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古代定情信物(组图)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及初唐编撰的《晋书》都有关于如意的记载。只是当时的材质、形状等现在都不明了。依据推测,如意源于爪杖,即民间俗呼“不求人”。清代如意有以整块玉料雕琢成形的,如此器。而以扬州产白玉如意最著名。另一种为“三镶如意”,即以紫檀、珐琅、金银等材料作柄,柄首、腰、尾均作椭圆,分别嵌镶玉饰,多种材质,珠联璧合。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目前所见的古代如意,多为明清所制,而以清代为最多。此时的如意已没有实用功能,只是一种象征吉祥的陈设品,常被作为礼品馈赠友好,当然也做皇室的定情物。据说光绪皇帝选妃当天,他在60多人里一眼就看上了珍妃。光绪拿着表示定情的玉如意,犹豫不决。因为玉如意递到谁手里,谁就是皇后。但慈禧早就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光绪。光绪走到珍妃面前时,突然变得非常伤心。就在此时,熟知慈禧意图的李莲英走过去,扶住光绪,将他一直搀到隆裕面前,将玉如意交到了隆裕手里。隆裕成了光绪的皇后。

而根据黄浚著所著《花随人圣庵摭忆》却是另外一种版本。书中这样描述选妃时的情景:“光绪十三年冬,西后(慈禧)为德宗(光绪帝)选后,在体和殿召见备选之各大臣少女进内,依次排立。当时太后上座,德宗侍立,荣寿固伦公主及福晋命妇立于座后,前设小长桌一,上置镶玉如意一柄,红绣花荷包二对,为定选证物。太后手指诸女语德宗曰:‘皇帝谁堪中选,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以如意可也。’德宗对曰:‘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自主。’太后坚持令其自选,德宗乃持玉如意趋德馨二女前,方欲授之,太后大声曰:‘皇帝!’并以口暗示其首列者(即慈禧侄女)。德宗愕然,既乃悟其意,不得已将玉如意授其侄女焉。太后以德宗在意德氏女,即选入妃嫔,亦必有夺宠之忧,遂不容其续选,匆匆命公主各授荷包一对于末列二女,此珍妃姐妹之所以获选也。”这个内幕消息据说是由内宫太监唐冠卿传出来的。

近现代,随着人们的发式的改变,发簪在汉族中已失去了许多固有的意义,而逐渐衰亡。但在少数民族中仍然流行,许多少数民族妇女盛装时,仍保留着发簪满头的习尚。如满族妇女盛装时常插的“大扁方”银簪,形状为扁长形,簪面有素也有花纹图案,已婚妇女穿插髻间,既固发又起美饰作用。苗族女子将长发挽髻于顶,发间插饰7、8根尖头银簪。黎族新娘头上,排列插饰10几根银发簪,显得古朴典雅,美观大方。

从今天各民族的发簪质料、形制、款式、工艺特点等,不难看出,中国少数民族的发簪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各民族发簪的风格,融入了浓郁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许多民族插饰发簪除了固发和美饰外,还把它当作男女成年的标志,有的民族还把发簪当做护身符插于发间,以祈愿得到神灵的佑护。发簪还是如今一些地区少数民族男女青年首选的定情信物。广西东兰一带的壮族、瑶族有春节击铜鼓祈年的习俗,每年春节,未婚女子常用银簪连同自己的发辫一起敲击铜鼓,并将银簪作为定情物赠送给在场的意中人收留。这是男女之间最珍贵的礼物,婚后,丈夫要将银簪奉还妻子,插回妻子的头上,以祈愿生活幸福,白头偕老。

《召南·摽有梅》,借梅起兴,以抛梅传达爱情。摽,闻一多《诗经研究》中认为“摽”,就是古代“抛”字,“摽有梅”就是“有梅以抛予人也”。闻一多先生在《类钞》中说:“在某种节令的聚会里,女子用新熟的果子,掷向她所属意的男子,对方如果同意,并在一定期间里送上礼物来,二人便可结为夫妇。这里正是一首掷果时女子们唱的歌。”又说:“《摽有梅》亦女求士之诗,而摽与投字既同谊,梅与木瓜木桃木李又皆果属,则摽梅亦女以梅摽男,而以梅相摽,亦正所以求之之法耳。”诗歌以女子向所喜爱的男子抛掷梅子,梅子越抛越少而所悦之人没有回应,因而充满了焦灼、急切和盼望。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讲一个男子得到心爱的女子所赠送的木瓜、木桃、木李后决定回赠以各种佩玉,表达永结同心的意愿。古时候,“男任狩猎,女任采集”,所以“蔬果之属为女子所有”,女子要向心上人表达爱意,通常会赠送瓜果。至于动物类的馈赠则是更加珍贵的,《诗经》中《国风·召南·野有死麕》这样写到: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这首诗歌描绘了质朴率真爱情。当我们感受诗歌的美,遥想先民生活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这首诗歌中的定情信物:獐子。獐和鹿,都是古人求亲的时候必备的礼聘之物,诗中引用这獐和鹿含义深刻。

