”,政策上还是会“稳”字当头。在稳增长前提下,改革的步伐才可能加大。

问题是,2017年稳增长的难度要大于2016年,今年实质上执行的是“货币偏宽松,财政超积极”的政策,这才实现了6.7%的GDP增速;2017年可能会是货币难宽松(通胀、贬值双重压力),财政受制约(举债成本上升、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等)的格局。如果为稳增长的投入依旧很大,则调结构的力度可能就有限了。

中国这些年来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伤透脑筋,并把降成本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五大目标之一,故难以容忍虚拟经济的高杠杆逼迫市场利率水平进一步提高。

如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实际上就是表达对过去虚拟经济过度繁荣、整个经济“脱实向虚”的担忧。从前三个季度的GDP分项贡献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所创造的GDP要占8.8%,这一水平已经明显高于日本、美国和英国。金融的过度发展,不仅让实业衰落,而且也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但是,如果金融挤泡沫力度过大,或者通胀抬升,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持续上升,市场利率也不断上升,则资金又会从金融和房地产领域流向实体,或引发资产泡沫破裂,从而诱发金融危机。因此,2017年也要避免脱虚向实带来的风险。

从2015年5月权威人士发表讲话至今,中国已经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防风险就是稳增长,因为金融风险一旦爆发,所有为稳增长所做的努力都是白费了。而资产泡沫破裂所带来的潜在危害究竟有多大,却很难评估,在这种情况下,谁敢对大类资产存在的泡沫问题轻举妄动呢?这就是所谓的两难。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李迅雷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