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苏轼歌颂巾帼英雄第一人(图)

 2013-08-10 13: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看中国2013年08月10日讯】中国的“巾帼英雄”很多,最出名的应当包括穆桂英、花木兰、佘太君。但是这几位,却都不见于正史记载,更多是演义小说和民间话本中虚构的人物形象。而功绩远在这几位传说人物之上的冼夫人,生平不仅在正史中有大量的记录,活动遗存也通过现代的考古发掘手段得到了证明。但提起她,知道的人反而少得多。

重新认识冼夫人

7月初,记者来到茂名电城镇。冼夫人的墓城就在镇内的山兜丁村,始建于隋代的“娘娘庙”也在这里。目前这里正在建设冼夫人故里景区,工程车辆往来不绝,负责现场指挥的杨伟仁说,冼夫人这么杰出的人物,居然这么多年都没有能走出岭南,被国人所知晓,不仅仅是太可惜,也是太不可思议。2002年,杨伟仁和拍档郑先生通过电白当地一些老人的研究而知道冼夫人,之后全力投入这一领域十数年。其间,虽然学术界、政府和民间一直在研究、推广冼夫人,但始终没能在较大的范围内获得反响。

第一首歌颂冼夫人的诗是苏轼写的

丁村的“娘娘庙”被视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冼夫人庙的总庙。庙的规模不大,坐西向东,广三路,深三进,中间面阔三间。总面阔22.4米,总进深29.2米。硬山顶,龙船脊,抬梁式梁架结构。头门嵌花岗岩石门夹和一对抱鼓石,二进为拜亭,天井两侧廊庑为三开间,墙体从地面至1米高处是用不规则的石块垒砌,以上是青砖叠砌。

茂名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电白县冼夫人研究会副会长崔伟栋是小说《冼夫人》的作者,投身冼夫人研究已经十多年。他说根据前来考察的文博考古专家们的说法,庙始建于隋朝,但始建庙年代不详,今存于娘娘庙里的那只“虎头纹”香炉,即为隋代遗物。庙的一大特色是外墙,墙体为隋唐、宋、明、清时代砖石组成,号称“一墙含五代”。

记者进入庙里时,一群少年男女也疾步而来,点燃香火,虔诚祭拜之后离去。崔伟栋说,前段时间高考结束,学生们可能是来还愿的。庙前香炉中香灰高积,可见香火之旺。在村民心目中,娘娘庙很灵。

据记载,唐武则天时期,娘娘庙因冼夫人玄孙获“矫诬”罪而遭到破坏,宋末元初,当地黄、蔡两姓村民重建该庙,清、民国、共产中国成立后都有维修,最近一次维修是2004年,现存建筑形制、结构保留清制,2002年8月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娘娘庙外观整洁,内饰虽稍有陈旧,但陈设清爽。一进庙门,便看到一块屏风,背面刻着苏轼的诗《冼庙》:

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
锦伞平積乱,屡渠破除疑。
庙貌空复存,碑版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老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奠余欺。
犦牲菌鸡卜,我当一访之。
铜鼓壶卢笙,歌此迎送诗。

在已知歌咏冼夫人的诗中,以这首为最早。庙正中神龛上立着两尊冼夫人像,一大一小,小者较古。庙内有一副对联:“隋朝女将功无二,谯国夫人敕有三”,是对冼夫人一生功绩的概括评价。

冼夫人:百越俚族人,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生,历梁、陈、隋三朝五位君主。她作为岭南土著民族的杰出首领,始终以促进民族和睦和国家统一为重,协助中央政府打击岭南地区的分裂割据势力。她使海南岛成为中国稳固的疆土,使汉越得以和平共处,使岭南多年免于兵灾,被岭南百姓奉为“岭南圣母”。

墓前赑屃形制超韩愈堪比赵佗

在娘娘庙后方不远的位置,就是冼夫人的墓城。它沉睡在一片约五六十亩,茂草疏林的空地当中。在一些老人的记忆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墓城仍有城墙、城河和城池,城墙高过人,城内似乎还有守墓士兵居住的“兵房”遗址。但现在除了地面上的若干处莲花石础和嘉庆二十四电白知县特克星阿所立的“隋谯国夫人冼氏墓”石碑外,可辨识的遗物并不多。

2004年7月至2006年3月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冯孟钦率领的考古勘查小组会同电白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先后两期持续对冼夫人墓进行考古勘查,揭露面积1700平方米,出土了大批隋唐文物,收获重大。2005年12月,考古、建筑等方面的专家麦英豪、邓炳权、郑力鹏、黎显衡等7人对勘查成果进行了论证,认为冼夫人墓是“广东省考古发现的第一个隋唐墓园建筑实例”。