当川菜以一道水煮鱼洞开城门,乘风破浪入主全国大半壁餐桌以后,嗜辣变成了很多人的时尚。但如今的辣已不过瘾,“加花椒”“要麻”“要中麻”“要大麻”之声此起彼伏。

在胡椒、辣椒还未到祖国之前,土生土长的花椒已在祖国的千家万户麻香了千年之久。远在春秋时代,花椒就因其香气浓郁、果实累累,被看做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并用花椒赞美那些子女众多的母亲。

花椒是常见的香料,新鲜的花椒可以入馔,与生胡椒粒一样,干燥后的原粒可以拿来调味,给菜肴带去麻麻的口感,磨成粉的话,用起来更方便。在厨房师柜中放些花椒粒,蚂蚁什么的就不会来了。放在衣橱里,便相当于樟脑的作用。

当我们今天谈及定情信物的时候,花椒,竟然也是定情信物。《诗经·国风·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谷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谷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枌,fén,一种榆树。

说一位男子邀请一个女孩子在某一天跟他去南边的郊外参加舞会,女孩子欣然前往,然后送了一束花椒给他。诗歌中有句:“椒聊之实,藩衍盈升。”花椒因为籽多,就被古人借喻为“妇女多子”的意思,女孩子送男子花椒就表示愿意与他成婚生子的意思。
  
到了汉朝,据《汉官仪》记载,在皇帝后妃们居住的房屋里,以花椒和泥涂壁,称为“椒房”,意思是指温馨、幽香和多子。可见那时用花椒作为装饰材料,是多么地有文化和档次。
  
椒房殿是西汉时期都城长安的皇后所居住的正殿。之所以命名为椒房殿是因为宫殿的墙壁上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颜色呈粉色,具有芳香的味道且可以保护木质结构的宫殿,有防蛀虫的效果。又一说,是因为椒者,多籽。取其“多子”之意,故曰:“椒房殿”。

资料表明,中国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佩戴戒指。到秦汉时期,妇女佩戴戒指已很普遍。东汉时期,民间已将戒指作为定情之物,青年男女往往以赠送指环表达爱慕之情。到了唐代,戒指作为定情信物就更加盛行,并一直延续至今。月光石戒指

据悉,戒指起源于古时的中国宫廷。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记事。戒指是一种“禁戒”、“戒止”的标志。当时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后宫被皇上看上者,宦官就记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当后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给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

后来戒指变成结婚的信物。14世纪,欧洲女性戴戒指普遍起来。戴在哪个指头上,也有一种约定的习俗:食指表示想结婚即表示求婚;中指表示恋爱中;无名指表示已订婚或已结婚;小指表示独身。大拇指一般是不戴戒指的。戒指一般应戴在左手上,这也是世界各国所接受的习俗。

为什么戒指成为定情信物呢?说法还真不少:
  
野蛮说:据说是古代抢婚演绎的结果,当时,男子抢来其他部落的妇女就给她戴上枷锁。经过多少年的演变,枷锁变成了订婚、结婚戒指,男子给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归我所有。
  
崇拜说:戒指源自古代太阳崇拜。古代戒指以玉石制成环状,象征太阳神日轮,认为它象太阳神一样,给人以温暖,庇护着人类的幸福和平安,同时也象征着美德与永恒,真理与信念。婚礼时,新郎戴金戒指,象征着火红的太阳;新娘戴银戒指,象征着皎洁的月亮。
  
实用说:这得追溯到3000多年前,那时还没有戒指。由于埃及的统治者有将代表权贵的印章随时带在身上的习惯,但又嫌拿在手上累赘,于是有人想到镶一个圆环,把它戴在手指头上。天长日久,人们发现男人手指头上的小印章挺漂亮,于是不断改良,并演变成了女士的饰品。
  
