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一家与习仲勋的资料照片
【看中国2013年10月14日讯】北京高调纪念改革派习仲勋百年诞辰/BBC
10月15日是中共元老之一、曾力主改革的习仲勋百岁诞辰。中国各地高调推出一系列纪念活动。
中央电视台将在14-16日期间播出六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
官方媒体新华社称,这部文献纪录片的素材积累过程长达十多年,摄制历时近三年,拍摄行程十万多公里,遍及全国12个省份和多个海外城市。
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在文革期间曾经遭受关押,78年平反后在广东主政,大力提倡改革。
“奠基人”
习仲勋百岁诞辰之际,中国地方一些省市从九月下旬起也纷纷举行活动。
10月12日,广东省委举办习仲勋与广东改革开放座谈会,称习仲勋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前,陕西、甘肃等地也纷纷举行纪念习仲勋座谈会。中国媒体报道,习仲勋的儿子习远平出席了座谈会。
中共党史出版社还出版了《习仲勋文集》、《习仲勋纪念文集》、《习仲勋画册》。
风向标?
习仲勋生前是中共党内著名的改革派人士,在推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习近平上任前后的“蜜月期”,国内外舆论曾普遍期待他能继承父亲的遗风,推动中国的政治改革。
近期,在中国官方加紧控制言论,意识形态似乎“向左转”的同时,倡导政治改革的自由派人士开始越来越多地提及“习仲勋”这个名字。
此次中国高调纪念习仲勋百岁诞辰引起中国观察人士的普遍注意。有猜测说,这是不是中国领导层下步行动的“风向标”。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分析文章认为,中国官方隆重纪念习仲勋百年诞辰,有利于消减外界对官方可能“向左转”的疑虑。
不过,也有人质疑,习仲勋生前的最高职位不过是政治局委员、副总理,现在如此备受推崇是不是“父凭子贵”。
有中国网民在微博留言,“奇怪,在习主席上台之前怎么就没人大张旗鼓的纪念习老先生呢?”
习仲勋百年风暴来袭左右派哑然自保/多维网
习近平胞弟习远平连日来成了媒体镜头前的“常客”,肩负的使命只有一个,那便是为父亲习仲勋10月15日的百年诞辰作好舆论准备工作。截至多维新闻发稿前,这场百年风暴已经全方位铺展开来,既有陕西、广东、甘肃等地先后举行的座谈会,也有广州民间团体举办的书画展、中国邮政发行的《习仲勋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纪念文集,还有中央电视台预计当天推出的大型纪录片。
按照既定议程和中共惯例,中央层面的纪念活动也将在近期举办,通常是以纪念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习仲勋被中共官方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所以,不管是座谈会还是纪录片,都围绕着这一定性展开。这一点,从央视纪录片的简短预告中着重凸显的“杰出的革命家”、“坚定的改革者”可一览无余。
在陕西、广东、甘肃等地已经召开的座谈会上,习仲勋最小的儿子习远平成了绝对的核心人物。10月11日,习远平参加陕西省委省政府举办的纪念座谈会,并做了讲话。陕西省委机关报《陕西日报》12日予以全文刊登以表重视,也道尽了习仲勋一家与这片三秦大地颇深的渊源——习仲勋是土地革命时期陕北地区的领导人之一、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自身又是陕西富平县人。同时,习远平还讲述了父亲三次保护西安城墙的往事,以及生前经常念叨的陕北小米、关中面食、陕西秦腔和陕北民歌。
如果说习远平在陕西座谈会上的讲话只是突出父亲与陕西的渊源,那么同一天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头版的《父亲往事——忆我的父亲习仲勋》可谓是将习仲勋的起落人生做了一次全景式扫描,而且部分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得以公之于众。比如父亲如何教育自己学会“孔融让梨”,身在冤狱时如何磨砺意志和思想,在“奇葩”规定面前如何仰卧起坐“以毒攻毒”,16年后得以沉冤昭雪后与家人团聚的场景,受命于危难时又是如何杀出一条血路,以及在建立深圳特区时如何鞠躬尽瘁。不过,此篇深情并茂的长文让该报图片总监贺延光最震撼的是,身受迫害的习仲勋见到7年未见的儿子,第一句话竟问:“你是近平还是远平?”
