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经济数据亮丽 经济学家质疑(图)
中国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经济第三季度继续以6.7%的速度增长。(网络资料图片)
【看中国2016年10月23日讯】中国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经济第三季度继续以6.7%的速度增长。有海外经济学家对中国官方公布的连续保持同样增长速度的数据提出质疑,因为中国官员经常为政治考虑而改写经济数据。
在德国的透明国际组织的亚太事务负责人廖然,就中国官方经济增长数据存在被“人工制造”的现象分析说:
“李克强不信任中国的经济的统计数据这点,早已就是个公开的秘密。在中国有个流行说法,‘数据造官员, 官员造数据’。各级政府的官员都会设法美化各种数据,以此美化自己的政绩。”
报道说,中国官方宣布的失业率自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和4.3%之间。然而,美国一家非营利智囊机构“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2002年至2009年间的实际平均失业率接近11%。但中国国家统计局没有答复《华尔街日报》要求置评的请求,但在过去,该机构曾声称它的计算方法是健全的,符合全球公认的标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和很多经济学家都敦促中国政府取消人为机制,并称这种做法会导致财政刺激规模过大,从而催生出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以及债务。
凯投宏观 (Capital Economics Pte) 的经济学家朱利安-普理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 表示,经济增速连续三个季度都保持在6.7%这个不变的水平,这实在令人不可置信。中国当局显然在对经济增长数据进行相当程度的美化。即使按照中国的标准,这似乎也是一种更新水平的人造的稳定。中国第三季度的增速可能超过了6.7%,而第一季度的数据则比这个低一点儿。
中国数据的不真实性多年来一直是海外经济人士关注的问题,例如去年9月18日,英国《金融时报》就曾发表其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的一篇题为“中国经济数据虚实难辨”的文章,作者表达了国际经济金融界对中国数据造假问题的关注,他说,外界早已习惯了中国制造的各种假货,但如果一些最基本的数据也是假的,那将怎么办呢?如果中国的GDP数据根本不像被吹嘘的那么高,结果会怎样呢?
中国最新经济数据亮丽 经济专家警示风险
中国金融专家利兰德・米勒(Leland Miller)是研究中国经济的私人调研机构中国褐皮书国际(China Beige Book International)的董事长。他说:“与去年人们过于恐慌,对中国过于担忧不同,我认为,现在让人担忧的事情是,人们看了这些新闻头条的经济增长数字之后,他们的态度180度转变:他们变得盲目乐观,认为也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用担心中国经济了。”
米勒说,一些投资者可能认为,在明年秋天的中共十九大到来之前,中国共产党政府肯定会确保经济继续稳定向好。他说,这种过于乐观的情绪非常危险。他指出,根据他的机构对中国数千家企业做的全面调研,支撑中国第三季度经济“稳定”增长的支柱实际上是脆弱的。
他说:“我们看到,利润减少,现金流严重恶化。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动力也与第二季度有很大不同。第二季度服务业的表现更强。但在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动力都是旧的经济增长动力——制造业、地产和大宗商品,这些是中国声称要通过经济转型不再依赖的部门。”
他尤其警示中国的地产泡沫。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房价再度飙升。中国统计局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的新房房价环比最高涨幅达5.6%,二手房的最高涨幅也高达4.5%。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在前9个月增速加快,房屋销售攀升。
为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中国一线城市和主要二线城市从10月初开始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米勒说,为楼市降温并不容易。他说:“他们会尽可能做到最好,但是没有人能够非常温和地压缩地产泡沫,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度反应。”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研究分析师黄子璇说,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牵涉到水泥、钢铁和建筑材料等众多部门;如果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则会对中国的国民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国楼市的疯狂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债务的担忧。米勒说,中国褐皮书国际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地产的现金流状况在第三季度严重恶化,而由此导致的便是新一轮的大规模借贷。
在此之前,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已经对中国的债务水平发出警告。9月,国际清算银行警告说,中国的银行系统在未来几年面临风险。
米勒说,第三季度的中国经济确实有一些积极面,但是他认为,不是要等到中国经济即将出现危机或硬着陆的时候,才能告诫投资者不要过于乐观。他表示,不管之后发生什么,中国的官方数据都会是光鲜亮丽的,但是如果过度强调数据所显示出的“平稳”,而忽视掉问题,那么等问题到来时让人猝不及防,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显着放缓是不可避免的,而中国能够做的就是确保转型成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