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经济学家成网民 官媒“有理有据”猛批上海(图)
官媒发文批上海楼市亦或指向韩正。(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8月23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22日,包括新华网在内的众多官媒发文称,疯狂的“地王”欲掏空实体经济,并且文章中署名的众多网民实为知名的经济学家,该文对楼市的分析可谓“有理有据”。但矛头直指上海,认为上海政府管理失效。结合近期各部委的动作,不禁让人产生颇多联想。
众多“网民”评楼市 令官媒发文“有理有据”
8月22日,中共政府官媒《经济参考报》刊文《疯狂“地王”欲掏空实体经济》,随后包括《新华网》、《中新网》等在内的个大官媒纷纷转发该文。
上海土地市场近日先后出让静安区、宝山区、青浦区三宗地块,单日内土地出让收入合计184亿元。其中,静安区地块以110.1亿元总价拍出,楼面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溢价率139%,刷新了全国范围的历史单价“地王”纪录。
官媒的文章写道:上海创出史上最贵“地王”不是小事,背后折射的现象与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地王”频出,很大程度上暴露出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预期管理的失效。房地产市场疯狂,会吸纳实体经济的资金,推高实体成本,加剧实体衰落,当前中国经济调整的方向应该是使房地产回归本位。
比较有趣的是,官媒文章中的众多署名“网民”均是中国大陆知名的经济学家,或者是研究房地产领域的学者。
例如,网民“易宪容”认为,如果政府不是真心地抑制资产泡沫,不是用税收政策去除房地产的投资功能或赚钱效应,不是用信贷政策遏制房地产的投机炒作,而是让房价稳定或上涨,那么房地产开发商就有动力来推高地价。这才是当前“地王”频出的关键。
网民“余丰慧”认为,7月份住户长期贷款增加超过全部新增贷款,预示着房地产的“赚钱效应”正在吸引各路资金蜂拥而入,正在掏空实体经济,正在吸干实体经济的血液。这样下去,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创造、经济动力转型都可能成为浮云。
网民“许权胜”表示,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用房地产来推动经济增长而获得成功,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导致经济衰退25年之久,至今还没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国运用房地产结合金融来推动本国经济,结果酿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实体经济才是经济繁荣的定海神针。
官媒批上海亦或指向韩正,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近来负面消息很多,8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作为地方领导人4名政治局委员中唯一的缺席者,引起外界关注。
各部委联合行动调控楼市 官媒指动作太温柔
地价与房价之间通常会循环推动,互为因果,除了货币宽松以外,杠杆类的金融产品对房价上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引起了各界的持续关注。
近日,七部委联手出招调控楼市。包括住建部、发改委、央行等七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文件,其中明确规定,中介机构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至此,首付贷这一喧嚣了半年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被正式定性为违法违规。
所谓“首付贷”,是指在购房者首付金额不足时,房屋中介或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资金。这也加大了楼市里的杠杆,如果按照购买首套房最低30%的首付计算,购房的杠杆比例是3∶10,在此基础上如果通过首付贷减少一半的首付,那么购房的杠杆比例将放大为3∶20。
《新华网》22日发布的另一篇文章却认为各部委的动作太“温柔”,文章称,对比2011年的限购政策,这些政策只能算温柔一刀。对于这些城市的火爆局面来说,难有实质作用。目前经济环境,银行利率之低和货币发行之高都远超当年,这样的市场本身就疯狂多了。几个热点城市的调控底牌,清楚表明了地方政府的投鼠忌器和继续依赖地产业支撑经济的企图。
这样的情况下,融资成本低、手握大把钱的房地产商们自然有恃无恐,敢于放手抢地,即便国资委对国企和央企的约谈也无效,国企并未收敛抢地行为。所以,中国楼市处于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