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南方一些温暖的城市,北京的冬天就显得格外的寒冷和漫长,据说,北京一年约有150多个寒冷天,气温有时低至-20℃左右。现在我们能够依靠暖气、空调等设备来保暖,但昔日皇宫那些未能赶上好时候的古人又能通过何种方式来取暖呢?
紫禁城内,位于中轴线上的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这种建筑设计有利于依靠日照取暖。此外,无论正殿,还是配殿,都有厚厚的墙壁和屋顶,保暖效果很好;再加上一道又一道高大的宫墙,可以抵御寒冬季节西北风的侵袭。当然,建筑上的设计仅能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室内取暖还要另外有一套设备和措施。
网络配图
暖阁与火炕
紫禁城的宫殿大多在地面下设有火道,添火的炉门设在殿外檐廊下,有1米多深的坑洞,即炉膛。这就是有名的暖阁结构。昔日康熙、同治和光绪帝结婚的洞房——坤宁宫东暖阁,如今还保留着这种设施。殿前的炉坑口覆盖着包着铁板的木盖,至今可见。
殿内设有暖炕,炕下有火道,其结构与今北方农村中的火炕差不多。紫禁城暖阁的地面和炕面是可以加热的,其结构是在殿内地面之下或炕面之下,事先用砖砌筑一条蜈蚣型或金钱眼型的烟道,主烟道直径约70~80厘米,分支烟道直径约40~50厘米。烟道之上加以平整之后,再用坚固的金砖墁地或铺造炕面。与此同时,在殿宇前檐之下预留一个深约1.5米、长约1.5米、宽约1米的炉坑。炉坑内设有炉膛,并与殿内烟道连通,由专门负责司炉的太监蹲身在此点燃柴炭,殿内循环的烟道就会产生热流,烘热地面或炕面,殿内温度随之徐徐上升,以达御寒之目的。这种取暖技术在我国已有逾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天取暖的主要方法之一。
薰炉与手炉
除上面的设施外,殿内冬季还设有火炉,或叫薰笼。薰炉的制作十分精美,分为盆和笼两部分。大的薰炉重达数百斤,通高1米多,或3足,或4足,有的是青铜镏金的,有的是掐丝珐琅的,十分华贵。如今,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内,都陈列有薰笼。
这种薰炉源于汉晋时期。那时的薰炉是用青铜铸造的。炉子上方有一个镂空的圆球状盖子,炉内炭火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就是从这个镂空的盖子散发出去的。有一种薰炉,因产于山东博山而得名博山炉,流行于汉朝至隋唐。薰炉材质不同,样式各异,有的上面还有仙人、走兽、祥云图案,象征蓬岛仙境。
除了大的薰炉,还有一种小的火炉如西瓜大小,随手可以提动,放在脚下暖脚的叫脚炉,用来暖手的叫手炉,它们的制作更加精美讲究。当然,这种小的火炉只有帝、后及妃、嫔们才能使用。手炉通常是放置在火炕上或炕桌上的,手炉上端设有提梁,根据主人的意愿,可以由太监或宫女随时移置到适宜之处。
手炉小巧玲珑,制作精美,一般高18厘米、长15厘米、宽10厘米左右,以圆形和椭圆形为基本形状,再加以装饰性的变化。其结构分外壳和内胆两层:外壳可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工艺进行制作、装饰;内胆为铜制,架于外壳的口沿之上,以备燃炭。口沿上设置镂空盖,用以通风换气。热量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进行传导,使外壳既温暖,又不至烫手。
清·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
手炉的制作工艺多以铜质镏金或掐丝珐琅为主。掐丝珐琅是在金属胎体上,用细而薄的铜丝焊在图案轮廓上,在其内外填充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烧制、打磨、镀金而成。装饰内容都是具有吉祥意义的鹤鹿、双蝠、花卉、寿字等。
清宫珐琅手炉的装饰特点均是在腹部进行若干个开光,光内彩绘不同的写实花卉和动物图案,并富有吉祥之意,如鹤鹿同春、三羊开泰、吉庆有余、岁寒三友、富贵牡丹等;光外饰以色彩艳丽的缠枝花卉纹。绝大部分不做款识,只有一件做款。这是一件乾隆款画珐琅开光仕女图手炉。该炉长方委角形,四角设云头形足。腹部四面开光,光内分别为仕女在女童的陪伴下,弹琴、对弈、书写、绘画,恰好为琴、棋、书、画图意,展现出了女子应具有的才情与美德。足内白釉,中央红色单线长方框,内书“大清乾隆制作”楷书款。
