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代帝王的印章为什么称为“玺”?(组图)

 2014-04-07 13:3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清康熙御用碧玉玺“康熙御笔之宝”(网路图片)

印章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悠久,集实用与玩赏于一身。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存在,方寸间充分体现了古人超凡的智慧、精湛的雕刻技巧。

那么,为什么古代帝王的印章称为“玺”呢?

印章,又称为图章,古人称“”。如《小尔雅》上载:“玺谓之印。”及东汉蔡邕《独断》曰:“玺者,印也。”秦朝前,无论尊卑印章都泛称为“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章专称为“玺”,臣民只能称“印”。

此外,据考证古代用玉作印始于战国时代。秦时,皇帝用印多为美玉刻成,并饰以龙纹及虎形印纽,故又称为“玉玺”。如蔡邕《独断》中载:“天子玺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及《说文解字》:“玺,王者印也。”

另据《后汉书.徐?传.章怀太子.注引卫宏》上记载,秦始皇获蓝田玉雕为印信,其印纽上盘有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称为“秦玺”。


虫鸟篆字所刻的“秦玺”(网路图片)

到秦王子婴降汉时献出了“秦玺”,汉高祖即位后就佩带此印,世世相传,称“汉传国玺”。后来,唐朝时改称为“传国玺”。历代帝王都以得到此“传国玺”为符瑞,视为“君权神授”的正统象征。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使“传国玺”屡易其主,也因而辗转流失,实令人惋惜。

据专家考证,印章出现始于商朝后期或商周之间,在战国时代逐渐盛行,而完备于汉朝。印章可分为官印、私印,各代表了官府及私人的往来凭证。印章随着朝代不同,也有多种不同名称。

先秦前,官、私印都称“玺”,是印章最早的名称。“印”,最早出现于秦官印中,而汉朝有官印制度,诸侯王用印称为“玺”,列侯、御史、中二千石官吏称“章”,千石至四百石官吏则称“印”。

汉朝的将军用印,一般都不称“印”而叫“章”,故汉印中比较特别的是“将军印”。将军印往往于军事行动中因需要而临时任命将军,并以刀在印面仓促凿成印章,故称之。唐朝时,以印的大小来区分官位高低。武则天篡位后,认为玺与死近音,故改玺为“宝”。唐以后,玺、宝并用,官、私用印又有记、押、关防等名称。

古籍《释名》曰:“印,信也。所以封物为信验也。”另东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及《说文》上载:“印,执政所持信也。”所以传国要玉玺印,皇帝诏策、官爵任免、命令发布、通关边防都要用印,私人交易往来合契、书画落款也要用印。

由此可知,印的内涵就是“信”,即昭诚信,代表本人,也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来源:网文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