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6年03月14日讯】中国银行业暂停了近八年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迎来重启,尽管监管部门目前只确定了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招行6家银行作为首批试点机构,但是依旧令整个银行业开始蠢蠢欲动。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67%,连续10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余额也已连续17个季度上升,这再度引发社会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担忧。
路透社3月10日援引两位消息人士报导称,中国央行有关司局已在起草相关银行债转股文件,允许商业银行处置一些不良债权时,将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持股关系,意在帮助银行抑制正在上升的不良资产率。消息说,允许商业银行债转股的目的是要在经济下行时,增加金融机构和企业逆周期调节手段,即解决实体经济困难,但这不是常态化的手法。
在中国现有的法律之下,银行被禁止投资非金融机构。但是路透社引述消息来源说,新规定将获得国务院的特批,因此将不需要修改商业银行法。从理论上来说,此举将让负债累累的公司获得一个减少杠杆、削减偿债成本的新方式,并且可以令它们更方便获得新的信贷。
据香港《明报》报导,有分析师透露业内消息称,涉事大陆银行并非主动选择“债转股”,而是“无奈之举”。在此种情势下,银行会选择公司清盘,抵押品偿债。因为债转股后,银行资金被长期占用,无盈利公司的股票也难以脱手;而持股风险系数是贷款的4倍,甚至12.5倍,风险资产增加,将导致资本充足率降低。
但是《纽约时报》报导说,债务换股权的做法是一个带有陷阱的权宜之计。虽然银行可以暂时使用具有一定价值的股票来替换不良贷款,让其资产负债表有些起色,但是,在接受了高负债企业的股份之后,银行可能就更加不愿意看到这些企业破产关门了。
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的造船、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将陷入巨大的产能过剩中,在未来几年里拖累中国的经济增长。
这只会让陷入困境的中国企业推迟作出裁员、停产等艰难的选择,让它们在基本业务已经不能赚钱,客户需求已经消失的情况下继续蹒跚而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