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规定不近人情 老人急需难取救命钱(组图)


北京一位老人病重,因无法亲笔签名而无法从银行取回救命钱。(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7月16日讯】据陆媒报道,北京一位老人病重急需用钱,虽神志清醒却无法亲笔签名,结果硬是取不回救命钱。病人家属表示,规定都是人来定的,希望银行给予方便,使老人的钱能够得以取回。

单乃礼老人今年已87岁高龄,目前病重,住在北京昌平区某康复医院,因多个脏器衰竭,已卧床不起,行动困难,浑身上下插着不少输液管子。

据老人的女婿孙先生说,岳父病重住院,需要筹措住院费,于是他们夫妻征求老人意见,准备把老人在银行买的基金退回来凑个数。可眼下老人虽然意识清醒,却无法握笔。按照办理流程,无论是找银行填写委托书,还是找公证处写证明材料,都绕不过“亲笔”这道关。老人写不了字,钱便回不来。


建设银行要求老人亲笔填写一份委托书,然后才能取钱。(网络图片)

孙先生说,老人一直身体不好,从今年4月开始入院治疗,近期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脏器出现衰竭。在此前的治疗中,第一笔住院费已经花去6万元,接下来面临的第二笔住院费只会有增无减,眼下筹措住院费成了难题。

“老爷子2007年曾在建设银行买了8万元的基金,我们征得老人同意,希望把这笔钱拿回来应急。”于是,前几天,孙先生和妻子将建设银行北京昌平东关支行的工作人员请到了医院,希望能通过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尽快将钱退回。然而,按照银行的工作流程,想把基金退回,需要老人亲笔填写一份委托书,证实该行为出自本人意愿,可老人别说写字,连握笔都不成。委托书填不了,钱也拿不回来。

随后,老人的家属们又想到了第二个办法,向公证处寻求帮助。但孙先生向北京某公证处咨询得知,这也需要老人签署的公证材料,且仍然是“亲笔”。

“能不能通过别的办法来绕过写字呢?”孙先生说,虽然老人无法写字,但意识清醒,不知道银行方面有没有先例,通过录制视频、录音的办法,存留证明材料。“规定不都是人来定的吗?咱们找个别的方法不行吗?”

据悉,目前家属还在为此事与银行商讨,希望银行能够按照老人意愿解决问题,因为根据实际情况,办理业务的主动权实际是在银行那里。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