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个外囯老公是什么感受,看她们怎么说(组图)

美国丈夫的最大挑战:“金钱”与“使用”!

(口述者:47岁,已婚10年)

我七年前嫁到美国后,在一家杂志社任编辑;我的美国丈夫大我10岁,也是搞文学研究的。

中国,一个离了婚又带一个小孩的40岁女人,是很难有再婚机遇的;尤其像我这样有较高学历的,就算我愿意“屈尊”,别人也未必愿意“高攀”。我嫁给美国人并不是为了出国,完全是因为美国男人处事简单、好相处。我们七年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非常甜美,但障碍也在所难免,最大的挑战是“金钱”与“夫妻生活”……这是东西文化在婚姻里的最大冲突!

在中国,两个人一结婚,就变成了一个人;而在美国,两个人无论好到什么程度都还是两个人,在钱上分得清清楚楚……这并不等于离心离德,这就是他们的文化。美的夫妻大多各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各种费用的支出谁该付多少都说得清清楚楚;还有婚前财产公证,这是每一个美国人在举行婚礼前例行的法律手续。当我和丈夫结婚前,他要求我在一份财产公证材料上签字,说明婚前他的财产与我无关,我心里确实不好受!

有一次,我们接朋友从机场回来,他当着朋友的面向我要10美元的汽油钱,当时的确让我下不来台。母亲节那天,丈夫打电话请他父母来家里吃饭,吃完饭,他父亲主动向我们付钱……这类事在中国连想都不敢想,哪有父母在自己儿子家吃饭后还需付钱的事?有时,我总觉得丈夫没有人情味,和中国的亲情礼节大相径庭;但在美国,这些现象很普遍。丈夫跟我算得那么清,作为妻子的确尴尬不已。不过,当我真有经济困难时,他也会慷慨解囊!

那年,我15岁的女儿考上了美国一所有名的艺术学院,需要一笔可观的学杂费。我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拿出来后,还差1000美元……这时丈夫很慷慨地拿出1000美元给我,并说这钱就算对女儿学业的一点赞助,我真的很感激他!当中国遇到各种灾情时,他拉着我去华人社区捐了500美元,那份热心肠真是让我感动不已。我和他开玩笑说:如果把这500美元给我,我可以给父母打多少次电话,听罢,他急了:“那不行,那不行!”……

和丈夫相处久了,我也渐渐理解了他们在生活中“分得清”和“分不清”的界线、“有人情”和“没人情”的真谛。我也开始懂得,中国人的婚姻是以共同理想爱好为基础,而美国人的婚姻是以和谐甜美的夫妻生活为基础;在中国,夫妻们太注重柴米油盐的日子了;在美国,和谐的夫妻生活则是成功婚姻的首要大事!

法国丈夫高于一切的天性:“隐私”和“自由”!

(口述者:39岁,已婚3年)


网络图片

和法国人结婚,想拥有绝对的和谐与默契是不可能的,我们稍一不小心就冒犯了他们。法国人推崇个人主义、个人自由和个人隐私权;在他们看来,隐私是高于一切的个人空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比如像年龄、工资甚至住址等问题,都不可以随便问。有一次电话账单来了,信封上写的是他的名字,我打开看了后,他就很不高兴;圣诞节那天,我正在外边度假,他的母亲寄给我们的节日贺信上写的是我的名字,他就一直等我回来打开……我问他:这是你妈妈寄的,你打开有什么关系?他告诉我,如果他拆开了写着我名字的信,我就有权控告他!

在适应法国人“隐私权”的过程中,我们有过冲突。有一次朋友来看我,她怕我们去机场接太麻烦,就在没打电话的情况下,直接来到了家。我当时是多么的喜出望外,可我丈夫却不让她进来,因为事先没有和我们约好时间。法国人认为:随时“空降”别人家是没有礼貌和粗鲁的,因此去法国人家做客必须要提前预约。我好一顿解释:我们中国人串门儿,从来不预约,只要敲门就可以了,这是我们的文化……

丈夫与前妻的儿子,今年13岁,我们想接他回来住一段日子。他与儿子通电话时,说好下午5点学校见,我们的车开到校门口时早了20分钟,他就执意坐在车上等到准时5点才进校门。虽然我知道这些是他们的文化,并不是在和我找别扭,但我心里仍然不舒服。

有一次,他告诉我要去参加前妻的婚礼,我不同意,可他执意要去,于是我们大吵了起来。我说他对我不专一,他说他正因为对我专一才把这事告诉我。我气着吼道:“你和她藕断丝连,欺负人!”他也喊道:“这事用不着你管,我高兴怎样就怎样,你们中国人就是小心眼。”他坚持说:“在法国,人人都有自由权。其实我并没有做错,去了只是为了表示祝贺,又不会和她上床!”说完,他不再理我,一走了之……我气得一夜没合眼!

