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吹拂,花落知多少。(图片来源:Pixabay)
唐诗流传至今,要穿越战火纷争、改朝换代,要穿越文人的有心之改和刻工的无心之失,要穿越语言发展所带来的阅读障碍,要穿越历史距离所营造的文化迷雾和情感隔阂,等到它们来到我们眼前,已不再是当年模样。幸运的是,一方面不断有人制造错误和幻觉,另一方面又有历代学者前仆后继地为唐诗祛除障垢。今天,咱们就来驱驱魔、去去魅。看看你读错了没?中魔了没?
张冠李戴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国秀集》题为《登楼》,作者署为朱斌。而《文苑英华》《温公续诗话》《万首唐人绝句》《唐诗纪事》均题作王之涣。《国秀集》是什么书?是盛唐人芮挺章所编的诗歌选集,此人与朱斌、王之涣为同时代人。此书的卷下既选了王之涣,也选了朱斌,而将《登楼》放在朱斌名下,肯定是可信的。
此外,中唐人李翰作《河中鹳雀楼集序》没有提到王之涣诗,只提到畅当诗。畅当比王之涣晚,是大历年间进士,他也写过一首《登鹳雀楼》:“逈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这首诗也写的不错,所以李翰会提到他。那么,为什么李翰没提朱斌的《登楼》呢?可能和其诗名不显有关,至今我们对此人所知甚少。而畅当,今天看来不是大家,在当时却极有诗名,韦应物、卢纶、戴叔伦、李端等诸多才子们都和他有诗歌往还。所以李翰一定会提到他。
又据陈尚君先生考辨,司马光《温公续诗话》、沈括《梦溪笔谈》记载鹳雀楼上有唐人王之涣、畅当的诗,这应该是宋人在鹳雀楼上补题的。考虑到宋初编写的《文苑英华》已把这首诗放在了王之涣名下,那么它肯定是在晚唐五代这段时期之内,悄悄“转移”,投奔了“新主”。由于王之涣的诗名远超过朱斌,所以诗因人贵,就流行起来。以至于到了北宋中后期,会有人把它堂而皇之地题写在鹳雀楼上,署名为“王之涣”。
三人成虎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春晓》,绝大多数《孟浩然集》的版本都没问题,但偏偏是今存最早的宋蜀刻本《孟浩然诗集》(今藏国图),题目作《春晚绝句》。此外,还有明代人编的《唐百家诗》本《孟浩然集》题作《春晚》,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版本。
尽管有人指出,宋本《孟浩然诗集》文字讹误较多,不足为据,而且“晓”刻成“晚”是很常见的笔误,所以,还是以明刊四卷本(即《四部丛刊》所影印者)为准吧,人家刻得精,编得全,所以还是作《春晓》吧!但我觉得,有一个最早的刊本,有一个很重要的明刊本,都作“春晚”,我们就不应该轻易忽略。
“春晚”比“春晓”更适洽
“春晚”这个词汇,在唐诗中出现很多。今检《全唐诗》,有将近100处,而且常出现在诗题中,如《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春晩雨中》等等。而“春晓”出现大约20处。更有趣的是,中唐的一位宰相武元衡写了一首《春晓闻莺》,引来很多人唱和。其诗题,有的版本也作《春晚闻莺》。可见,“春晓”和“春晚”傻傻分不清楚,不仅孟浩然诗这一例。咱们现在不能断定孟浩然原作的题目就是《春晚》,但至少不要被“春晓”干扰了我们理解诗意。
从诗意本身来看,“春晚”比“春晓”更合适。孟浩然在诗中想表达的是“惜春”“惜花”之情,而不是春天早晨的困倦和思绪。而“春晚”的意思,就是晚春、暮春,就是“花落知多少”的时节。“春晓”呢?
无论是武元衡的《春晓闻莺》及相关唱和之作,还是元稹的《春晓》、温庭筠的《春晓曲》,这些以“春晓”为题目的诗,主要描写的都是早晨起来对远人或对往昔的思念,侧重于晨起之思。而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是伏笔和铺垫,他最关心的是“春晚”,是春天的不知不觉的离开。这才是“诗眼”。
断章取义
《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读这首诗,大家都关注前两句:好夸张啊!好有想像力啊!但是,诗应该作为整体来读,尤其是这样一首短小精悍的五绝,更需要前后联系来看。如果说前两句很壮美,飞腾想像,有谪仙风范,那么,后两句的揽镜自照,是不是稍显温柔,甚至有点“娘炮”呢?更值得追问的是:对着一面小小的镜子来想像“三千丈”的白发,是不是夸张太过火了?
“明镜”何解?
问题就出在:“明镜”作何解?余恕诚先生对此有很精彩的解读。他以为,题目是“秋浦歌”,那就一定要结合李白在秋浦(今皖南)的生活和写作来看。
首先,《秋浦歌》有十七首,每一首都涉及秋浦的山水风物。即使写“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也要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样的风景画来收尾。所以,“明镜”应指秋浦之水。诗歌中的词汇和意象,一定要结合题目和情境来解读。比如《将进酒》中的“高堂明镜悲白发”,因为写于祝酒之时、杯案之间,而且“明镜”与“高堂”相搭配,就可以理解成室内的镜子。《秋浦歌》就不同。
其次,李白很喜欢用明镜来比喻水,尤其是皖南之水。如《秋登宣城谢脁北楼》:“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清溪行》:“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都写于皖南。另外还有一首《与贾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说:“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描写的跟《清溪行》很像,此诗作于岳阳,风景也与皖南接近。
总之,“明镜”指秋浦之水。“白发三千丈”,乃是白发倒映在长长的溪水之中的情景。《秋浦歌》其十二说:“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说的就是这样的水。李白临溪自照,白发之影随溪水而拉长,遂有“三千丈”之联想,顺理成章,自然脱俗。
读错了,怎么办?
我们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读唐诗时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陷阱”:作者,题目,字词,意象,都有可能出现误读。这些误读中,作者和题目,属于“硬伤”。要克服“硬伤”,需要很多年的积累,需要文献上的敏感,很难做到。我的意见是:如果“硬伤”不太影响我们的阅读和思考,就可以忽略;如果影响了,就要注意。
比如读《登鹳雀楼》,你关注的只是盛唐气象、鹳雀楼的气势,那么作者问题就无伤大雅。如果你要根据这首诗来考证王之涣的生平,那么就得格外注意。再比如读《春晓》,如果只关注“春眠不觉晓”,看淡了作者的惜花、惜春之心,那就不如大笔一挥,改成《春晚》吧!反正也有文献上的扎实依据!如果你本来就深会作者之心,那么题作《春晚》、《春晓》都无所谓。
至于字词、意象等方面的误读,属于“软伤”。“软伤”的克服,需要我们养成严谨、扎实、深思的阅读习惯,去发现悖谬、含混之处。比如,我们不要只孤立地阅读一首诗,而是要把它周围的诗都读一读,这样就能发现《秋浦歌》的奥秘。做到这些,就能避免很多误读。
其实,唐诗的思想、情感、文本字句、文体形式等方面,还会出现很多误读。咱们以后有机会再接着说。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