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降薪 失业问题(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9月30日讯】金融危机之后,人们一夜之间发现习以为常的好日子结束了。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各行各业不仅面临需求不振,还需要面对生产方式的变化,甚至是政府监管的升级。失业潮、降薪潮曾经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专利”,但一轮混合着失业与降薪的大潮正在中国酝酿,很可能会扑面而来。
先看失业潮。就业问题在中国是个“准政治问题”,在中国政府的发展目标中越来越重要。据人社部统计,201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同时,2015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05%,完成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
然而,中国的失业大潮也在酝酿之中,在各个行业、各类企业,显性和隐性的失业人群在不断增加。在国有企业,原来进国企被视为端起了“铁饭碗”,但在经济低迷面前,再铁的饭碗也有被砸掉的可能。如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仅这两个行业估计将造成180万工人失业(主要是国企)。一些国企基于“讲政治”不敢大规模裁员,但越来越多的国企拿出钱来在低水平维持就业。如现在很多央企成立外包服务公司,把分流人员养起来,这些人去了之后只能拿三、五千块钱,毫无职业发展空间。现在国企改革走向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模式,社会资本逐渐参与进来,股东会考虑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虽然社会责任因素依然重要,但已经不像前几年绝对至上了。
外资企业也加入到裁员的大潮之中。过去在华外资企业在雇佣上一直合规,但现在市场在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外资企业为了实现每年3%-4%的利润增长而降低1%-2%的人力资源成本。据人力资源公司称,一批对西方科学管理理念十分熟悉的高管人员正在被外资企业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成本相对较低的实干派。有很多五十岁上下的员工,外资企业宁可一次性补偿一二百万元也不再聘用。业内感慨:现在连外资都“掐着人头算成本”,“可见现在地主家余粮也不多了。”
民营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的“大户”,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但近年大量民企破产倒闭。中国首部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显示,20年来,中国每年新诞生的民营企业15万家,但同时每年又死亡了10万多家。在传统领域,房地产、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大宗商品、玻璃、家具、服装等多个行业处境艰难;在金融领域、新兴领域,大量企业开始停止社招,多家企业合并,都造成大量的事实上失业。中国政法大学李曙光教授经过调研曾得出一个破产企业数据,全国每年约有75万到80万家企业退出市场。企业破产倒闭意味着大量就业岗位消失,失业问题加重。
随着失业问题变得严重,就业人群的工资增长开始变慢。中国近年来的劳动力成本明显激增,一个初级审计师的工资五年来已经翻了近一倍,一个在大城市建筑工人的薪资更是接近十年十倍。这种普惠式的收入增长还能持续多久。我们估计,如果中国经济L型增长持续,很快就会有为数众多的降薪潮出现。国内金融业中,销售人员占了很大比重,降薪裁员现在刚刚开始。在券商经纪零售业务中,混业经营和网络营销使得线下人员销售没有以前重要,这部分业务人员也素质参差不齐。当企业意识到业内人员收入虚高,降薪潮将是必然的。现在,国内外劳动力市场依然处在调整当中,雇佣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临时性岗位越来越多。这两年中共官方公布的调查失业率只上升了0.7个百分点,就业压力看起来不大,但失业者再就业的质量没有以前高了。据某人类资源公司的跟踪,典型例子是机械制造业高级技工去当了快递员和网络约车司机,他们的收入会明显减少。
经济增长是稳定就业和薪酬增加的源泉,如果没有经济增长(要么基于规模扩张,要么基于创新),企业经营会遇到问题,失业会加重,薪酬迟早会减少。对于渐渐成形的“失业潮”+“降薪潮”,中国社会要做好足够的准备来试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