我在中国也有一段婚姻史,并且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我曾经是国内一家一流剧团的主要演员,前夫是某中学的教师。离婚不久,我就遇到了现在的洋丈夫,真没想到会一拍即合,很快我就做了他的新娘,来到了法国。其实他对我很关心、很体贴,只是中法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很难达到中国式的“夫唱妇随”、“亦步亦趋”。

我曾经试探性地问他能否把我的女儿接来住住,他说这是我的权利,他不能过问。于是我费尽千辛万苦把女儿接到了自己身边,总算圆了这个母女团圆梦,但我的良苦用心并不被女儿理解。女儿恨我,她不理解一个好好的家庭为什么会被拆散;她更恨我的洋丈夫,认为是他抢走了她的妈妈。其实,洋丈夫对我的女儿很好,刚来就给她买了一身衣服,但女儿丝毫不领情,竟然反目成仇,甚至连她的东西都不让洋爸爸碰。他对此很反感,并向我倾诉苦衷,还提出要到朋友家住一段日子。丈夫走后,我对女儿说:“你可以留在法国上学,洋爸爸也会跟我一样待你。”可是女儿坚决不同意,说要和中国的爸爸一起生活。送女儿走的那天,我没告诉丈夫,怕他们再次产生矛盾,结果丈夫回家后大动肝火,说他没能送我的女儿。我说这没必要,他说这是他们的文化,法国人接客送客都由主人亲自出马,送客一定要送到机场才挥手道别的,不然别人会认为这样对客人没礼貌、办事没修养。我觉得很委屈,因为在中国接客送客很随便,有时送客到楼下喊一辆“的士”就行,根本没那么讲究……我现在真是越来越发现中法两国的文化背景相差甚远!

澳大利亚丈夫的不和谐:“消费”与“消遣”!

(口述者:32岁,已婚4年)

我嫁到澳大利亚后在一所高校当中文教师。中国夫妻之间一定要“心贴心”,但澳洲人不懂“心贴心”的过程,也理解不了那么深沉的爱。我承认和这位洋丈夫结婚主要是为了获得绿卡,但我不想骗了绿卡就走,而是愿意真诚地和他过一辈子。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我和我的洋丈夫在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消费”和“消遣”方面,无论如何也统一不起来。我白天工作很累,下班一进屋就想躺下,但他累了一天下班后还要坚持出去运动;周末我很想在家安静地休息,但丈夫却一定要开车到很远的地方体会大自然。我喜欢节省花钱,每个月存一点钱;他则喜欢用信用卡,超前消费。我家的房子、汽车、家电全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他每个月都要把钱花光……为此我经常和他有些磕磕碰碰。

这位洋丈夫干什么事都遵循程序。他每天动员我洗两次澡,晚上洗一次,早晨冲一次;在饭桌上,不能直接用筷子拣菜,而是要先将菜拣到自己的小碟里,然后放进嘴里;在路上,无论走在哪里都要让老人和孩子先行……我觉得很委屈,请求放松管制。他极端认真地说:“亲爱的,你已经嫁给澳洲人了,要学会适应新环境,任何社会都讲究秩序、公德,你的行为要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这一席话,说得我满脸通红,心想:自己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况且又做了几年教育人的导师,在他眼里却成了什么都不懂的“文盲妻子”……这让我感到无地自容又倍感委屈!


网络图片

一次,我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还特意炖了一锅猪蹄子汤,想让丈夫尝个新鲜。丈夫下班回来了,一见桌上红红绿绿的菜,激动地抱着我动情地说:“亲爱的,你真好,你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温暖体贴的家的存在。”他说着,关上了灯,点亮了蜡烛,打开了音乐……在浪漫、朦胧、静谧的情调中,我们边吃边聊。猪蹄子汤炖好了,我把它端上了桌。丈夫惊奇地问:“这是什么”我告诉他是猪蹄,味很美。他尝了一口立刻不吃了,过了一会儿说:“亲爱的,我建议你不要吃它。人吃饭不能光讲味道,还要讲营养搭配,它会把你改变成大胖子的,我希望你会重视我的建议。”就这样,几个猪蹄把整晚的浪漫情调全破坏了!

澳洲人太崇尚享受,中国人又太主张节俭。暑假中,一次丈夫想和我到海边去旅游,而我却想省钱,坚决不同意去。他固执地说:“你太辛苦了,必须要放松一下!”我说:“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啊!”他却说:“我们不是存了1000澳元吗?怎么能说没钱呢?”我告诉他:我们成了家,必须要存点钱以应付突发事件。他却笑话我:想那么多干什么?结果他硬拉着我去旅游了,三天把1000澳元全部花光了!他说:“中国人光知道存钱,好像人活着就是为了存钱一样!如果有钱不去享用,光存钱那不就成了金钱的奴隶!你只有花钱,才能拼命地挣钱。”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