禁忌说:戒指异名“指环”,史书中称“约指”、“抠(左边应为‘弓’)环”、“手记”、“代指”等。最初,戒指是宫廷中后妃群妾用以避忌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有了身孕或其它情况不能接近君王时,皆以金指环套在左手,以禁戒帝王的“御幸”,平时则用银指环,套在右手。后来,戒指传到民间,去其本义,以为美观,久之便留成风气。明代都邛《三余赘笔》记曰;“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于戒指妇人指间,谓之戒指。”从字面分析“戒”字含有禁戒之意。因此,妇女在当时政指环,并非为了炫美,也非为了装饰,而是以示警慎,起着禁戒的作用。

自古以来戒指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因此它的戴法很有讲究。按照中国的习惯,订婚戒一般戴在左手的中指,结婚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若是未婚姑娘,应戴在右手的中指或无名指,否则,就会令许多追求者望而却步了。

按西方的传统习惯来说,左手上显示的是上帝赐给你的运气,它是与心相关联的,因此,将戒指戴在左手上是有意义的。

手镯可以算是人类最古老的饰品之一,这在旧石器时代后期的许多出土实物中可以得到佐证。商周至战国时期,手镯还没风行开来,仅为贵族佩戴,材料多为玉石。西汉以后,由于受西域文化及风俗影响,佩戴之风日渐盛行,并开始大量使用金属材料。隋唐至宋朝,基本普及,称之为必须臂钏。唐宋以后至清朝民国,亦一直盛行不衰。而如令,科技高度发展,小小手镯的样式材料更是繁复精巧,手腕上的审美已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手镯在古代称谓繁多,有腕钏、臂钏、约腕、腕阑、跳脱等。不少称谓还可顾名思义,唯独跳脱有点生僻,那只是汉魏时期的流行名称,后来式微,只在书文里延用。比如,宋代计有功在《唐诗记事》中记载:唐文宗某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群臣皆答不上来,文宗便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在清代小说《红楼梦》里薛宝钗也有诗句延用曰“淡淡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汉繁钦在《定情诗》中说:“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契阔是聚散离合的意思,引用自诗经名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就让手镯背负上了海誓山盟的重托,一腕光泽,也是一段尘缘,无论时间走得多远,都可牢牢跳跃在手上。

手镯作为定情信物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婚嫁习俗里也可见一斑,唐来以后曾一度有着“无镯不成婚”的规矩。在这里,手镯被赋予了许多含义。佛经有云:是在臂者,是人能成一切善事,最胜清净。手镯便具有了驱凶辟邪、祈佑平安的宗教色彩,这就让小老百姓佩戴时有了敬畏的深意,在婚配时代表约束代表忠贞不渝;手镯的圆形则意为永无终结、永环永圆、相爱永无止境,在婚配时代表圆满代表幸福和谐。

梁朝时,陶弘景在《真浩》中有记述仙女萼绿华在仙凡别离时赠羊权金玉跳脱的故事。而最有名的莫过于《梁祝》,祝英台下山前去跟师母说自己是女儿身有意于梁山伯时,将白玉手镯作为信物请师母转交给梁山伯。只是奈何情路坎坷,她与他到底生不能同枕,便死也要同穴,最后化蝶双双,昼舞花问树丛,夜随星月共眠。这些都是关于戒指美好的传说。

绕腕双跳脱,环中有情,情中有心。它们在一个个女子的皓腕上或银白、或金黄、或温黄、或翠碧,就像一场悠远绵延的浮世绘。在聚散离含之中,在经年潮湿的心窗内,它们便如一缕缕光芒,慈悲闪烁着,微微温暖着,却又让人忍不住嗔怪,天若有情天亦老。

同心结的历史渊源

首先,同心结是"牵巾"时的主要道具。据北宋的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新娘迎娶到男家时,两家各出一根彩段绾成同心结,男女各执一头,相牵而行,拜谒祖先,然后夫妻对拜。"牵巾"则是以同心结相牵。南宋时,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也详述了牵巾的内容。首先是负责婚礼的礼官请出男女新人到堂中参拜,新郎披红挂绿,手持槐树木所制的木筒,牵着同心结倒着走,另一端新娘面向男方而行。到中堂时,由男方的女亲用枰或机杼挑开盖头,新娘方才露出花容。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之后,还要拜家神、家庙,行礼参见诸位亲戚。礼毕之后,新娘又牵着同心结倒行,牵新娘回新房,行交拜后坐于床。