由于《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圣历初年(698年),冼夫人第五代孙、潘州刺史冯君衡被“矫诬”罪及杀头抄家,株连九族,冼夫人故里丁村亦成废墟。因此墓园的地面建筑可能毁于此时。而从遗址中发现的宋代建筑构件等来看,很可能在宋代又曾经复建。 

冼夫人墓园之侧,一座被铁栅栏围起的小亭子中,有一只残损的赑屃翻倒在地。龙生九子,其第七子为赑屃,形似龟而好负重。这件残座仅存一半,却长达1.3米多,重达1.5吨。其形制之大,甚至超过了潮州刺史韩愈的碑。崔伟栋判断,这很可能就是隋代初建墓城时的墓碑。其被毁也应当是在冯君衡之祸时。

而冼夫人的故居遗址,被认为就在丁村的一座小山包——岭仔上。当地文物部门在山脚下立了一块碑石:“洗夫人故居遗址”。崔伟栋判断,这里原本不仅是冼夫人的故居,还可能是她的幕府所在。

作为岭南地区,特别是粤西、海南民众信仰的“圣母”,与冼夫人有关的文化遗迹数量极多。在电白县博物馆原馆长马馆长的带领下,除娘娘庙外,记者在一天内就走访了5座冼夫人庙。虽然每座庙的形制不一,甚至庙名也不一样,但无一例外香火鼎盛。马馆长说,目前仅电白已知的冼夫人庙就有17座。还有数据称全球冼夫人庙超过2000座,北起冼夫人夫家祖地丹东,南到贵州、海南,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都有分布,仅海南在册登记的就有262座。

“为什么老百姓这么爱戴冼夫人”,崔伟栋说,“很简单,因为她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爱民,团结统一。”

实现长治久安 为何洗夫人能?

冼冯联姻 越汉和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君”和“报国”两个概念常常难以分别。因此,历经三个朝代、五代君主的冼夫人,也曾被评价为“见风使舵”的政客。但正如她自己所说,她之所以如此,不过是“唯用一好心”。冼夫人维护岭南百年的和平,始终以“中央政权”为标的,减少了流血和杀戮。就此而言,封建王朝的更迭,并无碍她的大节。

崖州建制之后,约在535年,罗州(今广东化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聘为妻”。冯融不是本地人,虽然在岭南为官三代,但“他乡羁旅,号令不行”。冼冯联姻之后,增强了中央政府在当地少数民族中的号召力。之后越族犯法,即使是冼夫人亲戚,也要依法处理,因此逐渐政令有序。冼夫人与冯宝结婚后,其大智大勇进一步得到展现。其始终不移的,是运用自己的力量和影响,维护岭南地区的统一。

力表无自立之心 宁送子入京为质

南梁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反叛,两年后高州刺史李迁仕策划冯宝一同叛乱,冼夫人阻止冯宝亲往赴约。自率1000人假借送礼击平李迁仕,后又助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

冯宝死后,“岭表大乱”,冼夫人平定了岭南动荡的局面,南陈建立,她送年仅9岁的儿子冯仆入京为质,表示绝无自立之心。

570年,广州刺史欧阳纥反,南陈派车骑将军章昭达讨伐,欧阳纥派人召冯仆于南海,要他起兵同反,冼夫人部署军队据守,并带百越酋长迎接章昭达,内外夹攻,欧阳纥兵败自杀,乱平。

589年南陈灭亡。隋文帝杨坚派柱国韦洸进军岭南,隋晋王杨广叫陈后主叔宝写信给冼夫人,告诉她陈国已亡,要她投降隋朝,冼夫人得信,哭了整天,派孙子冯魂迎接韦洸到广州,岭南安定。

590年“冬十月番禺帅王仲宣反”,起兵叛隋,兵逼广州,围攻南海。冼夫人遣其孙冯暄率师救援韦洸。冯暄原是王仲宣的同伙原罗州刺史陈佛智的好友,不愿进兵。冼夫人大怒,逮捕了冯暄,另派孙子冯盎带兵击杀陈佛智,迅速进军南海。此时,隋文帝派遣裴矩巡抚岭南,冼夫人披甲胄,乘骏马,张锦伞,带领彀骑,护卫诏使裴矩到各州巡抚,平定岭南豪强的反叛。岭南地区从此安定。冼夫人因功受册封为谯国夫人,开幕府,置官吏,成为隋朝稳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主要支柱。

来源: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