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人与黄芪的故事(图)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诗中的王孙也是一味古老中药的别名。黄芪称为王孙,见于与王维同朝的甄权的《药性论》,转载于明朝药物学家所著的《本草纲目》,黄芪,旧作耆,长也,被李时珍称为补药之长。黄芪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作用。黄芪有广泛的应用,受到不少名人喜好。

柳太后与黄芪

《旧唐书·方技传》记载唐朝许胤宗在南陈新蔡王手下做官时,柳太后突然患中风说不出话来,请遍名医治疗都没有效果。柳太后因为口噤不能服药,眼见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众医束手无策,新蔡王更是心急如焚。而精通医药的许胤宗不但不着急,反而提出用热汤气熏蒸法为太后治病。于是用黄芪、防风两味药煮汤数十斛,放到柳太后的床下,药汁弥漫,烟雾缭绕,柳太后当天晚上就能说话。以后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太后便康复同以前一样了。

柳太后猝患中风,是因年老体弱、气血失调的结果。而黄芪性温,善补气升阳、固表行滞防风性微温,善散风胜湿止痛。李杲说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二者相伍,既能补气固表而健体,又能散风行滞而调气血,恰中病理。再加上热蒸气既能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又能润肌肤、开毛窍,促进药物成分的吸收,故能在较短时间内收效。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