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蔻因怕中共政治影响短期商业利益而取消何韵诗演唱会,
却不知将会因此而付出长远代价(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6月22日讯】6月4日,中共党没媒体《环时》在微博发帖,称法国生产化妆品的兰蔻公司与支持“港独藏独”的艺人何韵诗合作,问网民对这家公司请何韵诗做代言“怎么看?”这条有着明显政治目的的贴文,成功挑动起国人对〝分裂祖国〞零容忍的敏感神经,迅速在大陆网络上挑起网民对何韵诗以及兰蒄公司的口诛笔伐,并迅速发酵为抵制购买涉事公司产品的风潮。
6月5日晚,突遭暗算的兰蔻惊慌失措,匆忙在该公司的脸书专页发布声明,否认与何韵诗有瓜葛。随后又取消原计划邀请何韵诗参与的6月19日的音乐会。要知道,兰蒄在中国的消售,已超母国法国,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消售市场,2015年的消售额高达150亿人民币。若遭抵制,将损失惨重。利益的考量,使兰蒄不得不对明显具有政治因素的压力让步。
此事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社会舆论纷纷指责环球时报以公开挑拨的手段利用网络舆论向香港企业施压,目的是挤压香港的“自由”。何韵诗固然参与“占中”,但占中是求民主求自由,与港独无关。其与达赖喇嘛的合影,更是行为自由的体现。通观何韵诗的言论,也无“港独藏独”的片言只语。显然,环球时报的目的是想通过对兰蒄的施压,进而对何韵诗施压,更根本的是对自由民主人士,对自由民主观念施压。
这个事件在香港娱乐圈也掀起舆论大潮,多名艺人发文支持何韵诗。包括人民力量、工党、公民党、香港众志、和文化监暴等团体更响应社民连的呼吁,8日到兰蔻的门市部抗议,同时发起罢买行动。并要求兰蒄遵守信诺,恢复6月19日的音乐会。香港网民与大陆网民则展开一场互相攻奸的舆论大战。兰蒄夹在中间,陷入“公关灾难”,难以自救。
此事持续发酵,已扩大至世界范围。法国的退休哲学教师德格朗热(Béatrice Desgranges),6日在网上以法文发起联署,要求兰蔻撤回决定,重新举行音乐会,否则呼吁全球网民抵制兰蒄产品,以捍卫香港的言论自由。两日后,他以英文及中文作出同一呼吁。截至10日晚,已经有近7万名网民联署。发起人计划致信兰蔻母公司、欧莱雅集团的香港区主席麦诗礼,并会将请愿书发送到Lancôme办公室。
一石激起千层浪。兰蔻发生的公关灾难已让其母公司欧莱雅集团股价连续多日下跌,股价下挫逾2%,欧莱雅集团至少蒸发了25亿欧元约185亿人民币。本是一普通商业行为,结果招来一场风暴。兰蒄想通过与何韵诗“私了”,即支付其出场费的方式,来平息事态,却被何韵诗拒绝。何韵诗如是说:“自由、公义、平等,一直是香港人所追求的,而假如现在我们因为这些坚持而要受到莫名其妙的惩罚,那么,这早已不是我个人层面上的事情,而是整个世界价值观的严重扭曲。”
这确实是政治,是一场有关自由的、民间的、不分国别的政治混战。每一个参与者都以自己的商业行为(拒绝或选择购买)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并企图以这种行为来获得观点或意识形态上的胜利。它说明什么?说明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已经出现重大而又微妙的变化。
政治进入商业不但有政府行为,民众进入更是近年发展趋势。当民众通过其商业行为来参与政治时,商家由不关心政治,到被迫小心的选择政治,到利用政治。“谷歌”在因政治被中国政府驱逐后,其坚守“言论自由”的价值理念却使其形象增分,其业务虽在中国受挫,却在全世界获得大大进展。利润不减反增。“谷歌”的掌舵者审时度势,看到自由价值观越来越普遍化的世界大势,聪明的选择站在世界大势一边。而不局限于局部的、短时的一城一地之得失,正是最优秀企业家的体现。
