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事君数,斯辱矣:看朱元璋与胡惟庸(图)

 2013-05-24 14: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导读:“事君数,斯辱矣”,孔子的这句名言,其实是对“人治”的总结和体会。

孔子画像

孔子毕竟是“圣之时也”,对人情世故有着最透彻的观察,对荣辱贵贱有着最深刻的感悟。一部《论语》,有不少的篇章可以用来给孔子“圣之时也”的评价作注脚。譬如孔子在人际关系上,即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往原则,反对跟别人走得太近,过于密切。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事君数,斯辱矣;交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与君主打得太热乎了,不免君主日后翻脸,招致悲惨的下场;与他人交往到了形影不离、卿卿我我的地步,到头来很可能像刺猬似的互相伤害,势如水火。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君臣、朋友才能彼此欣赏,相安无事,即所谓“距离产生美”。

由此可见,保持距离,留有空间,既是人际交往上的成功秘诀,也是政治生活中的杰出智慧。

用它来观察中国历史上的君臣关系,可以发现,不少功臣之所以没有好的下场,走的几乎都是建功立业——横遭猜忌——举事谋反(或受谗去职)——身败名裂的人生历程,让人浩叹“太平本是将军致,不使将军见太平”的历史轮回,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或忘却了孔老夫子“事君数,斯辱矣”的明训,没有在君臣关系上保持合适的距离。

综观历史,功臣勋将在建立大功、骤致富贵后忘乎所以、胡作非为,因而遭罹杀身之祸的,可谓是不胜枚举。但这些功臣勋将之所以会忘乎所以、胡作非为,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是皇上最亲近的人,与皇上有过命的交情,渊源极深,关系特铁。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或许是以为皇上的宝座是自己舍命帮忙给抢来的,自己功盖天下,勋高五岳,纵情享受是应该的,做事出格说话骂娘是可以的,施加影响指指点点也是允许的。说到底是他们潜意识里的“圈子”意识在作祟。于是乎,他们死抓住权力不放,占着位置不让,霸着财富不松手,滋生欲望永不满足,却始终不曾闹明白,名利富贵,犹如过眼云烟,白驹过隙,对它们的追逐等于是追逐幻影,迟早是会落得一无所有,甚至于身陷祸难的,正像《红楼梦·好了歌解》所称的:“只嫌官帽小,反把枷锁扛。”

历史上“事君数,斯辱矣”一类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中明初胡惟庸、蓝玉的遭遇,清代年羹尧、隆科多的下场,最具有典型性。

要说对待功臣宿将心肠之歹毒,手段之残暴,臭名之昭彰,自刘邦以下,第一个当数那个游方小和尚出身的明朝开国者洪武皇帝朱元璋。他早年趁元末农民大起义如火如荼之机,混迹于义军队伍,凭藉市井中跌打滚爬熬炼出来的那份狡诈干练,在战争中崭露头角,成为称雄一方的主帅;更靠着徐达、常遇春、胡大海、刘伯温、宋濂、胡惟庸、蓝玉、汤和等一夥文臣武将、铁杆哥们的运筹帷幄,浴血厮杀,先后战胜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等武装势力,并打败元朝的铁甲精骑,攻克北京,统一天下,成为新兴明皇朝的开国皇帝。可是,尽管朱元璋心想事成,富有天下,但他骨子里仍然不改市井泼皮的本色,狡狯、残忍、无信无义、刻薄寡恩、反目为仇、自私无耻种种人类最不好的品质伴随其一生丝毫不减。这样的先生当上了皇帝,功臣宿将大祸临头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场惨绝人寰的“兔死狗烹”悲剧从此拉开了血腥的帷幕,而他屠刀首先指向的,就是那些核心圈子里的人物。

就是这位朱洪武皇帝,从他立国伊始,就居心叵测向最亲近的文武勋臣发出警告:要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切切不可效法西汉时期的彭越,“事主之心日骄,富贵之志日淫”,实际上已经预示着对功臣勋将的歹毒杀机。尔后他再也按捺不住杀人的嗜好,先后毒死功高盖世的徐达、刘伯温等人。

其实,这仅仅是一个开头,更大规模的屠戮还在后头呢!遗憾的是,胡惟庸、蓝玉等人依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一心以为自己是朱元璋核心圈子里的人,“淮西故人”,大树底下好乘凉,“车至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会直”,根本不用担忧自己的前途。殊不知,人是会变的,“圈子”也是会改的,自己辅佐朱元璋荡平群雄、灭亡元朝,夺取江山固然是事实,赴汤蹈火,居功厥伟同样不假,可遇上了无赖出身、嗜血如命的朱元璋,他们的功劳就变成了让他们命归黄泉的催命符,他们的“圈子”里人的身份,只是提醒了朱元璋更早地对他们下毒手。

