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标点符号

由于过去没有标点符号,一段诗文,不同的念法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歧义。于是有趣的事情也就接踵而来了。

我们今天看书报写文章都离不开标点符号,在读、写中几乎是不可或缺了。  
 
但这个东西并不是我们的“国货”,它不仅是“舶来品”,而且是“全盘照抄,照搬西方的那一套”,并无一点“中国特色”。所以上世纪初刚在书报上使用白话文和标点符号时,守旧的先生们一个个痛心疾首,恨得咬牙切齿,大骂这破坏了中国的传统,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如果今天还有人发这种高论,大概是要让别人笑掉大牙的了。 

由于过去没有标点符号,一段诗文,不同的念法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歧义。于是有趣的事情也就接踵而来了。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果没有标点符号,我就可以这样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前面是问哪里在卖酒,后面就是问哪里有放牛娃了。据说清代乾隆皇帝叫大学士纪晓岚在他的御扇上题诗一首。纪就给写了一首唐诗在乾隆的扇子上。那是王之涣的《凉州曲》: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位大学士那天不知是哪根神经短了路,把第一句末尾一个“间”字漏掉未写上。写完又未检查就交给了皇上。乾隆一看,这怎么写的?便问纪晓岚“把你写的读给朕听听”。纪接过来一看,知道惹下大祸了。封建时代这叫“欺君之罪”,可以杀头的。好在当时没有标点符号,纪大学士人又聪明便说“微臣写的是一首词”,接着便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引得乾隆哈哈大笑,明知他是胡扯,但念其才思敏捷,而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平日和领导的关系也不错”,所以便笑过了事。 

另一个故事是说过去有个富翁,极其吝啬,又想儿子金榜题名,又舍不得花钱请塾师教儿读书。 

比如人家一年付老师20两银子,他只付十两,伙食又开得差极了。所以谁也不愿去应他的聘。后来有个穷秀才,自告奋勇去说“我不要钱,有饭吃就行了。你不相信,我们先下合同文书好不好?”。富翁大喜。于是秀才便在合同文书上写道: “无鸡鸭也好无鱼肉也好青菜萝卜断不可少一个学钱我都不要”。 富翁高兴极了,马上就双方画押签字定了下来。  
 
谁知上课第一天,就向富翁提出抗一说他伙食太差了。富翁说“咱们立有文书为凭你吵什么”?于是把文书拿出来念了一遍。秀才大叫“你不通文理,错,错,错!听我念给你听:无鸡,鸭也好;无鱼,肉也好;青菜萝卜断不可,少一个学钱我都不要。就是说钱不给够,少一个也不得行”!  

富翁无奈只好认账。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