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上的十大“隐士”(图)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他们才干横溢名声在外,却由于如许那样的缘由无心宦途回隐山野。即便有朝廷的诏令,也有不少恬澹名利超然物外的贤者对此无动于中,而这些山人也每每被人赞誉为真实的隐者,在中国汗青上留下隽誉。
1、许由、巢父
许由是尧舜期间的圣人。帝尧在位的时辰,听说曾经想把君位传给他,受到了他的严词回绝。他逃到了箕山隐居起来,帝尧想请他出任九州主座,他跑到颍水边洗耳,暗示不肯意听这类话。以本身恬澹名利的高尚节操博得了后世的尊重,从而被奉为山人的开山祖师。巢父也是同时期的山人。是阳城(今山西洪洞)的年夜贤。山居不营世利,在树上筑巢而居,时人号曰巢父。传说尧帝以全国让给巢父,巢父不愿受。
(网络图片)
2、伯夷、叔齐
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宗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续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觉得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愿立,亦逃之。厥后武王克商后,全国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收集野菜而食之,饿去世于首阳山。
3、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常进云梦山(在河南鹤壁市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子。鬼谷子为纵横家之开山祖师,苏秦与张仪为其最精采的两个门生。还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门生之说。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
4、颜归
颜归:(前521~前481年)年龄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满意门生。《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僻巷,人不胜其忧,归也不改其乐”。为人礼让勤学,“不迁怒,不二过”。他异样尊敬教员,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性着称,孔子称颂他“贤哉归也”,“归也,其心三月不背反、仁”。不幸早去世。自汉朝起,颜归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归配享。尔后历代统治者不竭追加谥号。
5、“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指的是汉初(公元前200年摆布)的东园公唐秉、甪(lu)里师长教师周术、绮里季吴实以及夏黄公崔广四位闻名学者。他们不肯意当官,持久暗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其年夜名,曾经请他们为官而被回绝。他们宁愿过贫寒安泰的糊口,还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莫莫高山,幽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遥,吾将何回?驷马高盖,其忧甚年夜。繁华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6、严光
东汉山人严光(生卒年未详),一位遵,字子陵,余姚人。东汉建武元年(25),刘秀登基为光武帝,严光乃隐名换姓,避至异乡。刘秀思贤怀旧,令绘描摹寻访。遣使备车,三聘而始至都门洛阳。刘秀至授谏议年夜夫,不从,回隐富春山(今桐庐县境内)耕读垂钓。80岁卒于家。诏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埋葬,墓在陈山(客星山)。以“高风亮节”名闻后世。
(网络图片)
7、“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中国魏晋时期7位名士,包含: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聚在那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任意畅快,故世谓竹林七贤。7人的政治头脑以及糊口立场分歧于建安七子,他们年夜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制而崇放达”。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团体均持不互助立场,嵇康是以被杀。山涛、王戎等则是前后投奔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亲信。
8、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字符亮,晚年改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师长教师,卒后亲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师长教师。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早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人。
9、陶弘景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玄门头脑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晚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师长教师。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玄门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10、“竹溪六逸”
唐开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东鲁,与山东名士孔巢文、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州的徂徕山竹溪隐居,众人皆称他们为“竹溪六逸”。他们在此纵酒酣歌,啸傲泉石,碰杯邀月,诗思骀荡,厥后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中曾经有“昨宵梦里还,云搞竹溪月”之句,即是对这段隐居糊口的密意回想。
- 关键字搜索:
-
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