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曾让朱镕基震怒的“粮库造假”是否在重演

 2013-06-05 00:2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据新华网6月2日报道,5月31日下午,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中储粮直属库发生火灾。事故共造成78个露天储粮囤、储量4.7万吨的粮食表面过火,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人民币。

按照中储粮内部消防安全规定,其下直属粮库的消防责任人每季度都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火检查。每个月至少一次对消防重点区域进行检查,对非重点区域进行抽查,抽查率不少于50%。此外,粮库消防部门还应该指派专人每天进行防火巡查,并做相关记录。就在这样严格的防火标准下,粮库火灾还是发生了,不禁让人觉得十分蹊跷。

这大火发生得实在太意外了。恰巧又在中央巡视组进驻的时候,于是人们都开始质疑,将巡视组进驻与大火相联系,称一些地方为了掩饰亏空,故意“火烧连营”,如此说法,云云。

而更有网友甚至将中储粮大火联想到了《天下粮仓》的剧情,据央视晚间新闻,中储粮林甸粮库火灾已被扑灭,但网上各类质疑,像野火一样越烧越旺,甚至有网友联想到《天下粮仓》中“火龙烧仓”,怀疑有人纵火。如果说扑灭粮库火灾,是力气活,那平息质疑之火,须靠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靠公开透明的权威调查。

这也让我想起了当年地方官员欺骗朱镕基总理的一个典型案例,恰好也是说的粮食问题。朱镕基曾说:“不久前我到安徽南陵县去察看粮食仓库,在我没去之前,粮库都是空的,后来他们把一些粮站的粮都搬过来,摆得整整齐齐。连我都敢骗,真是胆大包天!”正因如此,他常常不打招呼,直接来到田间地头,察问民情,之后再询问当地官员,弄得那些弄虚作假者见了他就紧张得浑身发抖。

展示了人们对于当前腐败的焦虑与不满,人们对于政府和官员的不信任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当前腐败形势之严峻,各个行业、各个地方、各个领域无一幸免,人们对于腐败的焦虑与愤怒,一刻都没有停止过。由于腐败之问题,从而加剧了人们对于政府和官员的不信任感。

粮食问题历来关乎国家命运,攸关百姓生死,“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即使是此次大火没有“故意掩饰”之动机,也让人们对于此次大火的问题背后产生疑虑?这里面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也需要一个明确的回答与真相。

于是人们自然会想象到地方、单位对于巡视组的应对措施,总之不会是束手就擒,无论是硬,还是软,总得要想方设法蒙过骗过巡视组,或是收买巡视组。

表明了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的刻不容缓,必须建立起一个公开透明、受制约、受监督的权力运行机制。

为什么会如此?除了一些腐败现象的损害,还有一个制度上的致命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权力运行还不公开、不透明、没有受到制约和监督,人们也已经习惯性地反应出一些官员的说谎、隐瞒、庇护等手段。

对于民众与舆论来说,常常无法完整的知晓真相,而一些官方总是千方百计的遮掩真相。比如对于一个官员的简历、财产,也都成了国家秘密,你没有问题都让人认为有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想要长期的掩盖真相是做不到的,历史和群众总会给出一个答案。

这也许是一次检验的大好机会,于反腐、于制度、于官员们。

(节选)

原标题:中储粮大火为何让人联想《天下粮仓》?

 

来源:博客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