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身为清朝入关以来的第六位皇帝的道光帝旻宁(1782-1850),是清史上唯一一位凭借著嫡长子身分继承帝位者。然而,据说他却不慎一脚踢死了自己的皇长子奕纬(1808-1831),这场意外之灾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道光皇帝渴望子嗣,却接连遭遇丧子
根据赵汝巽《清史稿》的记载:“宣宗诸妃有子女者:和妃,纳喇氏。初以宫女子,事宣宗潜邸。嘉庆十三年,子奕纬生。”
我们能够获知,道光的皇长子奕纬是由一位以官女子身分入宫的纳喇氏所生。纳喇氏于嘉庆十三年生下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随后被嘉庆皇帝赐封为皇子的侧福晋。道光二年、三年,则被册封为和嫔与和妃。在皇长子奕纬被诞下之后,极度渴望再拥有子嗣的道光,在道光六年之时,终于欢喜获得由静贵人博尔济吉特氏产下的二皇子奕纲(1826-1827)。静贵人亦母凭子贵,晋升为静嫔。不幸的是,二皇子不到四个月就夭折了。
后来,因为丧子之痛而被道光皇帝封为静妃的静贵人,于道光九年再产下三皇子奕继(1829-1830)。然而,也许是静妃的年龄尚幼,影响了胎儿的生存率,三皇子不到一个月也夭折了。就这样,两位皇子在道光皇帝的殷切期盼下诞生,在父母的悲痛及众人的哀叹中消逝。不测的是,祸事连连,道光十一年五月,皇长子奕纬也逝世了。道光皇帝遭逢连续丧子,面临膝下无皇子与国家弥漫着不祥之气的处境中,他的痛苦可想而知。
不幸中的福份是,正当道光皇帝处于无子嗣的严重打击之下,深受道光皇帝宠爱的钮祜禄氏于七月诞下日后成为咸丰皇帝的四皇子奕詝(1831-1861),这喜事才抚慰了道光缺乏子嗣的不安心绪及丧子之恸。只是,在古籍中并未详细提及皇长子的死因。
道光皇帝不慎踢死皇子
据《清史稿》的记载:“道光十一年,皇长子奕纬薨,命依皇子例治丧。罢公主、福晋、命妇会集,园寝不建碑,追封贝勒,谥曰隐志。三十年,晋封郡王。”、“隐志郡王奕纬,宣宗第一子。嘉庆二十四年,封贝勒。道光十一年四月,薨,以皇子例治丧,进封隐志贝勒。文宗即位,进郡王。”我们仅能从上述文字,得知:皇长子奕纬薨,后续被封为隐志贝勒、郡王等再简略不过的讯息,却无法探究其详细死因。
一位于光绪年间入宫当宦官的老太监信修明,他将二十几年的宫中见闻撰写成书,这本著作《老太监的回忆》,则记载着关于皇长子奕纬去世一事。书中提及:诸皇子(阿哥)的师傅教读严格,他告知大阿哥奕纬要用功读书,将来好当皇上。奕纬却说:“我做了皇上,先杀了你!”师傅将这话转奏给道光帝。皇帝大怒,把大阿哥叫来。他刚跪下请安,皇帝上去就踢了他一脚,正好伤了裆部要害,没过几天就死了。道光帝很后悔,追封他为隐郡王。(参见刘小萌《正说清朝十二王》的〈皇位之争与兄弟失和〉一文)
或许,会觉得这项意外有些夸张、突兀。然而,清朝对于皇子上书房学习、拜师就读一事,相当看重。《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二》有云:“官俊初直上书房,授宣宗长子奕纬读,宣宗嘉其训迪有方。后皇长子逾冠而薨,上深以为恫,故遇官俊特厚,屡获咎而恩礼始终不衰。”加上,根据〈关心朝政、忠君忧国的晚清金石学家陈介祺〉一文的记载:“因其父陈官俊多次充任皇帝的经筵讲官,并任皇长子奕纬之师,道光帝嘉誉‘训迪有方’,而奕纬‘逾冠而薨’,道光深为悲痛,故而对陈官俊格外恩宠,这也是陈官俊虽几经降任或罢免,而能复出擢升的主要原因。陈官俊母九十寿时,道光帝还赐以‘耆臣寿母’匾。陈官俊卒后,追封‘太子太保’,入贤良祀,諡“文悫”,并御赐碑文,对其褒赞倍至,并赐封陈官俊孙陈介祺子厚钟、厚滋并为举人。”
意外主因:皇长子不肯努力向学
透过这些资料,我们尚能了解,道光皇帝在担负著国家重任,及面临皇族子嗣兴衰的负荷之下,居然又遭逢已逾二十岁的皇长子逝世,而且还是因为自己引起,他的沉重、郁闷,旁人无法预料。不过,道光皇帝怒踢皇长子,导致丧子祸端再度发生,他的情绪并非突然产生,而是隐浮许久。
话说,当道光皇帝接连失去两位皇子,他当然开始将全部的寄望及疼爱专注在无法子凭母贵的皇长子奕纬身上。可惜,奕纬的资质平庸,又不肯努力读书,学习进展相当缓慢,骑射武功也不出色。道光皇帝自小聪明,且拥有出色的骑射武功及一手好枪法,他亦了解读书的重要性。因而道光皇帝对于经过慎重考核与钦点,以担任教授皇子之师的陈官俊,才会嘉勉“训迪有方”。但是,当他见着无论如何规劝、训斥奕纬,始终都无效,加上成婚后的奕纬始终无子嗣,这些事情都令道光非常失望。因而道光才会在听闻如此不长进的皇长子居然还不懂得尊师重道,勃然大怒地踢了他一脚。
殊不知,事态严重,致使奕纬“逾冠而薨”,也因为道光知道奕纬难以受教,主因不在师傅身上,因而才会对陈官俊格外恩宠,进而在陈官俊卒后,追封他为“太子太保”。只是,面对如此突然降临的意外,当时无任何皇子的道光皇帝,也只能忍受这莫大的悲痛了。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