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11月18日讯】中国最近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向东南亚国家展示提供投资与经济发展机会的合作姿态,但同时又表示在领土主权问题上绝不退让。有专家认为,东南亚国家面临着选择主权还是经济利益的两难处境。
另一方面,美国也借着这些国际舞台重申自己是太平洋大国和坚持根据国际法解决争端的决心。一些分析人士说,冷战后25年的历史证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是这个地区和平与安全的保障。
最近,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出席东盟峰会时提出与东南亚国家签署友好条约的建议,并承诺向这些国家提供200亿美元的贷款。但是他重申中国维护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不会改变。6个月前,中国一家国有石油公司将一座大型石油钻井平台拖入越南宣称拥有主权的一个南海海域,引起中越两国船只的冲突,以及越南国内的反华暴乱。
美国海军学院战略研究教授、中国海洋研究所主任彼得•达顿说,中国现在确实在主动出击,与这些国家发展经济关系,而这使东南亚国家处于选择主权还是经济利益两难境地,他说,中国确实非常有效地利用了强调经济利益的优势,东南亚国家“如果强调主权,就会得罪中国而失去经济利益;反之,如果放弃主权,可能获得了经济利益而得罪老百姓。”
达顿是在纽约亚洲协会最近举行的有关南海问题的讨论会上作此评论的。讨论会邀请了四位专家学者与会。其中霍莉•莫罗是哈佛大学能源地缘政治项目研究员,她曾在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负责东南亚事务的主任。
莫罗认为,南海海域有两个争端,一个是对中国提出的“九段线”主张的争端,这个主张几乎所有中国的邻国都无法接受;另一个争端是有关帕拉塞尔群岛和斯普拉特利群岛(中国称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一些岛屿、礁石的主权争议。
莫罗认为,如果中国指的共同开发是在其主张的九段线内,“那么越南、菲律宾,也许其它所有国家,都不会同意。因为他们不认为这是合理的争端。”但是她说,“如果共同开发是在基于海图绘制引起争端的那两个群岛内,我认为解决起来会容易得多。”
罗伯特•卡普兰是外交政策杂志选出的全球2011、2012年100名思想家之一。他刚出版了关于南海局势的《亚洲锅炉——南海与稳定太平洋的终结》一书。他说,相对于法律界线而言,九段线主要是历史性的、传统性的划线。中国称其对南海主权始于公元42年的东汉时期。
1958至1973年,联合国召开了3次海洋法会议,明确了一系列海洋权益和规定。之后,各国纷纷提出了对海域内权益的主张。1982年联合国通过了《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基线外12海里为领海,200海里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可扩展至200海里,但不得超过350海里等。中国签署并批准了这一公约,美国因不同意公约中某一章而未签署,但表示会遵守那一章外的其他条款。
卡普兰认为,按照公约的划界根据,“你获得对海域控制权的能力是以海岸线、你的陆地为依据的。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从那里往外推,才获得了海洋的界线。”
他说,中国虽批准了《海洋法公约》,但在南海问题上不愿意接受这项公约的规定,“因为中国如果根据其陆地往外推,无法获得南海所有它想要的海域。”
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澳大利亚出席20国峰会时,重申了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政策,他说,美国将更努力介入亚洲的军事、经济和外交事务,他表示,到本世纪末,美国的海军、空军的大部分将以太平洋为基础,因为“美国是、而且永远是一个太平洋大国。”
讨论会四位专家,除三位在现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道炯教授是通过视频远程与会的。查道炯被问到中国怎么看待美国的再平衡政策时,他表示,中国许多对美国在这个地区角色的评论问题很多,“运用太多想象,认为美国到亚洲来“围堵中国”。太多中国作者评论南海问题,却完全没有或只有很少相关知识,如中国领海主张的历史,中国走出去的历史等。在夏伟追问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会认为美国是为了围堵中国时,查道炯说,“我认为,这里的媒体非常活跃,媒体撒谎容易销售;同时《海洋法公约》也很难理解。”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