其次,婚仪的另一程序"合髻"也要用同心结。《梦粱录》中写道:"男左女右结发,名曰合髻,又男以手摘女之花,女以手解新郎绿抛纽,次掷花髻于床下,然后请掩帐。"合髻实际是男女各剪下一缕头发,结成同心样式的髻,然后与新娘的花一起,掷于新床下,以青丝系同心。
  
再次,喝交杯酒也要用同心结。《东京梦华录》:"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于床下,盏一仰一合,欲云大吉。"即用同心结拴在两个酒杯上,交臂而饮。酒喝完后,与花冠掷于新床下,如果酒杯一个仰,一个覆,就是大吉的征兆。

除在婚仪上,同心结还更多地出现在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达对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的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将腰带结成同心结样式,作为各种腰带的结饰。如韦庄的《清平乐》,写女主人公长期望郎而郎不归,独守香闺愁怨思深的心情:"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也有将同心结作为佩饰:"不知今夜月眉夜,谁佩同心双结倚栏干?"(冯延巳《虞美人》),或把同心结作为束发的带饰,如李商隐的《李夫人三首》之一:"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同心结还被用于房中的装饰,如温庭坚的《更漏子》之四:"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乡衾。",李白的《捣衣篇》中有一个独守空闺思念远征的丈夫的少妇房中,就是如此摆设:"横竽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床头的同心结,总是恩爱情深的证物,但一旦爱易情逝,同心结便格外让人难忘,如李白的《去妇辞》:"君恩既断绝,相见何年月。悔倾连理枝,虚作同心结。"同心结,同时还常被用来作为传送情意的信物,如明代邝露的《赤雅》、清代檀萃的《说蛮》:"五丝同心结,百纽鸳鸯囊"。最后说下同心结的一般样子,是两股彩绳绾成连环回文的形式,然后再抽紧而成,后来又发展成为同心方胜,---即折叠成扁平条状的两根锦带按同心结的结法编成长方形。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里说"把花笺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即是把信笺彩纸折成同心结形。

用锦带制成的菱形连环回文结,表示恩爱之意。梁武帝《玉台新泳·所思诗》:“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也叫同心方胜。《西厢记》三本一折:“不移时,把花版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

香囊就是一个盛香料的小囊。佩于身或悬于帐以为饰物。自古有之,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文学作品对于香囊的记载:

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宋秦观《满庭芳》词:“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红楼梦》第八七回:“小几上却搁着剪破了的香囊和两三截儿扇袋并那铰拆了的穗子。”

晓立《节序·风俗和艺术》:“五月初五端午节,艾叶遍插,龙舟竞渡,孩子们额头点上雄黄,姑娘们巧手做着各种彩色粽子、香囊。”

将古代生活呈现于今天,总是充满神圣感和仪式感,让我们这些后人称羡,香囊便是一桩。古代人阔袍长袖,轮廓宽大粗放,就需要一些细节上的讲究。香囊在精制、美丽之外,就挽了一个很考究的结。

今天的服饰多以简约为第一要义,香囊的佩带,自然无法找到可以依赖的对应物。其实,女子穿长裙,腰际可以挂一件有缨络的香囊。只是现代人大都缺乏温润的心境。香囊又叫香袋,也叫荷包。起初是辟邪之物,“五月绣香袋”曾经是全国各地的风俗。

  

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繁钦诗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写作“佩”。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周礼·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子佩白玉而玄组授,诸侯佩山玄玉而朱组授,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授,世子佩瑜玉而綦组授,士佩瓀玫玉而缊组授。”更是把玉佩上升到礼法。

玉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五经通义》说玉“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孔子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节。《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古人给美玉赋予了那么多人性的品格,以至于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所以《诗经》里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这就是“结缡”,它后来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清闻人倓《古诗笺》中把“美玉缀罗缨”解释为“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古代女子为心仪之人的佩玉结缀罗缨,心意昭昭。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写宝玉和黛玉怄气,将颈上的通灵宝玉一把拽下又摔又砸,惹得黛玉大哭,袭人劝宝玉“你不看别的,你看看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给同林姑娘拌嘴的。”一句话又让黛玉伤心不已,顾不得病抢过玉来,用剪子将自己给宝玉结的穗子剪成好几段。书中有道“不是冤家不聚头……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一对痴情的人何苦来这样相互折磨,其实林妹妹的一番情深都在这玉玦上,宝哥哥怎么会不知道?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