“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如果他们自己能够早点意识到自身的危险,尽量淡化自己身为“圈子”里人的色彩,夹着尾巴做人,唯唯诺诺,装疯弄傻,那么也许就不大容易被朱元璋抓住辫子,可以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即便是最终逃脱不了一死,至多也是及身而止,无需几万人跟着陪自己殉葬,做屈死的冤鬼。要知道,尽管朱元璋几乎将功臣屠戮殆尽,但毕竟还是放过了一个汤和将军。

令人惋惜的是,胡惟庸、蓝玉都不曾学张良和汤和,甚至不曾学石守信、王审琦,而偏偏效法了王敦,在功成名就之际,私欲急剧地膨胀起来,做出了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正好让一直想打破原先的“圈子”、拿功臣开刀的朱元璋抓到把柄,有了口实。

如胡惟庸倚仗着自己淮西旧人、朝廷丞相的地位,骄横跋扈,专恣擅权,朝廷上生杀黜陟等大事,他往往不待奏闻皇上即自行决断。内外诸司的奏章,他经常先行拆阅,凡是于己不利的即藏匿不报。同时大肆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打击压制与淮西集团存在着矛盾的江浙集团。朝廷内外的势利小人,竞相公开向他贿赂,纷纷奔走于他的门下。他所收受的金帛、珍宝、名马、器玩,多到不可胜数。又如大将军蓝玉,居功自傲,私蓄奴婢假子数以千计,恃势暴虐,在军队内部擅自黜陟将校,进止自专,不尊重朱元璋的绝对权威。北征回师,夜过喜峰关,守关将士未及时开关迎候,他一股蛮劲上来,居然纵兵毁关而入。朝廷明令禁止贩卖私盐,他却目无王法,令家人到云南私自贩卖食盐,带头破坏盐法。他侵占东昌民田,御史对此进行调查,他竟然下令逐走御史。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功臣的腐化堕落,骄纵不法,严重妨碍统治效能的提高,加剧了社会上各种矛盾的激化,而以“圈内”人自命,功高震主,藐视朝廷权威,更威胁到皇权的集中。朱元璋是何等人物,本来他就准备磨刀霍霍向功臣,只是苦于少了必要的藉口,如今功臣勋将自己大不检点,贪赃枉法,骄横滋事,这岂不成了自己造成“圈子”、杀戮功臣的最好理由。不是我朱洪武不厚道,而是你老弟逼得我出毒招!恰好这时有人告发胡惟庸有“不臣之心”,又勾结北元残余和倭寇势力。

这对朱元璋来讲,真是剥夺其权,送胡惟庸上西天的大好时机,于是立即将胡惟庸满门抄斩,鸡犬不留,并借机大兴冤狱,一家伙砍掉了三万多人的脑袋。后来又说李善长知道胡惟庸“谋反”却没有及时报告,竟也将这位明朝开国的第一号功臣,还是朱元璋自己的亲家,全家处死;顺带着把第二号谋臣宋濂也给杀了。虽然李善长有朱元璋亲赐的两道免死铁券,况且年已77岁,可是在朱元璋的眼里,他的性命还抵不上一条狗,照样不免一死。

对大将军蓝玉的处置也基本相同,先是给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兴起大狱,一刀砍掉蓝玉的首级,并且穷究所谓的“党羽”,一万五千多人一呼隆跟着蓝玉下了地狱。其他的将领除了在战阵上殒命的以外,绝大多数也不得善终。譬如傅友德、朱亮祖、华云龙等人就都是承蒙朱元璋的“恩典”而喋血刑场的。甚至连朱元璋自己的亲侄子朱文正、亲外甥李文忠等“圈子里的圈子”人也在劫难逃,无所幸免,“元功宿将相继尽矣”!同样以屠戮功臣而“青史垂名”的汉高祖刘邦与之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

“事君数,斯辱矣”,话虽平淡,但它却是凝聚千百万人人生经历与教训经验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夫子的确具有睿智的头脑,超群的智慧,看透人生的阅历,参悟得失的玄机。他所提倡的“交友”“事君”之道,直至今天仍不无一定的启示意义。

来源: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