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话说六代乐舞(图)

 2013-07-17 12:5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看中国2013年07月17日讯】中华文化灿烂辉煌,有五千年文明史,是神传文化。而神传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礼乐文明。

上古先民纯朴善良,敬畏神明,经常要举行一些祭祀仪式。在祭祀时,除念颂一些祷词外,也要跳一些歌舞,表达对神明的崇敬,作为与神明沟通的一种方式,这大概就是礼乐文化最原始的雏形。所以礼乐文化一开始就起源于祭祀活动,带有很浓郁的神性色彩。

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中华民族有记载的五千年文明始于黄帝,所以黄帝是中华文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黄帝作《云门大卷》,奠定了礼乐文明的基础。《云门大卷》是六代乐舞之首,是有史以来首部歌、舞、乐相结合的史诗般作品。黄帝部落的图腾是云彩,黄帝那时的官吏皆以云命名,称为云师。因此《云门大卷》歌颂的是云彩、是天空、是神明。《云门大卷》有着深刻的内涵,因为云门即是天门,世上人都来自天上,白云之上是故乡。来到这险恶的红尘,天门已闭,何时能开?何时能重返故乡?《云门大卷》表现的就是那种对仙乡最深刻的眷念!《云门大卷》最初演奏的乐器虽然比较简单原始,但已经具备庄严、肃穆、平和、舒缓的雅乐风格,有了恢弘的气象,对后世影响极大。《云门大卷》代代相传,演变为后世祭天时仪式的一部份,成为国家大典时表演的乐舞。

黄帝之后,礼乐文化传承沿袭了下来。唐尧时代,有了《大咸》。据《史记﹒天宫书》记载,咸是指“咸池“,是天上“西宫星”之称,因此咸也代指西方。先民们认为,西边是日落之处,是神祇居住的地方,玉皇和王母也居住在西边昆仑山之上的白云之中,因此对那块神秘土地充满了向往,因此面向西天载歌载舞,予以歌颂。大洪水之后,我们的祖先就是从西部的昆仑山和喜马拉雅一步步迁徙东移而来。《大咸》表达的正是对祖先的追远以及生命深处对故土那种难舍难分的悠长而久远的情愫。《大咸》后来演变成后世祭地时表演的歌舞,也是国家大典之一。

尧禅让,舜即位,更重礼乐。《尚书﹒虞书﹒舜典》记载有非常重要的一段话。帝曰:“夔!命汝典乐,教冑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舜帝任命夔为典乐之官,用音乐教导后人,使他们具备这样的人格:宽厚雍容而恭谨端肃,刚强正直而不逞凶暴虐,豁达大度而不傲气逼人。用诗来表达志向,用歌来吟唱作为诗的语言,歌声和旋律要和谐,音律要符合五声,演奏的八部乐器也要协调不乱。如此,人与神才和谐,才能感天地。”这段话表明,舜赋予了音乐全新的内涵:教化百姓、培育道德。从舜时代起,礼乐文化就具备了三大功能,赞美上苍、歌颂神明、祈求上天的保祐;教化百姓;涵养道德,以臻天人合一。短短的几句话,涵盖了礼乐文化的精神实质。舜是把礼乐明确作为治世和化民的第一人,不愧为一代圣君。这段话还表明,诗歌在上古时代是合为一体的,诗就是歌,歌是诗的载体和表达方式,诗是用来唱的,不是用来吟的,所以才合称为诗歌。这段话还表明,音乐在舜那个时代已经比较发达了,不但可以辨别五律,而且可以使用八部乐器合奏,演绎非常辉煌的作品了。舜距黄帝不到四百年,但舜那个时代的音乐较黄帝时期已有很大进步。《舜典》还记载了舜巡视天下会见各部落首领时的一些情况,舜要求“同律度量衡”。同就是统一,律指的就是音律。这表明舜帝将礼乐文化以及度量衡等一些先进的中原文明传播到了四方。

《韶》就是舜那个时代的杰作。《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帝舜乃命质修《九韶》、《云列》、《云英》,以明帝德。”《竹书记年》也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韶乐》是一部非常辉煌壮丽的古典乐舞,是古代乐舞的巅峰之作。韶是美好的意思,韶乐也是泛指美好的音乐。《韶乐》分为九章,所以称为《九韶》;演唱时用箫伴奏,故又称《箫韶》,《虞书》也曰“箫韶九成”。此后夏、商、周三代都把《韶》作为国家大典用乐,主要用于祭祀“四望”。四望指的是四面高山,也泛指世间万物,“四望”之祭就是拜祭四方神灵。周武王定天下,姜太公以首功封齐,《韶》也因此入齐,一千多年后孔子于齐闻《韶》,亦发出了“尽善尽美”的赞叹!并潜心习之,竟废寝忘食,留下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秦火之后,《韶》在秦宫中还部份保留,并一直流传到近代。

