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07月22日讯】本周的新闻焦点,无疑是微软公司。
世界杯结束了,但围绕世界杯的大数据预测却火了,而且将百度、微软和谷歌一起放到了风口浪尖上。根据预测的结果,在本次世界杯的全场64场比赛中,百度的预测排名第一,微软排名第二,而被公认为搜索信息能力最强的谷歌排名第三。这个结果让国内许多媒体兴奋不已。许多媒体刊文认为,世界杯预测的结果,说明百度大数据引擎为核心的“百度人工大脑”,已经可以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和微软、谷歌的“微软人工大脑”、“谷歌人工大脑”同台竞技,还可能胜出。
有意思的是,对于百度预测获胜,微软并没有做出回应;相反,当有媒体提出“微软输给百度但战胜了谷歌,说明微软在进步”时,微软却立刻进行了反驳。7月16日,微软研究院发言人公开表示,“微软大脑”的核心、深度学习系统——名叫Adam(亚当)已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和先前的“谷歌大脑”做对比,如果说“Google大脑”能在看完一周Youtube视频后,识别出猫,那么Adam可以识别出猫及猫的品种,并且使用的机器数量只有之前的三十分之一。换句话说,目前如果“微软大脑”是“人”的话,“谷歌大脑”还只是一只“猴子”。
就在微软放出“豪言”的第二天,也就是太平洋时间7月17日早上5点,微软释放了另一重磅消息,CEO纳德拉宣布:微软将在接下来的一年内裁员一万八千名。这一消息让业界尤为关注,因为这是微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同时这次裁员彻底清除了收购来的诺基亚设备部门,并将其功能机业务、尚在萌芽阶段的Android手机业务——Nokia X全部淘汰;这意味着微软以后将只专攻winMobile手机。
随后微软又宣布关闭旗下xbox娱乐业务办公室,这说明微软未来的战略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微软此前希望通过Xbox的原创内容来吸引更多的用户购买其的游戏和服务,Xbox也将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然而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随着同样专注于游戏的索尼PlayStation 4的销量超过Xbox One,纳德拉已迅速调整了主攻方向。
微软断腕 让“大象跳舞”
干掉了收购的nokia手机,调整了以游戏内容为核心的主攻方向,微软下一步的核心战略是什么?众所周知,微软最核心的业务是分布在全球的大型企业用户,微软为之服务已超过了30多年;而微软最缺的是什么?当然是2007年iphone推出后让微软软件帝国坍塌、并让微软痛失个人移动用户市场的移动终端及其云服务。今年年初的IDC预测数据显示: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再过4年,即2018年,微软移动终端winMobile的市场占有率也只有可怜的8%,其他92%的手机为安卓和苹果。而全球移动个人用户数在2012年底就彻底超过了桌面PC用户数,微软的未来之路举步维艰。
因此,新任CEO纳德拉列出了新微软的定位:将微软建设成为“生产力和平台公司”,并以“移动优先“、“云优先”为全体员工的目标;彻底抛弃前任CEO鲍尔默所制定的“设备与服务”核心战略;同时向公司积弊已久的“设备与服务”企业文化发出挑战。此次裁员18000员工只是纳德拉要做的第一步,这也标志微软这艘大船在纳德拉带领下正在往全新的目标和定位启航。
纳德拉的举动被业界称为“让大象起舞”:纳德拉从微软的软肋“移动”出发,如何带领团队创造奇迹战胜生态链已无比强大的谷歌和苹果?更重要的是,抛弃了鲍尔默“设备与服务”核心战略,如何能安抚、支撑好其核心业务──全球大企业用户、并辅之以全新的设备与服务策略、并让各大企业为之放心呢?
核心业务 腹背受敌
就在纳德拉还未对业界透露未来他对大企业用户的战略时,苹果已经对企业用户市场出手了。
7月17日,苹果正式宣布将和IBM公司合作,出击目前苹果几乎唯一的薄弱点——企业市场,而直接指向的目标正是微软的“地盘”:企业用户。
微软的前任CEO鲍尔默曾表示,如果苹果和IBM组合将形成微软期盼已久的梦幻战略:“最强设备+最强服务”。这对前10年因为桌面操作系统和PC机竞争的你死我活的对手,为了双方的未来,最终缔结“秦晋之好”。在过去的的10年中,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领导下最终创造了奇迹:将硬件设备做到极致熬过了困难期,用iPhone手机硬生生的将微软的PC用户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用户,微软帝国从此“塌陷”;而IBM则放弃了PC市场,将其卖给了联想,实现了从PC厂家到智慧产业──服务行业的华丽转身,并将其做到全球最强。
对此,纳德拉将如何应对?业界也在拭目以待。
大陆市场 谁将胜出?
