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军方代表参加“两会”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5年08月28日讯】(看中国记者晏清流综合报导)中共9月3日“大阅兵”前各类敏感消息频爆。有消息指,习近平已拍板在阅兵后对外发布军队改革方案,涉及动作极大,包括七大军区变四大战区、总后总装合并等等。外界关注军改与打军老虎密切相关,或抛出江泽民大秘贾廷安。此前有报导指,在徐才厚、郭伯雄落马后,江派军中势力还将被大清洗。
大阅兵后传军改大动作 七大军区变四大战区
据博闻社8月28日引述中共军方消息称,盛传已久的中共军队改革方案水落石出,由习近平拍板决定,将在北京9.3大阅兵后正式对外宣布。
报导称,中共军队届时将从上到下,从军委总部到连队基层都大变身;涉及军队体制布局、军兵种重组等,其中包括军委四总部要缩编为中央军委机关的内设职能部门(其中总后和总装要合并)。
其中最受外界关注的是,全国将划分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大战区。其中,东北战区包括原沈阳军区和北京军区范围,战区指挥中心在北京。西北战区主要还是原兰州军区范围,指挥中心在兰州;西南战区辖原来成都军区范围,指挥中心设在成都。东南战区辖原广州军区、南京军区和济南军原范围,指挥中心设在广州。
最重要的是,四大战区并不管部队,所有军队平时都由总部指挥,即陆军总部、海军总部和空军总部,三军总部分别成立自己的军种指挥司令部,但战区设联合司令部,战时则由联合司令部对辖区的陆海空三军指挥调度,将部队平时的军种建设和作战的联合使用分开。
中央军委原有四总部明确将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合并,更名为后勤保障部。总参谋部将仿照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升格为由各兵种将领组成、为中央军委主席提供决策参考的军事智囊式机构。军委原有的各部,变为中央军委机关的内设职能部门(作战部、政治部、后勤部),不作为一个层级。国防部实体化,建立相对独立于军队的国防行政体系。
来自军方的消息还透露,军队改革方案其实今年初已经中央军委批覆同意,但文件下发后意见反弹比较多,主要是高级将领中有不同看法,特别七大军区撤消、战区重组,涉及到众多将领的实际利益。
习推军改重大行动 旨在连根清除江派余党
北京观察人士认为,中共军改重大行动是对江泽民派系军中余党发起的一次总攻,旨在体制上打散原有固化山头势力。
据悉,习近平上台后推出“国安委”、“深改小组”、“军改领导小组”等新的权力机构,对江派经营近二十年的军队大动手术,军队改革动作频频。大陆媒体曾援引外媒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称,习近平首建中央作战中心,指军队改革力度二十年未有。
习近平的军队改革还包括设立涉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基建和房地产普查和军队巡视及所谓“实践活动”等六个小组。
中共《解放军报》去年8月11日曾刊发文章,为中共军方总政治部印发的军改宣传文件造势。文章要求军队干部要“带头”拥护军队改革,措词强硬。
总政是中共军方四总部之首,也是江泽民安插亲信较多的部位,已落马的“江泽民军中最爱”徐才厚曾任总政主任。而江的大秘贾廷安现时还是总政第一副主任。
在中共十八大前,中共军委已大换血,由胡锦涛一手提拔的原广州军区政委张阳上将,冒升中共十八大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被外界称为“军中黑马”。
张阳向习近平示忠。习近平着力军中打虎的军委巡视工作组,正是由许其亮任组长,总政治部主任张阳任第一副组长。
据报,习近平的军队改革受到江派军中余党的强硬抵制。中共官媒去年7月11日报导,中共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在巡视工作会议上高调声称要“查处一批人”。张阳随后也在中共军方会议上声称对“仍不收敛”的要“严查”。
郭徐之后 贾廷安或被抛出
先后于去年6月和今年7月落马的前军委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的最大靠山都是江泽民,徐、郭两人最终一步一步发迹当上了江泽民的军中左右手。香港《南华早报》援引一名澳门观察家的话称,“江泽民万万没有料到,习近平竟然连根铲除了他在军中的所有势力。”
法新社7月31日指出,郭伯雄的倒台显示习近平重新掌控中国军队。日本《产经新闻》31日在北京发来的报导也认为,拿下郭伯雄的背景,是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要完全掌握军队的政治打算。
博闻社7月31日援引消息说,徐、郭先后倒台,绝不意味中共军队大肃整告终,清查徐、郭余党的动作仍在进行。
中共军报8月1日曾发表“社论”文章,首次将郭徐打包抛出,称要“彻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案件影响”。
外界关注,继徐才厚、郭伯雄之后,江泽民另一身居高位的军中心腹贾廷安即将被抛出。
2015年第一期《炎黄春秋》杂志曾发表原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部长张金昌文章,揭露时任江泽民秘书的贾廷安在军中打造“河南帮”的内幕。指贾曾庇护军中巨贪原海军副司令王守业,并曾以“江办”的名义打电话给总后要求提拔王守业。该文章引发舆论震动。
而早在今年1月24日,港媒《信报》援引来自北京的消息称,中共总政治部副主任贾廷安上将1月23日被中纪委人员带走调查。不过消息暂未获证实。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