关于《韶》有许多传说。相传舜南征三苗时,被苗人围困,处境险恶。舜临危不乱,令人演奏韶乐,持干羽舞蹈。三日三夜,庄正、优雅、中和的天籁之声回荡在天地之间,凤凰来仪,百鸟和鸣,把天地中那种肃杀血腥的戾气化解于无形,苗人凶悍之气全无,一个个丢弓弃甲,随着韶乐手舞足蹈,一场血战也随之消弭。舜帝用他的宏德和智慧收复了三苗。相传舜帝巡视天下,无远弗届,传播中原文明。到南夷时,身染恶疾,自知不起,乃在一块巨石上最后一次演奏了他最心爱的韶乐。此地就是广东韶关,韶关也因此得名。那块巨石犹存,被后人称为“韶石”。

《大夏》是夏朝的乐舞,故名《大夏》。《大夏》主要是歌颂开国之君大禹治水的功德,故《大夏》在大典中主要用来祭祀山川,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中华民族始称华夏,也来源于此夏。华夏典自《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就是说华夏族和偏远的少数民族都顺从周武王。《尚书正义》称:“星服华章曰华,大国为夏”。《左传﹒定公十年》中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因此后人孔颖达为《春秋左传正义》作疏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饰之美,谓之华”。梅颐所传《尚书》(有称伪书)也称:“冕服彩装为华,大国曰夏”。一般的理解都认为古人以服饰之美为华,以疆域广大为夏。我认为此论不切,夏指疆域广大无疑,但华应该是指文化,就是文化灿烂、先进的意思。服饰之美也是文化和文明的一个体现,而且古人的服饰和典章礼仪密不可分,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那时没有文化这一名词,故以华形容。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以文化立世,以文化传承相系的一个民族,所以孔子才有“夷不乱华”之语,就是说华夏族有自己灿烂的文化,是外族不可能征服的。因此华夏族就是指文化发达、疆域广大、繁荣昌盛的民族。华夏族自古以来就是以自己灿烂的文化闻名于世的。

据史记记载,吴使季扎聘于鲁,请观周乐。当见舞《大夏》时,赞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及矣?”就是说:“真美呀!像这样勤而有德的人,除了禹,谁能比得上呢?”据说《大夏》为“八佾”之舞,舞者八人一列,称为一佾,共有八列,故名“八佾”,共计六十四人表演。因为《大夏》是国家大典时才使用的乐舞,故后人形成礼制,只有天子才可享用“八佾”之礼。表演《大夏》时,舞者头戴皮帽,袒露上身,下着白色短裙,右手持羽,左手持“籥”(一种乐器,音yue),边唱边舞,质朴粗犷。《大夏》分为九段,以“籥”伴奏,故称“大夏九成”。

商朝的乐舞叫《大蠖》(音huo)。夏桀无道,商汤伐之,《大蠖》的内容就是歌颂商汤伐桀。周朝的乐舞叫《大武》,歌颂的是武王伐纣。《大蠖》、《大武》是替天行道武力征伐,故称“武舞”,表演者持干戚表演;而《云门》、《大咸》、《大韶》、《大夏》所处时代都是禅让而得天下,故称“文舞”,舞者持籥雉表演。《大蠖》的历史记载很少,不可考;而《大武》在《诗经﹒周颂》中还保留有歌词。《诗经》中的<成>、<酌>、<恆>、<賚>、<般>等篇据传都是《大武》的歌词。《礼记﹒乐记﹒宾牟贾》记载了《武》共分六段(六成):“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且夫武,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从这些歌词的内容来看,气象是很宏大的。季扎访鲁见舞《大武》时也由衷赞叹:“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孚?”只有昌盛的周王朝才有此气象啊!

“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之”(《礼记﹒乐书》)。故周公制礼乐时,继承保留了前朝的乐舞,包括《大蠖》在内,并规定为国家最高等级的乐舞,统称“六代乐舞”,用于国家大典和宫廷祭祀活动。《大蠖》用于祭先妣(母亲),《大武》用来祭祖先。在周朝时,礼乐制度已经相当完备,礼乐文化也很昌盛。周朝设“春宫”执掌礼乐,礼乐被奉为国学。春宫除主持庆典祭礼外,还自制礼乐,主要表现的是贵族生活;还到民间采访,收集民间艺术和歌舞,丰富礼乐作品。周朝的贵族子弟都要习练礼乐,春宫负责教习。贵族子弟习练的礼乐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幹舞>、<人舞>,主要是一些基本功训练,统称“六小舞”。礼乐文化维系了周朝八百年统治,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礼乐文化是一种来源很高的文化,可以达到天地和、万物谐、国昌盛、民安乐、无为而治的境界,圣者可臻天人合一,可以说是人类世俗社会最高的文化形态。中华文化的起点很高,一起源就是礼乐文化,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可惜由于宇宙中一股极坏势力的干扰和人为的破坏,礼乐文化出现了断层,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如果礼乐文化能够完整的传承,华夏文明将更加辉煌。

来源:明慧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