无独有偶,《广州日报》和《北京青年报》的官方微博同时在“夜读”习仲勋中问候“晚安”。前者是对习远平纪念习仲勋长文的精彩段落转引,突出“习仲勋曾鼓励大学生对‘逃港’、‘偷渡’发表看法”。后者则从各地的座谈会出发,强调今天纪念习仲勋百年诞辰的意义之所在——“要记取‘文革’血的教训,力推改革开放,严防‘文革’悲剧重演。”
《北京青年报》所言甚是,因为提到习仲勋,人们会自然而然想到他在“文革”中受到的残酷迫害,被审查、关押、监护长达16年之久。也会联想到改革开放,不仅因为其在邓小平的授意下建立经济特区,为改革开放杀出了一条血路,而且习仲勋正是在提出改革开放旗帜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平反,得以重新回归中共政坛。
只不过,从目前来看,不管是座谈会还是习远平的讲述,更大程度上侧重于温故习仲勋的革命一生,而对记取“文革”教训、严防“文革”悲剧重演的部分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并未直接点破。
可以说,这是百年诞辰风暴前该有的平静。也可以说,这是握有大权的习仲勋之子习近平不愿意触及的敏感地带。对于“文革”的教训,从最早的决议到胡温时代不同场合的公开否定,民众早已耳熟能详。但习近平上任后,对“文革”的态度始终颇为暧昧,尤其是“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表态,一度引得舆论岌岌可危。后续进行的整风运动、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识形态领域的舆论斗争,均被看作是在沿着毛泽东的路线亦步亦趋。而在改革开放方面,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承诺姑且可以告慰大众,不过改革实际成效如何,还有待在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这块最大的试验田上进行检验。
相比于地方媒体的大张旗鼓为习仲勋百年风暴酝酿、造势,官方喉舌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则显得颇为低调。截至目前,只是在转引其他媒体消息,并未特辟专题栏目,也无独家文章问世。而在民间舆论场,讨论亦是寥寥,左右派哑然,众多昔日的活跃分子和意见领袖在风声鹤唳的舆论整肃面前集体有意识偃旗息鼓。
这也怪不得公知们,因为对习仲勋妄加点评,极有可能被胡锡进带领下的《环球时报》划归到否定革命历史的罪人队列中。后者的一篇《警惕否定革命历史的危险思潮》虽然是转引,但与前一篇社评《越精神独立,越能看清该学西方什么》可谓一脉相承。前文作者开诚布公将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上纲上线到做人立国的根本问题。“否定革命或将导致人民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人物的认同产生怀疑,而‘主张抛弃传统’也极易割断历史并严重消解人民的民族自信。”所以,与其冒风险妄议政事,不如在围观中等闲视之。
目前可见的是,习仲勋百年风暴才刚刚开始,冲锋在前的习远平已经部分地完成了肩负的重任。接下来,公众更期待看到,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习近平,将如何悼念亡父。毕竟,相较于习远平深情并茂的“温故”,习近平说什么、做什么,如何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却能成为预判中国未来道路的一个窗口,决定着“知新”。这也是习仲勋百年风暴背后真正的意义之所在。
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冲在最前边的习远平除了悼念习仲勋,还有一项隐秘的任务,就是充当习近平的“眼睛”和“耳朵”。这种隐秘性,与邓小平之女邓榕晚年时期跟随父亲外出考察、将旁人的话转述给邓听如出一辙。因为就当前形势来看,习近平要想在执政期内有所作为、大施拳脚,如何招贤纳士解决自己“无人可用”的燃眉之急才是重中之重。抛开此说法的真伪,习远平能否顺利完成这一“任务”,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