可以预计的是,无论各大厂家在企业市场和个人用户市场如何争夺,中国大陆市场必将是各大厂家的必争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赢得大陆市场,是赢得未来的重要参数,也是验证各大厂家生存能力的“试金石”,因为这个市场不仅拥有全球最多的用户──超过13亿的国民以及数以亿计、随时与大陆保持联系的海外华人;而且这里的市场竞争尤为惨烈──不论是技术还是成本;此外还有极其严厉的政府信息监管制度。
那么对于世界杯大数据预测的三甲:百度、微软、谷歌,它们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又将如何呢?
先看百度。在最主要竞争对手谷歌2008年被迫退出大陆市场后,其业务在大陆得到飞速发展:──百度搜索、百度文库、百度视频……等等,控制了绝大多数大陆互联网的入口流量;同时,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也得到长足发展,这场世界杯预测的精彩亮相就是明证。
然而,对于正期望走入国际的百度来说,目前的成果并不能代表将来。百度目前的策略和当初的谷歌如出一辙:通过控制桌面和移动互联网入口,包括和政府部门配合,尽可能多的获取各类数据(包括用户数据和其他数据等),做到数据“一家独大”而后实现“赢者通吃”。然而看看谷歌现在的窘境:因为控制了太多的数据而深陷“隐私”问题泥潭:被誉为谷歌未来产品的“谷歌眼镜”,在今年6月26日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几乎都没有出镜;而回想2012年大会上谷歌高调推出谷歌眼镜──让明星佩戴谷歌眼镜从直升飞机上跳伞航拍世界的壮举,可以预想不久的将来:随着中国大陆民众的公民意识逐渐提升、自我隐私保护的意愿不断高涨之时,目前正在和政府部门合作,将大陆民众的各类数据(如出行、家庭、好友、通讯、银行、健康等等)整合到自己的大数据引擎的百度公司,未来面对大陆13亿民众关于“隐私”方面的压力绝不会小。因此,对于目前占尽“天时”优势、且正雄心勃勃走向世界的百度来说,未来之路真可谓“且行且珍惜”。
再看谷歌。尽管当初因不配合北京政府的新闻审查而退出了大陆市场,而且现在正因”隐私“问题而备受各界指责,但它却从来没有被中国民众所忘记。对许多大陆民众而言,如果查询信息,他们会首选谷歌,有时甚至会”翻墙“使用境外的谷歌搜索,原因很简单:谷歌虽然获取了大量用户“隐私数据”,但谷歌搜索提供了更加公正、客观的搜索结果,且不受政府的“新闻审查”干预;而这一点不仅百度做不到,连微软也都没有做到──如果你在海外,使用微软必应去搜索某“敏感词”,你会发现搜索到的结果是经过“敏感词”屏蔽的,用百度搜索的结果更是如此;反过来,如果你用百度搜索可以搜到某“敏感词”相关的信息时,往往标志着政府即将释放和该敏感词相关的“重大信息”。从这一点来看,谷歌占据了“人和”,如果有一天能重返大陆市场,它能极大地帮助谷歌“收复失地”。
最后看看微软。在2007年前的20年中,微软的操作系统软件几乎进入了大陆的千家万户,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服务,一直持续到现在,这无疑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此外微软同北京政府一直保持良好关系,微软前CEO比尔盖茨也多次在博鳌会议上盛赞北京政府取得的经济成就。然而近期这种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第一代人工智能产品微软小冰因“新闻审查”而被腾讯全部绞杀;在美国通缉大陆军方黑客后,北京政府立刻宣布大陆政府机关停止使用新一代的微软操作系统。这说明一旦北京政府对美国政府不满时,微软也照旧会成为牺牲品。
因此,要想在未来赢得大陆市场,纳德拉要做的可能还不仅仅是“移动优先,云优先”;重新找回微软在科技初创时的严谨和创新,抛弃政客的圆滑,让微软新的企业文化,被广大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受,或许这才是重中之重。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