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央行总部大楼(看中国配图)
【看中国2014年02月23日讯】(看中国记者万厚德分析报导)2012年7月欧洲央行(ECB)所筹划的债券收购计划──“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utright Monetary Transaction,简称OMT),2014年2月7日遭到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质疑,并请求欧洲法院(ECJ)判决该计划的合法性,让原本稍事平息的欧洲市场再起波澜,汇价一度应声走软。虽然此一计划始终受到德国央行的抵制,但市场普遍认为,撙节措施的成效已让欧元趋稳并成为国际避险工具,类似美国QE的OMT适时的推出,将让欧洲经济获得足够的增长动能,并走出通缩的阴霾。
倣傚QE推OMT 心战喊话收效
为解决欧盟因处理债务危机导致经济一蹶不振的问题,ECB多次宣布降息,试图透过引导市场利率调降方式,刺激经济增长。然而事与愿违,南欧国家的公债殖利率却不降反升,最终使得ECB运用降息来引导市场利率下滑的机制停摆。市场分析指出,这是因为ECB并未清楚认知欧洲市场所担忧的并不完全着眼于资金充沛的与否,而是导致经济不振的元凶──主权债务的这个烂摊子,是否能够获得充分的支撑。降息失灵后,ECB总裁德拉吉立即改弦易辙,仿效美联储的QE量化宽松,推动欧洲QE版:OMT,宣布无限制收购主权债务。自2012年7月26日透过媒体公开此一讯息到该年9月6日ECB方才正式公布计划内容,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成功让西班牙、意大利的公债殖利率大幅滑落,ECB却不费一兵一卒。
但OMT果真是挽救欧洲经济的万灵丹吗?收购的模式真是无上限吗?至少德国央行不这么认为,也不同意这么做。
违反市场机制 德国央行力抗
德国认为,处理欧债危机与提振经济问题上,应在撙节措施的运作下,回归市场的机制。前者是国家财政的结构性改革,后者是依据市场对主权国家的财政认同程度,决定公债殖利率的高低。但OMT设计的原则却是违反了这个机制。无限制的购买这些有问题的主权债务,只是纾解了这些国家的压力,导致政府改革的延宕,使得问题愈加严重最终不可收拾。在德国央行的压力下,ECB不得不修订了OMT的计划内容,在执行上采取申请制,由受纾困国主动提出,ECB才可启动对该国主权债务的收购;在收购限制上,仅收购3年期以内的短期公债,直到市场殖利率回到ECB满以区间立即中止,而非全部无限制收购;在条件上,必须由3驾马车(ECB、欧盟、IMF)来订定该国财政改善的目标并监督该国改革进度,未达标或不肯接受者,立即取消收购计画,此点无异于撙节措施的监管机制;在预防印钞导致通膨的疑虑上,ECB将发行可于市面流通的可转让定期存单(NCD),以回收市场多余的钞票。
相较QE严苛许多的OMT机制公布后,虽遭致许多批评,但立即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心理效果,却是不言可喻,即令OMT仅属草创,在不费一文钱的情况下,就让主权债务最为严重的西葡意3国公债殖利率即刻下降,西班牙甚至已跌至2012年高峰期的一半,让饱受撙节压力的这些国家,在财务借贷与利息支出上获得喘息的机会。
德承担巨大风险 OMT成统一绊脚石
不过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可能,德国央行依旧未对ECB的OMT松手,即便是总理默克尔已经同意了该项计划。原因之一是,OMT正式启动后,虽然各银行得以出脱问题公债,改善其资产负债表,提高放款意愿,但相对的,ECB所收购的问题债券风险却将转嫁幕后股东,而因此受害最深的,将会是最大的股东德国。根据资料统计,德国对欧盟其他国家债权总额已逼近8千亿欧元,其中西班牙已超过4千亿,意大利近3千亿,希腊则超过1千亿。
原因之二是,德国对欧债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是财政统一,然而OMT的推出却成了这条路上的绊脚石。究其实,财政不统一的确是欧元区在设计上最大的缺陷,希腊当初就是钻了这个空子,放任财政赤字的恶化大搞经济大跃进,公债殖利率甚至一度与德国这个欧盟最大经济体相当,最后终于泡沫化触发欧洲这场大灾难。虽说在2012年欧元区国家取得了统一财政的共识并成立财政统一联盟,但随后的谈判,却是旷日废时,各国对于完全交出财政权根本是各怀鬼胎,同床异梦。也因此,分析表示,这无疑是让德国认为,OMT根本只是欧元区一些不情愿交出权力者的缓兵之计。
德国经济学家指出,即便德国认为OMT已违反了ECB不得以货币融通预算的禁令而一状告上欧洲法院,但一向支持欧元的欧洲法院,不太可能拒绝、或限缩OMT的权力。分析也认为,在撙节之后的欧盟已陷入市场对当局失去信心所导致的经济衰退局面,而OMT的推出,确实能够让握有大批避险基金的银行业者,在ECB的承诺下大胆投向高收益的企业体系。OMT的确存在结构上的缺陷,但所带来的信心恢复成效却是有目共睹的,即便条件是如此严苛。难怪市场要恭维德拉吉,说她比起前任的ECB总裁特里榭,要精明得多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