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的熊本县宇土市政府大楼(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4月21日讯】据海外中文网报道,4月16日,日本熊本县发生7.3级强地震,当地众多建筑物倒塌,但其中一栋却格外引人关注,这就是熊本县宇土市政府大楼。
震后的熊本县宇土市政府大楼(网络图片)
宇土市临近本次地震的震源地益城町,属于受灾严重地区。在16日凌晨发生的6级强余震中,宇土市政府大楼的4层部分发生坍塌,整栋大楼摇摇欲倾。
熊本县地震情况图解(网络图片)
原本的在楼内避难的30多名难民当晚就紧急撤离,搬入临近广场的帐篷内,由20多名市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救灾指挥中心,也转移到帐篷中。
地震后用于避难和救灾指挥的帐篷(网络图片)
这些震撼的画面在日本各大电视台一公开,引起了日本国民的极大关注。
震后的宇土市政府大楼引发日本国民关注。(网络图片)
这栋市政府大楼之所以受损如此严重,是因为它是一栋建于1965年的51岁高龄楼房。早在13年前的耐震诊断中,就被专家评定为“无法抵抗烈度6以上的地震”,而且由于设计原因无法改造,只能拆掉重建。本次地震果然验证了耐震报告的准确性。
宇土市政府大楼是一栋建于1965年的51岁高龄楼房。(网络图片)
那么,为什么13年前就知道大楼无法抵御强震,却迟迟不采取措施呢?日本《产经新闻》的报道给出了答案:由于财政紧张,同时期需要进行耐震改建的建筑物较多,只能优先进行学校抗震加固,而是政府大楼一拖就是13年之久。
其实,东日本大地震后当地政府已经重启改建计划,去年7月设置了专门委员会,并在今年3月上旬刚刚召开一次说明会,然而还是没躲过这次大地震,听完故事,再看一眼这栋市政府大楼,忽然有种悲壮感!
震后的熊本县宇土市政府大楼(网络图片)
对此,日本网友纷纷评论:“虽然预算不足也存在问题,但是把学校放在市政府前面,优先保护孩子的方针绝对没有错。”“预算有限的话,优先修缮学校也是迫不得已。”“学校优先这点必须给100个赞!要是稍微把改建工作提前些就好了......”
报道称,地震灾害学上有这样一句话: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在日本人看来,“其它房子可以倒,但学校不可以倒。”日本文部省关于加固校舍的文件中称:"学校是承担着日本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
自2001年以来的10年内,日本共发生里氏6.5级以上地震18次,累计死亡人数113人,但无一中小学师生因校舍倒塌等事故而遇难。日本校舍如此强悍,得益于他们在阪神大地震后的"校舍补强计划"。
在大灾难发生时,中小学校舍往往是当地人的第一避难所,因为这里绝对是最安全的。日本的从幼儿园、小学或者中学大门边或围墙上,常常有醒目的告示牌“某某街道指定避难所”、“某某町指定震灾避难所”。这些作为避难所的学校内,往往还有专门的屋子储备着可供上千人食用的防灾食品、防灾物资等。
在大灾难发生时,中小学校舍往往是当地人的第一避难所。(网络图片)
除了拥有最坚固安全的建筑外,学校与外界还有隔离墙,教室、体育馆有较大空间可容纳灾民,紧急时操场还可以供抢险飞机着陆。
2004年10月28日发生的新澙中越大地震中,位于灾区的250多所中小学,没有一栋校舍倒塌,比较严重的也仅是梁柱出现裂痕。相反,位于7级地震震中的181所中小学校舍,地震当日就接纳了4万余名灾民。
2011年3月13日,受灾最严重的宫城县南三陆町,13000多人的整个市镇几乎都被抹平。一幅航拍照片上,志津川高校的运动场上还大大写着“SOS H”(H表示直升机降落的地方),标明这里是人们最后的避难所。
航拍照片上,志津川高校的运动场上“SOS H”的标志。(网络图片)
看着诺亚方舟一般的日本学校,真心被这个民族骨子里透出的一种精神震撼,“学校是承担着日本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这句朴实而深邃的话,真的值得起立鼓掌,深深品味。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