兰蒄选择与何韵诗合作错没错哩?起码在香港没错。何韵诗以其坚定的自由捍卫者形象,在香港具有较大影响,选择与何韵诗合作无疑可提高其品牌在香港的影响力。这或许是兰蒄决策者利用政治的初衷。可当他受到环球时报的虚声恫吓时,立即退却。反过来说明他不仅不具有最优秀企业家的智慧,而且对中国政治并无透彻了解。
其实,中国的民粹主义也好,爱国主义也好,只是一种短时声势,说是抵制产品,大多数人只是一种虚伪的政治表态。由于不是出于内心的信念坚守,即便有抵制产品的行为,也只是短期狂热。2012年的反日和抵制日本产品便是明证。所以并不是真实的民意。起码不是与声势那么看起来吓人的民意。相反,以环球时报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印象,你屈服于环球时报,反而可能影响兰蒄形象。我没有做过量化研究,也不可能作量化研究。在中国,究竟屈服于环时能给兰蒄加分,还是对抗于环时能给予兰蒄加分,无法作出判断。但兰蒄显然在全世界失分了。连本国人都起来抵制,还不是失分?
或许兰蒄害怕的不是环时和他的煸动力,而是中国政府。政府具有强制力,只要在比如关税等等方面采取强制措施,没有商家能不考虑。所以商家对政府的政治,有的害怕,有的却是利用。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为脸书进入中国,在中国官员访问美国并参观其公司时,在办公桌上放一本中国领导人的书,就不能不说是他企图利用政治的一个小技巧。当然这只是他对政府利用政治,或者说对政府“公关”。
不过,世界在二十一世纪已发生重大的微妙的变化:
1、政府对商家行为的影响,受国际经济规则以及各国的相互制约在日渐减弱。现在确实还有国家,出于统治者的政治目的,运用国家行为任意干涉商业,比如中国。但世界上大多数实行成熟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在大规模减少国家政治对商业的干预。
2、世界上的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是在衰落,而是在增进。他们关心的不是什么地缘政治,威权主义,而是民间政治。比如对劳工权利的支持,比如对污染产品的抵制,比如对人权自由的追求。他们当然运用政治权利如言论、请愿、抗议来参与,但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商业行为来参与。
3、因为“消费者是上帝”,所以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越来越影响商家行为。标谤某种价值理念,已成为商家迎合消费者的方式之一。企业或资本家个人资助的慈善组织,人权组织,环保组织大量出现,固然与企业家的观念进步有关,却也与企业建立形象有关。苹果公司不愿开发能对其生产的手机进行解密的软件,不惜与美国联邦调查局对薄公堂,就是其参与政治利用政治来确立企业形象,迎合消费者对隐私权保护普遍性要求,一次面对世界民众的“公关”行为。
4、价值观念的冲突,确实给企业家带来利益与价值选择的矛盾。但也给企业家带来利益与价值选择一致的可能。人类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从野蛮走向文明,从奴役走向自由,从歧视走向公正。在这个过程中,充满观念冲突和现实斗争。而当今世界,文明自由公正已走向主流。或许在某一地区(国家),文明与自由还受到压制,但作为一个跨国跨地区企业,为了某一局部市场利益,迎合暴力与野蛮,必然会给其带来世界范围的利益伤害。而其抗争,或可能对其带来世界范围的利益收获。站在文明自由一边,实际上也是站在企业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一边。
5、企业家有的用一首优美的歌来拨动顾客心灵,有的用“童叟无欺”来表达诚信品质,有的用质量坚守来塑造“百年字号”。其实,企业家还可用文明自由的价值理念来引导潮流。因为文明自由与美、与信、与义,都是发自人的本能追求。尤其人权意识普遍觉醒的世界今天。聪明的企业家,你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