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人的三不争:不与天争不与地争不与人争(组图)

【看中国2013年11月08日讯】在瑞典,我常看见一种很大的狗。任何想攻击它或它主人的人都会三思而后行。因为它是那样的强壮,比我国的藏獒还要强壮,以至能将任何攻击它的人轻而易举地撕得粉碎。可是这种狗却非常温顺,对人友好,所以人们在和它打交道时,都不得不怀着一种敬意或友好的心态。瑞典这个国家就像这种大狗,它拥有世界上强大的军事科技,无论是陆军、空军还是海军的战斗力,都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即使是二战时的希特勒德国和冷战时期的前苏联,也对它敬畏三分。但是瑞典却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两百多年来,在历次战争与争端中均保持中立,它不仅不欺负人,还常为别人被欺负抱不平。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当年中国大使馆被美机轰炸后,所有瑞典人都异口同声地谴责美国,并对中国表示同情。可是当中国的年轻人在美国大使馆前高喊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摇头,因为他们不相信美国是个喜欢侵略别人的国家。不仅如此,瑞典还非常厚道和乐善好施,曾仁慈地接收了很多来自世界的难民,以至它的国民有百分之三十是难民构成。

很多人最初认识瑞典时,总会认为瑞典人的这种厚道与仁慈是装出来的,但是有两件不起眼的细节,却足以推翻这种基于自身狭隘心态的推断。一件就是这里的鸟,无论是鸽子还是麻雀,都不怕人,如果这里的人是假厚道,那么这里的鸟就会“说实话“。另一件就是这里的熊不咬人,除非在你对它有威胁时,它一般对人不具有主动攻击性,原因就在于这里的资源太丰富,熊可选择的食物很多,而要捕食像人这样具有高智慧的对象,对它来说是一种成本很高的选择,更何况这里的人对它们历来都很友好。对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

在我的母校有一个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里蕴涵着 “强大”的真实含义。

因为一个人如果只知自强不息,却不知厚德载物,那他永远只是一个强而不大的小人物。今天归结瑞典人的厚德载物就是两个字--“不争“。这种不争不是因它的软弱而不争,恰恰是因它的足够强大而不争:一方面,它强大而与人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别人因它强大友好而不敢与之争,只能乐于与之交好。一个国家能达到这样自强而不争的境界,才是一种真实的强大。

瑞典人的不争具体表现在“三不争”上。

一是不与天争。对瑞典人来说,没有争分夺秒这个概念,他们做事一向很有计划,一般事宜提前两个月就把日程表安排好,不会临时抱佛脚。即使是紧急情况,也能从容不迫,临危不乱。瑞典人很注重休假,他们很少在假期加班。自然上班时,也能一丝不苟、有条不紊、高效率地干完工作。只有那些缺乏计划,不先动脑筋结果劳而无功的人,才会去“争分夺秒”。

二是不与地争。瑞典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意到保护环境和资源,即使在成为世界最富10个国家之一的今天,它的绿化率还超过了70%,号称欧洲的绿肺。在瑞典很少看见鳞次节比的高楼大厦,因为他们不会为了虚假的繁荣,而牺牲森林和文物建筑。他们的环保意识从幼儿就开始抓起,无论是卧室的卫生间还是深山老林中的厕所,都是一尘不染。炎热的夏天,空调中的热气不像中国城市那样排到大街上引起温度升高,而是排到地下热水供应系统中循环使用。在瑞典的公路上,我们很少见到那种“排气性比较好”的truck(中国常见的卡车),货物运输大多由底盘较低而长的lorry承担。任何车辆进入城市前都必须洗车,否则就会被施以重罚。瑞典人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真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三是不与人争。瑞典是一个资源相对于人口比较富裕的国家,这固然使它人民的生存压力远远不如类似中国那么大,但要使几乎所有人都变成心态平衡,不具攻击性的“善良人”,却需具有资源分配与安排上的特殊智慧和新观念。

1、在分配制度上,瑞典是高福利的国家,即使是失业人也能每月领到在北京上海也不算低的救济金;医疗保险全由国家包干,最下层的人也能在充满人性化的医院中获得最人道的医疗待遇;这里贫富差距不大,由于国家的优惠政策,老百姓不愁住不进宽敞舒适的房子。能够作到这些的原因,一是它的高税收与高福利挂钩政策,二是它实行福利与工作收入挂钩政策,很好地解决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在对待失业问题上,瑞典人很少以一刀切的减员增效方式来增大失业压力与社会矛盾,而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来发展经济和解决就业。人们选择职业是根据自己兴趣而不是生活压力,学术界进行争论也是对事不对人,不会因别人和自己观点不一致,就认为是对自己生存空间的挑战。在瑞典,维护一条公路段往往只需几个工人,但失业率并未因效率提高而增加。瑞典有竞争,但没有压力,因为他们的竞争是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胜利的竞争,而不是以损害别人为代价来换取胜利的竞争。

2、在观念上,瑞典提倡以人为本的精神。无论学校、工厂的办公地点,都有摆放食用品的冰箱和咖啡机,处处充满人情味。在管理考核上,鲜有包工头式从上到下的监督,多是从下到上的自律。瑞典犯罪率很低,全国八百万人口,每年不到一百人犯罪,而大多是因偷酒和自行车,及酗酒开车被抓的,暴力犯罪很少发生。有趣的是,对待少年犯罪者的办法,是把他们送到太平洋的小岛上去度假,让他们自我反省,因为瑞典人遵循 “性善论”理念,所以要想在这个国家当坏人,还真不容易。

瑞典这种自强而不争的理念也感染了欧洲其他国家。我在欧洲游学期间,总的来说发现欧盟各国人民的心态都比较平和并乐于助人,至少在援助发展中国家和保护环境方面,欧盟已经远远走到美国的前面。瑞典在申根条约之前,就已和北欧五国签订消除边界、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的北廷条约。现在包括瑞典在内的欧盟十五国中,人员流动甚至比我国受户口制度约束的各省市间还要自由得多。

“强大”就两个字,然而对其真实含义理解不够,使得人类在过去历史中经常生活在恐怖与压力当中。今天,瑞典人那种“自强而不争”的民族精神,赋予“强大”一词以真实的涵义,这对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中国而言,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首先,树立“自强而不争”的国际形象和发展理念,有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驳斥建构“中国威胁论“的理论基础。一个真正强大的中国,能让别的国家因它的强大而不敢欺之,因它的公正而敬之,因它的厚道而乐于与之交好。

第二,“自强而不争”的观念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心态。如我们改革措施中能融入这样的观念,老百姓将不会为竞争加剧和失业压力而恐惧,社会矛盾也得以缓解,人与人的关系会恢复和谐与信任的境界。

第三,“自强而不争”的观念,有助于促使那些西部大开发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去认真思考什么才是西部大开发的真正目标和模式?我们是打算建造一个混乱而污染的世界垃圾加工厂,还是还西部一个碧水蓝天?是让西部人民生活在竞争与失业压力的恐怖中,还是让他们在舒适悠闲的生活基础上,按自己的兴趣为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创造力和智慧?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