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一种金龙手提暖炉是专供皇帝冬季出巡时由贴身内侍太监拎着的暖炉。这种暖炉为铜质镏金,提炉由炉杆、链、炉三部分组成。炉高16厘米、宽23厘米。炉为圆形,似桶,上部略大。炉上有圆形盖,盖面微隆,镂空八卦纹。盖顶有一龙钮,炉体有三个凸起的兽面,兽口衔环,环接联提链,炉下有三个象首,象目前视,象鼻下卷为炉足。炉链颇长,一端接炉,一端接链盘,链盘上有一钮,钮上有环,接于提杆。提炉金光闪闪,看上去暖洋洋的;但炉内并不一定点燃有炭火,以免烧着皇帝的龙袍,这种手提暖炉也是宫廷仪仗用器之一。
上好红罗炭
火炉中所用的燃料是木炭。上好的木炭叫“红罗炭”,是由涿州、通州、蓟州、易州及顺天府所辖的宛平、大兴等县用硬实木材烧制的。成炭以后,运送到红罗厂(今西安门外),按尺寸锯截,盛入涂有红土的小圆荆筐,再送入宫内使用,所以名为“红罗炭”。
这种优质的木炭,乌黑发亮,火力很旺,既不冒烟,又没有味,不会污染室内空气。
紫禁城内房屋数量多,人口也众多;在漫长的冬季,所需用木炭数量是相当可观的。清代乾隆年间,宫内按份例供应木炭,每日供应的标准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
上面只是住在宫内一部分人的日常用炭量,有时还有额外用炭。如明代宛平知县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提到,万历十八年(1590年)殿试,一次就用木炭1000多斤。清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上也记载:“今年(雍正元年)殿试,天气已寒,诸贡士若照旧例在丹墀对策,恐砚池冰结,难以书写,着在太和殿内两旁对策。再传喻总管太监,多置火炉,使殿内和暖,诸贡士得书心作文写卷。”
明、清两代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机构叫惜薪司,衙署设在西安门内。在明代,惜薪司官员可以直达皇帝御前奏事,故有“近侍牌子”之称。清代在皇宫内还设有3个机构,一为热火处,设八品首领太监3名、太监50人,专管安装火炉,运送柴炭;二为柴炭处,有首领太监2名、太监25人、专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三为烧炕处,有首领太监2名、太监25人,专管点火烧坑。此外,各宫殿还有若干名太监听差,专管宫内的火炉、打更和守夜。
玻窗与电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清代宫廷的御寒设施也得到了更新。康熙年间,玻璃传到了中国。于是,皇宫内纸糊的窗户被换成了玻璃窗,在透光性增强的同时,也一改窗户纸透风的缺陷,使宫殿内更加暖和了。
宣统年间,隆裕太后居住的延禧宫中还安装了更加现代化的取暖设备──电暖炉。
由于电暖炉耗电量大,宫中电力供应不足;电暖炉启用后,电闸常因超负荷而跳闸,电暖炉便终止供暖,后来又为此添置了一台发电机和电力变压器增加供电量,电暖炉才正常运行,取暖效果有了明显好转。据记载,购置这些电气取暖设备及发电机、变压器等,花费白银9000两。这些设备的耗电量也是惊人的,冬季每月耗用电费竟达白银1680两。
取暖亦防火
紫禁城的建筑是以木构架结构为主体的,虽宏伟壮观;但防火性能不佳,容易燃烧着火,造成火灾。冬季是火灾多发季节,主要起于取暖用火不慎或灯火、炉火、焰火失控。
清嘉庆二年冬十月丙辰(1797年12月8日),负责管理乾清宫取暖用火的太监郝世通把手炉里的木炭闷灭后,随手倒在楠木隔山旁边。不料,余烬未熄,死灰复燃,竟把楠木隔山引着了。一时间,烈焰冲天,大火熊熊。一夜之间,整个乾清宫及其附近的交泰殿、宏德殿、昭仁殿都化为灰烬。龙颜震怒,当即把郝世通送刑部处死,其余有关的25名太监也分别受到了很重的处罚。此时的乾隆皇帝已退居二线作了太上皇,他忙替嘉庆皇帝开脱,并谕令臣下,小心火烛,凡用火之处,必须着人看管,加强巡视,不得怠慢。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