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三无”身份?屠呦呦向外媒爆内幕(图)

【看中国2015年10月11日讯】(看中国记者晏清流综合报导)屠呦呦成为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公民,她的“三无”身份(无留学背景、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头衔)更是吸引了不少媒体的注意,其中屠呦呦还没有中科院院士身份,持续引发舆论对中共体制的批评。日前屠呦呦告诉外媒,她申请过好几次中科院院士,但情况很复杂。

《纽约时报中文网》10月10日刊发了在屠呦呦北京的家中对她进行的采访报导。记者的提问中包括对屠呦呦“三无”身份的关切。

当被问及对没有当选中科院院士是否失望时,屠呦呦称,“我申请了好几次,因为人们告诉我,我应该去申请。我确实得到了一些对这个发现的奖励。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我的单位得了奖。作为小组长,我代表小组领了奖。卫生部部长曾亲自推荐我当院士。但是,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情况很复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爱尔兰、日本两名科学家,日前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屠呦呦竟然还不是中共科学界“两院”院士,由此持续引起热议,人们无一例外对中共体制进行炮轰。

中共官媒《人民网》罕有发声批评中共自身体制之下,“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

文章还称,“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财新网》报导则质问:中国科技界由无德、无才、无能主导的现象,是否应该得到改变?

10月9日,香港《东网》白非评论指出,号称所谓中共科技界最高荣誉的院士制度,竟将首位科学类诺贝尔奖获得者拒之门外。如果不是此番获得诺贝尔奖,年逾八旬的屠呦呦可能就会在孤寂单调的科研工作中一直默默无闻下去。无留洋背景、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屠呦呦一朝成名,这真是给掌管科技工作的官老爷们一记响亮耳光。

文章还认为,屠呦呦是输给了中共体制。因为在党管一切的体制下,必然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畸形体制。于是,无论是学物理、数学,还是研究医学、化学,最后大多数人都成了“政治学家”。

本文留言

作者晏清流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