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6年10月13日讯】中国政府批准了一项允许陷入困境的企业将银行债权转股权的计划,究竟债转股能否解决债台高筑的企业困境?抑或只是为股市投资玩家另辟的新战场?
随着10月10日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配套的《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新一轮债转股正式拉开大幕。
债转股在今年引起了激烈的政策辩论。中国国务院批准债转股,是降低企业负债水平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然而,在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这种癌症企业像皮疹一样到处冒出来,它们产能过剩,盈利下滑,不适应新的社会生产结构,迟早要被剔除,或是被吞并整合。
但现在有了债转股,流感企业和癌症企业同时被保护,以致于市场不能正常地剔除僵尸企业。债转股并不解决问题,它还延长了问题被解决的时间。
以下系叶檀为债转股撰文:
股市依然是企业降杠杆的重要手段,既无需强制分红、也没有利率,一本万利。股市是块唐僧肉,好的时候被惦记着,度难关的时候更是被惦记着,又肥又美。
10月11日早盘,市场化债转股概念板块启动,AMC(说明见经济小词典)概念股海德股份涨停,陕国投、浙江东方等大涨,涉及债转股的长航凤凰、中钢国际涨停;连带着,连深国资等国企改革概念股也有所上升。
AMC板块之所以再次狂炒,原因是市场化债转股方案出炉。经过激烈的争议,恐怕还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债转股政策经过修改再次出台,降杠杆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通过推进兼并重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自我约束、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依法破产、发展股权融资,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要再奢望大放货币了,今年年底前降准降息的概率极低。
不是臣妾不想,是实在没空间啊。外部美联储虎视眈眈,年底很有可能加息一次,内部资本价格上升太快、压力太大。从去年上半年股市上涨开始、到今年上半年房地产狂涨,说白了,是杠杆的转型,希望用股市与房地产让企业、地方政府去杠杆,让居民增加杠杆,结果事与愿违,股市被整了个稀里哗啦不说,还差点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高到吓死人的地步,如果出现崩盘,将是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之重。
其次,股市依然是企业降杠杆的重要手段,既无需强制分红、也没有利率,一本万利。股市是块唐僧肉,好的时候被惦记着,度难关的时候更是被惦记着,又肥又美,还养成了亏损绝不吭声赢利皆大欢喜的市场化思维。
让人稍感安慰的是,这次债转股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未必能做到,但尽量会往这个方向靠。
转还是要转的,但转的方式不是拉郎配,而是自觉自愿,“采礼”多少如何给姑娘定价,由市场说了算。婆婆不强制,也不兜底,别指望婆婆掏出兜里的买房钱。原本自由恋爱的银行和企业继续自由恋爱、协商,债转股坚持“银行、实施机构和企业自主协商”的市场化方向,几个市场主体间自主决策,风险自担,收益自享。你们有收益了,婆婆不眼红,有风险了,也别指望推在别人头上。
以前我反对债转股,因为拉郎配、婆婆兜底、众子女掏钱,这事没完没了。现在表面上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债转股的规模可能高达1万亿。今年4月,《财新》杂志援引一位国开行高层称,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由于是分批按次进行,开始时几家央企可能是上千亿。
从这个角度来说,债转股板块必须保证一定的赚钱效应,让资金可以自觉自愿进入市场。同时,货币得有一定的宽松度,公开市场操作保持低息是最佳选择。
不是所有高负债国企都能炒,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自已又不争气的那些,别碰。
有三类企业很可能是要破产的,小心别炒糊了。
一是僵尸企业,尤其在充分竞争领域的僵尸企业,那些地方上的钢铁、水泥,悠着点;二是过剩产能和增加库存的企业市场化债转股,什么服装啦、四线小城市房地产啦之类的;三是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企业和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且不明晰的企业,搞了一大堆公司疯狂贷款,以前还玩过金蝉脱壳的那些企业,最好不要碰。
有某方面优势或者大到不能倒的企业,再烂也得扶,比如中钢,而另一些地方企业由于地方政府博弈能力有限,可能自生自灭,比如东北特钢。最好的是暂时周转不灵、有技术、有资产的公司。
又一轮基于股权的财富分配开始了。必须强调,来回震荡、整体稳步向上是趋势,在震荡中,很多人会落入深渊,在向上中,很多人富上加富。
经济小词典:AMC,即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主要指专门处理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随着经济放缓及钢铁煤炭等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加速推进以及债转股的推进,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AMC公司将从中受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